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出自()A. 叶圣陶B. 文天祥C. 郭沫若D. 鲁迅【答案】 D【解析】【分析】出自近代鲁迅的《自嘲》。
全文: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故答案为:D【点评】这首诗,“横眉”两句成为传诵的名言,“横眉”、“俯首”形象地写出了革命战士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两种绝然不同的态度。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这两篇名文的作者分别是范仲淹、欧阳修,他们都是宋代的文学家。
B. 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故乡》《社戏》等。
C. “四书”指的是《论语》《大学》《庄子》《孟子》。
D. 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答案】 C【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
C.“四书”指的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
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B.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濂全集》,作者宋濂是元末明初文学家。
《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序言。
C. 《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亦称范履霜,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
D. 孟子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正义放在首位,发人深思。
【答案】 B【解析】【分析】ACD理解和分析正确。
B《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而不属于序言。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
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记”“说”“表”“序”“书”“谏”等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
B. 苏轼,字乐天,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宋四家”之一。
C. “临摹”有两个意思,一是“临”,一是“摹”。
其中“临”是看着帖上的字,在另外的纸上临写,写的字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
D. “蒲柳人家”指普通贫苦农家,《蒲柳人家》描绘出一幅幅20世纪30年代京东地区北运河农村的风情画,作者是刘绍棠。
【答案】 B【解析】【分析】ACD表述正确。
B.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乐天”是白居易的号。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
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
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5.章回体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叙述体式,章回体小说每回前用单句或两句“对偶”的文字作标题,称为“回目”。
以下属于《镜花缘》小说回目的一项是( )A. 野羊塘将军大战歌舞地酋长劫营B. 平顶山功曹传信莲花洞木母逢灾C. 逢恶兽唐生被难施神枪魏女解围D. 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答案】 C【解析】【分析】《镜花缘》是清代文人李汝珍创作的长篇小说。
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史。
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
选项中,唯有“逢恶兽唐生被难施神枪魏女解围”符合这种海外游玩的经历。
A.是《儒林外史》的回目。
B.是《西游记》中的回目。
D.属于《水浒传》的回目。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长篇小说回目结构的基本能力。
这类题目实际上属于隐性的文学常识类,解答时要结合平时的识记以及回目的内容进行判断。
6.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我们读过许多描写人间至情的文章《背影》《再塑生命的人》《爸爸的花落了》《秋天的怀念》。
都主要表达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真情。
B. 成语“妄自菲薄”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不求甚解”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峰回路转”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C. 《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和张飞“桃园结义”,兄弟情深;黄盖上演“苦肉计”,忠义无双。
D. 雨果、莫泊桑、罗曼·罗兰都是法国作家,他们的作品分别有《巴黎圣母院》《羊脂球》《名人传》。
【答案】A【解析】【分析】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A项表述有误,《再塑生命的人》是表现师生之间的真情。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可利用多种方法进行识记,如对比,结合图画等。
7.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小人物身上往往寄托着作者对“大世界”的关怀。
也就是人物虽小,但是通过小人物却寄托了作者对社会深深的思考,比如《故乡》中的杨二嫂和闰土、《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夫妇、《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及其父亲。
B. 北宋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明言其人生志向、政治抱负,表露其博大襟怀、坚强意志。
而唐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通过对滁州优美风景的描写,表现了其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C. “见教”,意为“指教(我)”。
“见”字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样。
如“见谅”,意为“原谅(我)”。
D. 避讳,旧时为了对某人表示尊敬,不敢直呼其名,叫做避讳。
讳某,意思是某字本应避去。
【答案】 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
一般考查经典篇目或者名家的相关知识。
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课本的注释,注意平时的积累。
ACD正确;B选项欧阳修是北宋时代,故选B【点评】在平时注意积累,记住人物时候的时代。
8.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唐宋八大家”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B. 《济南的冬天》是现代作家、剧作家、小说家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骆驼祥子》是他的代表作。
C. 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作隶变,这是汉字形体演变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D.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春秋战国时期约五百年问的诗歌,共305篇。
【答案】 D【解析】【分析】D.表述有误,《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 约五百年间的诗歌,共305篇。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名家名篇、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的基本知识。
这些知识一定要牢固掌握,答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9.下面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的一项是()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
它是一种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
中国戏曲强调神似,强调写意,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
A. 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B. 强调神似和写意C. 具有高度综合性D. 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答案】 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文章句段分析能力。
这种题型首先要求我们认真筛选信息,其次对信息进行整合,由此分析出正确答案。
选段是针对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其特点是:很高的传统技艺性、高度综合性、强调神似,强调写意。
BCD概括出了艺术特色,准确无误。
但A项“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是中国戏曲的影响,而非题干要求的“艺术特征”。
故选A。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信息的能力。
回答时要仔细审题,谨慎答题。
10.下列不属于我国民间文学中的“四大爱情传说”的是()A. 《牛郎织女》B. 《孟姜女》C. 《梁山伯与祝英台》D. 《孔雀东南飞》【答案】 D【解析】【分析】中国民间四大爱情传说是指在中国民间以口头、文稿等形式流传最为宽广、影响最大的四个神话传说。
它们和其他民间传说故事构成了中国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广大民众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
这四个传说全部是爱情故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真挚感情的认可。
它包括: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故答案为:D【点评】《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安徽怀宁、潜山一带)的一桩婚姻悲剧。
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
全诗350余句,1700余字。
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享读书妙趣【材料1】清代著名戏曲家、大文人李渔,在家乡浙江兰溪建了一座亭子,财主李富贵赞助了资金,就要给亭子取名——富贵亭。
李渔觉得不好,阻拦道:“且停停。
”意思是说,你暂且停一下。
财主说:“你有更好的名字吗?”李渔笑着说:“我已说出名字了——( A )。
”后来李渔还为这个亭子拟了一副对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 B 。
人生路上到底有多少座亭子?也许那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但都可以走进去,体会生命中的一种从容。
(选自《于丹趣品人生》)【材料2】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 / 有龙舟的竞渡就有人击鼓 / 你恒在鼓声的前方引路……非湘水净你,是 C / 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波涛 / 汀芷浦兰流芳到现今……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 / 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 / 你就在歌里,风里,水里21世纪教育网(选自余光中《漂给屈原》)【材料3】甲:《水壶传》我也爱看。
甲:和祝英台嘛!乙:《水壶传》您都看过呀?乙:梁山伯跟祝英台是另一个故事!甲:一百零八个大水壶嘛!甲:你刚才说的梁山……乙:哎哟,这得多大一个锅炉房啊!乙:水泊梁山。
甲:人都是英雄好汉,什么锅炉房?甲:宋江有吧?乙:英雄好汉有叫水壶的吗?乙:对对对!甲:有那本书啊!甲:扈三娘?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