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厨余堆肥方法
1.找个大桶,当然越大越好。
一般自己做饭的家庭,很快桶就会满。
准备材料:大桶一个;电钻一支,要有钻头;水龙头一个,买最便宜的就好
2.先用电钻把塑料桶侧边靠近底部的地方钻一个洞;要先目测一下,装上去之后,水龙头不能碰到地上。
钻了一个孔之后,用钻头的侧边去扩大孔的直径,小心钻等到孔的直径约小于水龙头有螺纹那一边的管径,但是不能超过,就可以停止了。
3.然后把水龙头旋转进塑料桶的孔里。
这样就完成了。
正常情况,不会很紧,必须要用热融胶或是速立康去黏一下,这样子厨余液才不会从接口滴出来。
4.在桶底垫上砖头,这样子厨余的水分和上层的堆肥不会接触泡在一起,水分也比较容易藉由水龙头排出。
5.水龙头的地方放些小石头或是不放也可以。
6.用纱网铺在砖头上,将来可以过滤厨余的水分。
7.先在底层洒上一层堆肥(不要太厚,薄薄一层就好)
8..放入厨余(菜叶、水果皮等"生"材料)。
至于吃剩的骨头、鱼刺、或是有油有盐的剩菜,建议还是不要放进去。
9.大家庭大约等个一两天,小家庭可能需要先搜集好几天的剩菜叶都放进去了之后,上面再洒上一层堆肥,薄薄一层就好。
有覆盖,几乎无厚度。
如果厨余的质料含水分很多,堆肥要多洒一些,避免水分太多影响发酵。
如此重复实施……直到桶子九分满了,停止。
最上面多洒一些堆肥,存放几天后,您会发现最底下的厨余因为开始分解,厨余会下降。
这时候还可以投入一些厨余,再放堆肥,这样可以多放几天的厨余进去。
(平常盖子就要盖上)数据上是说存放约3个月后,堆肥就完成了。
实际上,仍然要看里面的材料分解好了没有。
如果想要让完熟的时间缩短.可以每个星期整桶倒出翻堆。
但是建议不要,味道并不是很好。
10.每天把水龙头打开看看有没有堆肥液产生。
堆肥液用瓶搜集后,静置约2个星期(可以加入一些黑糖帮助发酵)稀释100倍,可以浇花、浇有机栽培的蔬菜。
或是倒进水管通水管(其实就是酵素)。
11.桶口内侧下和厨余表层常会看到白色菌丝,会成片。
这是正常的。
里面的厨余就是靠
这些功臣在作分解。
12.完熟后的堆肥呈团粒状、松软、颜色黑褐色。
几乎没有味道或是有泥土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