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五章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改性修改
第五章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改性修改
第五章 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改性
5.1 电晕放电处理 5.2 火焰处理与热处理 5.3 高分子材料的表面金属化 5.4 离子注入表面改性技术 5.5 难黏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改性 5.6 光化学改性 5.7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5.8 表面接枝共聚
1
❖ 高分子材料具有一系列优异的综合性能,已成为现 代工业和尖端科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之一。
6
5.1 电晕放电处理
(2)表面形态 ❖ 高分子材料在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气氛下经电
晕放电处理后,由于分子链氧化降解,产生刻蚀 作用,表面粗糙度发生明显变化。 (3)表面张力 ❖ 高分子材料经电晕放电处理后,其表面与水的接 触角、表面能下降,表面张力增大。
7
5.1 电晕放电处理
表5-2 LDPE 膜的表面自由能与辐射强度的关系
❖ 离子注入(Ion implantation)就是将工件放在离子注入机的 真空靶室中,在几十至几百千伏的电压下,把所需元素离子 注入到工件表面,形成一层在组织和结构上都不同于底材的 注入层,从而改善材料性能。
30
5.4.2 离子注入改性的机理
❖ 离子注入对高分子材料的改性,是通过离子 注入使材料的结晶、组分以及分子空间位置 的变化来实现的,是一种采用物理方法来达 到化学目的的手段。
→粗化→水洗→敏化→水洗→活化→还原→ 化学镀。
16
5.3.1.1化学镀
(1)去应力
❖ 高分子材料在加工中,其制品内部常常存在 内应力。在化学镀前对材料进行适当的热处 理可以有效消除内应力,提高镀层的均匀性。
(2)脱脂
❖ 脱脂的目的是清除高分子材料表面吸附的水 分、灰尘杂质,保证处理效果,工程上一般 采用在5O~70℃的条件下加热进行脱脂,也 可以用酒精擦拭进行脱脂。
21
5.3.1.2直接电镀
❖ 直接电镀是几年前由Atotech公司推出的不需化学 镀而直接金属化的新工艺。
❖ 此工艺是将塑料活化后,在特定活化剂中沉积PbSn复合层,然后在特定溶液中将锡置换为铜,使 其具有导电性,水洗后,直接电镀酸性光亮铜或 光亮镍。
❖ 在聚合物金属化中还原金属法是通过金属盐与聚 合物之间形成化学结合,主要是形成螯合物,将 金属离子带入到聚合物中,然后再将金属离子还 原成金属原子。这样在基体表面就形成了一层金 属层,对于金属的镀覆速度会大大提高,并对镀 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力有明显的提高。
22
5.3.1.3 高分子表面金属化新技术
❖ 高分子表面金属化新技术不但使低廉的高分子材料 在性能和效益上升格,而且作为研制新型涂层和薄 膜材料的手段日益受到重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高分子表面金属化新技术一般以高分子材料,如聚 乙烯醇、聚丙烯腈等为主要原料,溶于适当的溶媒 中,加入某些无机金属盐如:NiCI 、AgNO3, CuCI2 ·2H2O等充分搅拌后变成共混溶液,再用流 延法浇铸在玻璃或塑料板上,经加热干燥后得到金 属盐络合的聚合物。
❖ 一般情况下,火焰处理时,将高分子材料加热到稍 低于热变形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即可(一般为
0.01~0.1s)。
11
5.2 火焰处理与热处理
❖ 与电晕放电处理相似,火焰也具有成本低廉, 设备简单、易操作等特点,是聚烯烃、聚缩 醛、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等高分子材料在印 刷和喷涂前的很好的预处理工艺。
(4)润湿性 ❖ 经电晕放电处理后高分子材料表面引入了含氧极性基团,使
其表面润湿性得到改善。 (5)黏接强度 ❖ 塑料薄膜成型后,由于表面污染和低分子添加剂从本体内部
向表面层迁移、扩散 ,形成弱边界层。 ❖ 电晕放电处理高分子材料膜,既可消除表面的弱边界层,又
可在表面引入含氧极性基团,增大表面粗糙度,从而大大提 高了薄膜的黏接强度。 但当薄膜处理过度,表面降解严重 ,黏接强度反而有所下降。
5
5.1 电晕放电处理
表5-1电晕放电强度对LDPE分子构成的影响
辐射强度 元素含量/%
/W
C1s
O1s
N1s
0
91.2
7.4
1.4
50
77.9
20.7
1.4
100
69.4
29.1
1.5
150
65.5
33.1
1.4
201s /C1s/% 8.1 26.7 41.9 50.5 51.7
