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安全作业证(样表)
教育人签名
教育时间
受教育人签名: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分析记录
序号
分析项目
有毒有害介质名称Βιβλιοθήκη 可燃气体氧含量时间
部位
分析人
标准
CO<24µmol/mol
19.5%<O2<2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涉及的其他特殊作业(勾选√)
动火作业( )、盲板抽堵作业( )、临时用电作业( )、
高处作业( )、吊装作业( )、动土作业( )、断路作业( )
危害辨识(勾选√)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高处坠落( )触电( )灼烫( )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 )坍塌( )火灾( )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证
申请单位
作业单位
申请人
作业人或作业负责人
作业证编号
有限空间所在单位
XX车间
有限空间名称
XX车间1#罐
作业内容
有限空间内原有介质名称
料液
作业时间
自2018年10月11日8时30分始至2018年16时30分止
作业单位现场负责人
刘XX
实施安全教育人
监护人
项目单位
施工方
作业人
作业人1、作业人2
5、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当采取通风措施,并始终保持空气流通。
6、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7、有限空间内氧含量19.5%-23%,一氧化碳浓度小于24ppm,如经检测达不到标准要求,必须立即停止有限空间作业,清点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
8、如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事故,现场人员应当立即报警,禁止盲目施救。应急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当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
4
设备打开通风孔进行自然通风,温度适宜人员作业;必要时采取强制通风或佩戴空气呼吸器,不能用通氧气或富氧空气的方法补充氧。
5
相关设备进行处理,带搅拌机的设备已切断电源,电源开关处加锁或挂“禁止合闸”标志牌,设专人监护。
6
检查有限空间内部具备作业条件,作业是(无需要/已采用)防爆工具。
7
检查有限空间进出口通道,无阻碍人员进出的障碍物。
作业前安全教育记录
教育内容:
1、作业前办理《有限空间安全作业证》制定安全措施,并组织培训学习。
2、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3、有限空间内盛装或者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作业人员应当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换。
4、作业前30分钟对O2、CO检测合格后方可作业,检测点位必须全且具有代表性。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作业过程中每间隔2小时监测一次,并做好记录。
申请单位意见同意签字:申请单位负责人年 月 日
设备科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安全科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审批单位意见(单位负责人审批)签字: 年 月 日
完 工 验 收(项目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备注:1.有限空间外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备有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应的应急用品。2.《特殊作业规范》B2.3安全作业证不应随意涂改。3.本作业证一式三联:第一联检修单位,第二联项目单位监护人,第三联安全科存档。4.作业前后应清点作业人员和作业工器具。5.最长作业时限不应超过24h
8
分析盛装过可燃有毒液体、气体的有限空间内的可燃、有毒有害气体含量。
9
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清楚有限空间内存在的危险因素,明确作业风险,如内部附件、集渣坑等。
10
作业监护措施:消防器材(2部)、救生绳(1根)、气防设备(报警仪2部、呼吸器2部)
11
其他安全措施:结合现场实际及季节特点补充相应内容
编制人:安全管理人员或车间管理人员
分析
分析项目
有毒有害介质名称
可燃气体
氧含量
时间
部位
分析人
标准
CO<24µmol/mol
19.5%<O2<23.%
分析数据
第一次
第二次
最后一次
序号
安全措施
项目负责人
检修项目负责人
1
对进入有限空间危险性进行分析
2
所有与有限空间有联系的阀门、管线加盲板隔离,列出盲板清单,落实抽堵盲板责任人。
3
设备经过置换、吹扫、蒸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