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资源管理

自然资源管理


• 9、资源时代观
– 早期人类在资源上的社会行为主要是开发利用消耗资源 ,谋求社会财富总量的增长。 – 现代人类不仅开发利用资源,而且注意到了资源配置。 – 计划和市场等配置资源的机制选择 ,成为近代的焦点。
– 现代经济学主要研究具有稀缺性的资源及其配置问题。
– 现代资源的总量和结构都发生了短缺 ,环境问题也突显 出来,必须保持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走“可持 续发展”道路。 – 节约利用、合理配置资源,保护和建设资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
– – – – 同其他生命一样,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每时每刻都 在消耗着地球系统中的自然资源。 同其他生命不一样,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消耗着多 种自然资源。 同其他生命不一样,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消耗着最 多的自然资源。 同其他生命不一样,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不仅消耗 着今天的自然资源,还消耗着昨天的自然资源 。同其 他生命不一样,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不仅消耗着今 天的自然资源,还消耗着明天的自然资源 。 同其他生命不一样,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发 现着、不断研究着自然资源。 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自然资源的消耗史与自然资 源的开发利用史。
• 怎么教?
– 特点:
• 新课、新教材; • 不完善、不严格、不系统; • 亦理亦文,亦自然科学亦社会科学;
– 课堂授课为主,学生讨论为辅; – 平时成绩、期末成绩; – 又容易,又困难
• 怎么学?
– 课堂听讲为主,课下自学为辅; – 平时作业报告,交流讨论踊跃; – 上课不准旷课,有时一定请假; – 上课不准喧哗,手机一定静音; – 有建议随时说;有意见随时提。

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 物质在自然界分布不均匀(为什么?)
• • • • 物质生长的环境不同 物质被利用的程度不同; 下面会讲到; 只有当物质在自然界中富集到一定的程度(能够被 当时的技术所勘探、开发)时才能称之为“资源” 。
– 具有多种分布特征和规律
– 物质的分布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资源的时间变化特征 – 资源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
• 11、资源辩证观
– 资源系统的开放性(人类认识、利用资源的潜在 能力是无限的) – 资源大国与资源小国(总量与人均) – 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 发) – 资源的有用性与有害性
• 12、资源系统观
– 资源之间紧密关联,存在于一个整体系统。 – 系统间的功能耦合原理,便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 调原则。 – 系统间的功能耦合、系统内的动态平衡,是经济 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最基本的原理,是可持 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学习内容
1.
2.
自然资源(主讲)
土地资源(主讲)
8.
9.
野生动植物资源(作业)
矿产资源(作业)
3.
4. 5. 6. 7. 8.
气候资源(主讲)
水资源(主讲) 海洋资源(作业) 湿地资源(作业) 森林资源(作业) 草地资源(作业)
10. 能源资源(作业)
11. 地热资源(作业) 12. 旅游资源(作业) 13. 自然保护区(主讲) 14. 资源信息化管理(主讲)
• 7、资源战争观
– 人类为争夺资源的战争
• • • • • • 争夺矿产资源的局部战争 未来10年内可能因缺水问题而爆发战争 争夺北极资源的可能战争 《资源战争》 资源、战争与资源战争 资源与战争
• 8、资源危机观
– 人类:最美丽的一段风景与不和谐的一幕 。
• • • • • 地球上的六次物种灭绝 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第二种毁灭 冰川融化速度加速 问题:冰川融化的恶果

资源的利用特征
– 利用特征
• • • • • 只有资源可被或可期利用时,才能具有价值。 经济价值 政治价值 军事价值 生态价值
按自然资源的属性,可分为:
生物资源、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国土资源、 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气候气象、水资源等。 生物多样性资源(动物、植物、微生物、基因) 农业种质资源(野生稻、昭通苹果、文山三七)
• • • • • 或生长,或消亡; 或富集,或枯竭; 或增多,或减少; 最佳利用时间 最佳利用方式
– 资源的时间变化特征与我们的关系

