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控制机及应用习题解答第一章工业控制机概述问题1 什么是工业控制计算机?有哪些部分组成?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称为工业控制计算机,简称控制机。
工业控制计算机是计算机一大门类,具有重要的计算机属性和特征,如具有计算机、外围、外设及接口,具有实时操作系统,控制网络及协议,计算能力,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应用软件和人机界面,采用总线结构等。
工控机系统一般是指对工业生产过程及其机电设备、工艺装备进行检测与控制的自动化技术工具的总称。
控制机由计算机和过程输入输出( I/O)通过两大部分组成。
工控系统(包括硬件、软件),不包括传感器、检测仪表和执行器。
问题2 工控机的特点有哪些?1)实时性。
工控机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实时在线检测与控制,对工况变化给予快速响应,及时进行采集和输出调节(把各种操作分成不同的优先级处理,这与通用机不同),保证被控系统的正常运行。
2)可靠性。
工控机具有在粉尘、高温、潮湿、振动、(酸、碱)腐蚀和电磁干扰等的工业环境、长时间、连续可靠工作的能力。
能够抗工业电网的浪涌、跌落和尖峰干扰等。
并具备良好的故障诊断和可维护性,以保障及时发现和维修。
对可靠性最有效的测试主要为:冲击、振动、打耐压、强磁场、高低温存贮和循环、瞬时过压干扰、板级更换时间等。
3 )输入/输出能力。
工控机具有很强的输入/输出功能,与工业现场的各种检测仪表和控制装置,如:传感器、变送器、执行器、报警器、显示器等相连接,以完成各种测量控制任务。
4 )各种应用软件大多数工控机以windows作工作平台,支持多种高级语言编程,支持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应用软件极为丰富,特别是组态软件更为用户提供方便。
问题3 控制机与一般通用计算机相比较有何特点?1)具有较完善的过程通道,便于将各种形式的信息变换, 并完成检测数据输入和控制信息输出。
2 )要有比较完善的中段系统和高速数据通道,以使其能迅速响应生产过程发出的中段请求,并能与生产过程实时交换信息。
3 )具有高可靠性。
工业生产常常是连续(昼夜)生产,这就要求控制计算机具有高度可靠性。
不能中途停机,不能发生故障。
目前的计算机都能作到几千小时不出一次故障。
就是出了故障由于检查故障程序比较完善也能在几分钟之内修复。
4)具有人机联系功能,以便实现人机对话,及时地对生产过程进行必要的干预。
生产过程常常会发生意外事故,或生产设备出现问题,控制失灵等,都需要人工停止计算机控制,或发现控制发生偏差,人工可修正控制。
5 )具有能正确反映生产规律的数学模型,其数学模型只能近似反映出生产规律,其近似误差愈小,或者说近似程度愈接近,就愈容易实现生产过程最佳控制,达到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降低成本的目的。
因此,实现计算机控制以后,要不断的改善、修正数学模型,提高数学模型近似程度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
6 )具有适于控制用的软件系统。
包括操作系统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用以提高控制质量,如适用于生产在线控制的实时操作系统,各种过程输入/输出通道的中断处理程序,过程I/O数据传输过程出现错误的处理程序和实现过程控制应用程序。
问题4 现场生产过程的各种生产设备必须什么条件?1)具有能接受控制机(过程输入/输出通道)送来的控制信息,并对生产设备行使控制的控制器或称控制部件。
如是直流电机,常采用可控硅控制器,解接受控制器送来的控制信号控制电机的起、停和快慢。
有的是用常规控制仪表(PID仪表),由计算机给PID仪表设定或修正调正值,由PID仪表按给定的调正值行使控制。
2 )能有检测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的一次仪表(部件)或二次转换仪表部件。
检测仪表输出信息能被控制机过程输入/输出通道所接受的模拟量和数字量。
3 )能有反映生产规律的数学模型。
这是实现计算机控制生产的三个前提条件,只有具备这三个条件才谈得上计算机自动控制生产过程。
问题5 工控机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工控机是计算机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结合的产物,是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优质、高产、低耗、提高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
工控机主要应用于单机自动化、过程控制、制造自动化、楼宇自动化等领域。
1 )单机自动化数控机床、数显机床、电子量具量仪、锻压机械、焊接设备、智能仪器仪表、工业机器人、汽车电子化、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电子化低压电器、电机电气化传动装置、工程机械、农牧机械、轻工机械、纺织机械、信息控制机、军事装置等。
还有电子化家用电器、照相机、医疗器械等。
2 )过程控制主要用于连续化、流程化的生产过程中:化工、冶金、电力等。
3 )制造自动化主要用于离散加工控制的生产过程中,如:机械、电子、汽车等。
4 )楼宇自动化主要用于集中空调、冷冻站、热交换站、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
电梯系统、车库管理系统、保安防盗系统、消防广播系统等。
问题6、谈谈工控计算机发展趋势。
(1) 从人围着计算机转,发展为计算机围着人转;(2) 从计算机具有联网功能,发展为网络具有计算机功(3) 从源于符号获取信息,发展为源于信息获取知识;(4) 从人应用计算机增长了知识,发展为计算机在被人使用的同时也优化了功能;(5) 多通道控制模式:语言、动作;(6) 计算机仿真与虚拟现实;(7) 智能体概念(Agent):它代表拟人的智能实体,具有类似于人的特性和能力,如自律性、主动性、敏感性、反应性、机动性、社团性。
