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摘要:本文综述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工程质量原因方法
建筑业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性基础产业。
当前我国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建筑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力量,正处在大发展阶段。
同时,由于建筑工程投资巨大,生产周期长,事关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1、出现建筑工程质量的原因
1.1质量管理体制不尽完善
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是在旧体制的基础上,逐步改革完善形成的,还存在着政企不分的状况。
由此形成的局部封闭管理和内部监督体系,难以实行严格、公正的质量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
一些政府部门执法不力,导致行业内地方保护主义,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
1.2施工企业法律意识淡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颁布实施,既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明确了施工企业在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中的操作程序和规范。
但一些施工企业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弱化,在施工活动中违反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不按顺序施工,技术措施不当,甚至偷工减料,由此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质量事故不断发生。
1.3施工队伍的素质低
在我国庞大的建筑队伍中,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民工,大多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既缺乏必要的建筑基本知识,又缺乏基本的操作技能,因此在施工中很难做到按规范及规程操作。
1.4建筑材料的质量不能保证
工程材料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但目前不少材料的质量是不能保证的。
如防水卷材SBS,由于一些生产厂工艺落后、设备老化,或是没有生产许可证的作坊生产,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卷材自身耐久性差,有的使用1~3年即老化而使防水失效。
加之市场鱼目混珠,使一部分劣质建材用于工程中。
2、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方法
2.1加强工程设计的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设计质量是防控工程质量的第一道关口。
工程设计的目标是使项目建成后达到技术性能好、工艺水平高、经济效益优、设备功能配套、结构安全可靠。
国内外的建设实践证明,没有高的质量设计,就不会有高的质量工程。
以往的经验表明,由于设计单位质保体系不健全或设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疏忽等原因,极有可能在工程设计中,给工程建设留下产生质量问题的隐患。
有时由于设计的构造不合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精心选用建筑构配件(生搬硬套标准定型图集),也是产生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
因此,设计任务书的编制至关重大,应广泛地征求使用者的意见,经过反复讨论,产生设计任务书。
在交设计单位设计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也是一个共同探讨、协商的过程,设的质量包括建筑物的功能是否满足用户的要求,形状是否美观、大方,色彩是否与周围的建筑物相协调。
2.2强化工程施工的全面质量管理
施工期的质量管理是整个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阶段。
工程施工过程中同时进行操作的专业工程多、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规格品种繁杂;工种间的相互配合情况、操作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不同;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认真执行各种技术规范和规程、是否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责任、程序、方法进行严格的验收;以及建筑商片面的追求工期和经济效益的行为,都是引起工程质量问题的因素。
强化工程施工的全面质量理,重点应采取以下方面的措施:
首先,要严格建筑企业“市场准入”制度。
在市场经济模式下,政府应该按照市场运作规律进行宏观调控,国际上建设管理比较成功的国家,无一不在建筑市场的准入制度上大做文章。
严格的注册专业人员许可制度和企业资质等级管理制度,在有效约束从业组织和从业个人正当从事专业活动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建筑企业过多、水平良莠不齐状况十分突出。
每个建筑公司均在“夹缝”中生存,众多的公司带来的是过于强大、不良的竞争。
鉴于此,应该严格建立健全建筑企业“市场准入”制度。
论证市场对建筑企业的需求数量及结构,借助强有力的行政手段,通过市场调节、行政手段合并、重新资质就位等手段形成数量、结构合理的企业,即实力p项目质量控制规范化主要表现在:
(1)工作质量的控制。
岗位教育和技术咨询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岗位责任制、工作标准和操作规程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必要制度,对各类人员的工作进行记录、检查、考核和奖惩是保证工作质量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2)工程材料、构配件的质量控制。
保证材料、构配件按质、按量、按时供应是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3)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
建筑施工机械一般不直接作用于工程实体,因此对工程质量不产生直接影响,但不能忽视它的间接影响。
应合理选择适用的
机械设备,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使其达到额定性能,对计量器具应经常校验,以满足施工质量的要求。
(4)施工工序质量控制。
质量最基本的内容是工序的质量,加强工序质量的控制,通俗地说就是加强对操作过程的检查和监督,使影响分项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始终处于有人管理的状态,做到监督操作、检验把关、预防和检验相结合。
工序质量控制还应渗透到工艺的选择和设计中去,推行国家制定的工法制度,提高工序质量的水平。
4、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三大目标之一,是工程建设的根本。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成为业内和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如何规范建筑企业管理、切实提高工程质量,是建筑企业管理工作中值得研究的课题和重要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刘祖和.《国外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经验借鉴》[J].工程质量,2006(7).
[2]沈国强,卢风云.《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18).
[3]王宏铭.《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探讨》[J].科技资讯,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