资源的被动特征 – 资源是被人们去认识的
• • 生产力(科学技术、经济基础) 生产关系(资源最优配置)
– 资源是被人们去开发的
– 人类认识、开发、利用资源的广度和深度,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 增加。 – 资源与“废物”的关系(讨论)
一般被看作获取自然资源的工业,而农业则不是。指天然存在的自然 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并有利用价值的
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水利、生物、气候、海洋等
资源,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联合国环境规 划署的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 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 素的总称。
一、自然资源的概述
问题一:什么是自然资源?
布料、汽油、粮食、面包 是不是自然资源? 是不是自然资源?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山水风光
问题二:自然资源有什么特征? 问题三:自然资源分类?
水资源、矿石资源、石油、生物资源、太阳辐射、
土壤资源各属于哪类资源?
一、自然资源伦理
• 1、资源平衡观
– – – – – 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自然、社会) 使用 不平衡 修复 平衡 不平衡尺度(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力度) 平衡恢复力( 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力度)
• 13、资源发展观
– 资源的矛盾运动是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 – 资源节约型:生产和生活中的节约资源、适度消 费、合理消费 – 资源积极型:发现率、开发率、利用率
二、自然资源的概述
自然资源,亦称天然资源,是指在其原始状态下就 有价值的货物。一般来说假如获取这个货物的主要 工程是收集和纯化,而不是生产的话,那么这个货 物是一种自然资源。采矿、采油、渔业和林业因此
• 资源
– – – – 资源的作用 资源的地位 资源的历史 资源的现状 » 世界矿产资源 » 世界石油资源
• 环境
– 人口资源环境关系 – 二氧化碳增加、温度 上升、冰融化、海平 面上升 – 水污染
• 教什么?
– 学习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探讨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 系,分析自然资源价值观;讨论自然资源环境;学习 自然资源的各种分类、数量与分布、评价与评估、可 持续发展与资源伦理理论; – 学习自然资源的生态学理论、地理学理论、经济学理 论; – 学习自然资源的专业理论及管理知识等。
• 10、资源地位观
– 人口的规模、生活的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展布,归 根结底取决于资源的承载力与分布。 – 环境问题主要根源于人类对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 和资源的自然变异是否合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 要求。 – “人口 —资源—环境”三者中,资源处于基础 的地位 – 不仅现在而且历朝历代,调整人与资源间的关系 ,一直都是社会革命与经济建设中的基本问题。
恢复
使用
• 2、资源物质观
– 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在其一生中,总是在不断的消 耗着各类资源以生长,同时作为资源链中的一环 ,自己也成为其他生命生长的资源。 – 地球上的一切物质都是地球生命赖以生存和发展 的基础。 – 地球上的物质都是地球生命的资源。 – 物质都是资源。
• 3、资源分配观
– 当有限资源的消耗打破资源平衡时,必将带来资 源的不平衡和再分配,最终带来资源的再平衡。 – 在其有效调制范围之内,再分配和再平衡则是渐 变的; – 在其有效调制范围之外,再分配和再平衡则是猛 烈爆发的,颠覆的,有时世纪轮替的。
人类技术水平
粗制石器、钻木取火 精制石器、刀耕火种 青铜斧、犁、冶铜技术、轮轴 机械、灌溉技术、木结构建筑 铁斧、犁、刀、冶铁技术、齿 轮传动机械、石结构建筑、水 磨
新增的自然资源种类
燧石、树木、鱼、兽、 果 栽培植物、驯化动物 铜、锡矿石、耕地、木 材、水流 铁、铅、金、银、汞、 石料、水力
农业社会
课程总体安排
学时分配:24学时 教材:《中国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第二 版)》,黄民生、何岩、方如康 主编
课程目标:理解各种自然资源,能够科学管理与 决策 考核方式:平时考勤(10%)、课堂作业 (30%)、期末考试(60%)
课堂作业考核要求
形式:PPT汇报、回答问题 时间:30-45分钟 人数:3人(也可以1个人) 资料:教材、新闻报道、研究论文、政策规划 考核形式:考核小组,打分
青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中世纪
文艺复兴 工业社会 产业革命期 殖民时期 一战前后 二战前后 50年代后 信息社会 21世纪
风车、航海
爆破技术 蒸汽机 火车、轮船、电力、炼钢、汽 车、内燃机 飞机、化肥 人造纤维、原子技术 空间、电子、生物技术 信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
风能、海洋水产
硝石(炸药与肥料) 煤的大量使用 石油 铝、磷、钾 稀有元素、放射性元素 稀有金属、半导体、遗 传基因 海洋资源、空间资源
自然资源管理
主讲人:黄晓园
2014年10月
前言(第一讲)
• • • • 为什么? 教什么? 怎么教? 怎么学?
• 为什么?
– 我们学科的目的
• 服务于人类发展 • 服务于社会进步 • 服务于民生改进
– 人类面临的难题
• 人口 • 资源 • 环境
• 为什么?
– 我们人类面临的困境
• 人口
– 世界人口变化 – 中国人口变化 – 人类的特点(文化、享受、杂食)
国际社会评价可持续能力(财富)的指标体系:
① 自然资本:包括土地、水、森林、石油、煤、 金属与非金属矿产等 ② 生产资产:它指所人们使用的机器、厂房、基 础设施等 ③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指人的生产能力(如教育、 营养等)所具有的价值 ④ 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在新体制中目前尚未作出 单独的测量,主要定义为“人类组织性”和“规模性” 的生产价值。 世界上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强(最富有)的国家不是 通常人们认为最富裕的美国,而是拥有1800万中产者、 并且大部分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乡村的澳大利亚(2071万 人(2006,11),人均资产为835000美元)。其次是加拿 大、卢森堡、瑞士、日本和瑞典,而美国排在了第12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