问题7 综合自动化的内容是什么?综合自动化包括CIMS (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和CIPS(Computer Integrated Processing System,计算机集成过程系统),是过程工业中的CIMS。
CIMS 是基于制造技术(使用数控机床、机器人等加工)、信息技术、管理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的一门发展中的综合性技术。
它的最大特点是多种技术的“综合”与全企业信息的“集成”,它是信息时代企业自动化发展的总方向。
CIPS 其关键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各种接口技术、过程操作优化技术、先进控制技术、软测量技术、生产过程的安全保护技术等。
管控一体化、工业企业信息化、基于网络的自动化、IT 与自动化的目标即将成为现实。
第二章工业控制机体系结构问题1 微机端口就是微机接口吗?不是,微机接口英文是Interface,是CPU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进行连接、沟通的部件,它包含设备之间信号交换和电气联接的一系列标准,如IDE接口、SCSI接口、USB 接口、串行接口。
而微机端口英文是Port,是指接口电路中能被CPU直接访问的寄存器或某些特定的连接器,如数据端口、地址端口、状态端口、控制端口等。
另外,我们常说的串行端口是指9针或25针的串行接口连接器。
问题2 微机接口其实就是用于CPU和外设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硬件电路。
错,微机接口是用于CPU和外设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各种电路及其软件。
微机系统是硬件和软件技术的结合,硬件是实现各种计算机功能的基础,软件则是实现这些功能的手段和方法,缺一不可。
问题3 微机系统为什么要用接口?微机是以CPU为核心,通过CPU来控制各种外设进行工作的,CPU的处理能力要通过外设才能展现出来,这就涉及到CPU如何识别外设、如何向外设发指令以及外设如何向CPU发送数据的问题。
由于外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直接相连根本无法工作,一定要进行数据和信号的必要转换。
这种数据和信号的转换又叫“匹配”。
微机接口就是起到这个转换的作用。
速率匹配:解决CPU与外设之间传输速率不一致的问题;时序匹配:解决CPU与外设之间时钟信号不一致的问题;信息匹配:解决CPU与外设之间信息格式不一致的问题;电平匹配:解决CPU与外设之间信号电平不一致的问题;数模匹配:解决CPU与模拟外设之间信号不一致的问题。
问题4 为什么要采用中断方式?CPU要与很多外设进行联系,但同一时间只能与其中一种设备通信。
按照我们的工作思维,可以有两种方法来实现CPU与外设的联系。
第一种方法:CPU将外设进行编号,一个一个轮询,当发现轮询到的设备需要CPU处理一些请求时,CPU即时进行处理,处理完后又接着继续轮询,就这样不断地重复工作。
这就是所谓的查询方式。
第二种方法:CPU不是一个一个轮询,而是等待外设主动发送工作请求。
一旦发现有外设请求,即响应并处理该请求,处理完后又继续处在等待状态。
如果同时有多个请求,则按顺序或轻重缓急一个一个进行处理。
如果正在处理某一外设请求过程中,又有更重要的外设请求处理,那么CPU可以先处理此紧急的请求,处理完后再接着处理前一个未处理完的外设请求。
这就是所谓的中断方式。
可以想象,当外设比较多的时候,采用第一种方式一个一个轮询,可能会比较费时间,如果有设备要求比较急的时候便会得不到及时的处理。
实时性差是它的一大缺点。
而第二种方式是“有求必应”,正好可以克服这个缺点,也更符合人类的工作习惯。
问题5 为什么要采用DMA方式?DMA方式把I/O操作过程中外设与内存交换信息的控制权从CPU交给了DMA控制器,实质上是在硬件控制下而不是CPU软件的控制下完成数据的传输,所以可以大大提高传输速率,这对大批量数据的高速传送特别有用。
而中断方式在传送大批量数据的时候,会因为要对中断进行各种保护处理而使处理效率效率大大降低。
问题6 CPU工作电压为什么越来越低?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CPU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CPU的集成度越来越大,一个芯片已经可以包含上千万的晶体管,发热成了CPU继续发展的大问题。
工作电压越小,CPU 的耗电就越小,发热也就越少,通过散热风扇和散热片的使用,使CPU的温度保持在一个CPU可正常工作的范围。
否则,如果工作电压高,发热就多,则容易造成CPU的晶体管不能正常工作,严重的甚至可能烧坏CPU,CPU工作电压已经降到最低为1.3V。
问题7 CPU外频、主频和倍频有什么联系?外频是指系统时钟频率,即系统总线频率。
主频是CPU运算时的工作频率。
倍频是指CPU外频与主频相差的倍数。
主频、外频和倍频三者的关系是:主频=外频×倍频。
问题8 CPU为什么有三种工作模式?现在的CPU有三种工作模式是为了兼容以前的微机软件和硬件而形成的。
保护模式是为了发挥CPU的高性能和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而提出的,是目前最常用的工作模式。
实模式是为了兼容I8086系列的微机系统软件而提出的,使用此模式可以执行以前的一些应用程序。
虚拟实模式则是WINDOWS 32位操作环境能够保持向后兼容的关键。
Windows 2000以后已不提供实模式,只有虚拟实模式,即在32位保护模式中运行的虚拟的16位环境。
当您运行WINDOWS中的DOS程序时,您就启动了一个虚拟实模式过程。
因为保护模式允许真正的多任务,所以可以启动多个实模式过程,每一个上面运行的16位软件都相当于运行在一台虚拟的PC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