10
5.2 火焰处理与热处理
❖ 所谓火焰处理就是采用一定配比的混合气体,在特 别的灯头上烧,使其火焰与高分子材料表面直接接 触的一种表面处理方法。
❖ 火焰中含有处于激发态的O、NO、OH和NH等,这些基 团能从高分子材料表面把氢抽取出来,随后按自由 基机理进行表面氧化,形成很薄的氧化层,使高分 子材料表面产生羟基、羰基、羧基等含氧基团和不 饱和双键,甚至发生断链反应,消除弱的边界层, 使材料的润湿性和黏接性改善。
23
5.3.1.3 高分子表面金属化新技术
❖ 这种聚合物经化学还原后表面的金属离子变成金属, 从而在聚合物表面形成结构致密的金属层。
❖ 高子表面金属化新技术常用的聚合物有聚酰亚胺、 聚酰胺、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 腈、聚丙烯、聚乙烯醇等;金属盐有Au、Ag、Cu、 Cr、Fe、 Ni、CoPt、Mo等的硝酸盐、硫酸盐、盐 酸盐、醋酸盐;溶剂有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三氯
27
5.3.2.1真空蒸镀
图5-7蒸镀装置的示意图
28
5.3.2.2金属转移镀
❖ 金属转移镀是用金属喷涂法在模具工作表 面喷涂一层金属,再在金属喷涂层上铺覆 复合材料预浸料,然后热压固化,复合材 料制件成型脱模后,金属喷涂层将转移到 复合材料制件表面。
29
5.4 离子注入表面改性技术
5.4.1 离子注入的特点
18
5.3.1.1化学镀
(4)敏化 ❖ 敏化处理是使粗化后的高分子材料表面浸于活性化
工液(氯化钯﹑氯化亚锡和盐酸)中,使其表面附着 一层有还原性的两价锡离子或金属钯。以便在以后 活化时还原银离子或者钯离子为有催化作用的原子。 因为敏化液容易被氧化,因此敏化后,需彻底清洗。 (5)活化 ❖ 活化是化学镀最为重要的一步活化方法有常规化学 活化、气相沉积活化、介电层自催化活化和光化学 活化法等。
14
5.3.1金属化湿法技术
✓ 高分子材料表面金属化方法主要有湿法技 术和干法技术两种。
❖ 湿法技术中最为典型的是化学镀和电镀, 这也是比较成熟的两种金属化方法。
15
5.3.1.1化学镀
❖ 化学镀是利用强还原剂在非金属表面进行氧 化还原反应,使金属离子沉积在非金属镀件上 的过程。
❖ 化学镀前处理工艺如下: ❖ 去应力→除油(脱脂)→水洗→中和→水洗
❖ 而高分子表面金属化新技术与原方法相比,高分子表面金 属化新技术有许多优点。
❖ (1) 操作简单、设备造价便宜。高分子表面金属化新技术 工艺过程简单,操作容易。与真空沉积法和溅射法相比, 设备造价相对便宜。
❖ (2) 高分子表面金属层的耐久性好,不易脱落。
❖ (3) 改变聚合物与金属盐的配比,可以得到不同性质的高 分子表面金属层。
❖ 应该指出的是:(1)火焰处理提高高分子材 料的表面能具有暂时性,所以处理完以后必 须在20min 内完成印刷和喷涂作业,否则处 理效果会很快下降;
12
5.2 火焰处理与热处理
❖ 热处理是将高分子材料暴露在约500℃热空气 中。热处理一般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 一是使材料表面吸附的物质解吸附,提高材 料表面能;
❖ 它可以进行任意元素的掺杂,且注入离子的 能量和剂量也可以任意选择,不受化学方法 中某些条件的限制。
❖ 因此,能迅速改变材料的组分和结构,导致 材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能的改变。
31
5.4.2 离子注入改性的机理
❖ 离子注入的对材料结构的影响有三个方面: ❖ (1)大分子链被打断成为活性自由基,自由基之
❖ 二是使材料表面氧化产生极性基团; ❖ 三是诱导材料结晶使材料表面粗糙化。聚乙
烯经热空气处理后,表面上被引进羰基、羧 基和某些胺基,也生成某些烃类的过氧化物, 从而获得可润湿性和黏结性。
13
5.3 高分子材料的表面金属化
❖ 随着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人 们对高分子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 在家电、汽车等行业的应用中人们对高分 子材料的美观性和功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满足这些要求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将 高分子材料的表面加以金属化。
19
5.3.1.1化学镀
❖ 气相沉积法是把材料放在高温真空容器中把要沉 淀的金属制成靶体或易挥发的物质通过物理或化 学方法把金属沉积在基体表面形成化学镀所需的 活化层。
❖ 气相沉积法制成的活性镀层与基体结合紧密,导 致镀层金属与基体的结合也非常优良。
❖ 但此法设备昂贵,要求基体有很好的耐高温性, 所以去其在高分子材料金属化中应用受限。
❖ (4) 不受高分子材料尺寸限制,是应用前景很广的技术之 一。
26
5.3.2金属化干法技术
金属化干法技术主要有真空蒸镀,金属转移镀等。
5.3.2.1真空蒸镀
❖ 真空蒸镀是在1.3×10 -2~1.3×10-3Pa的真空中加 热金属材料,使它在极短时间内熔融、蒸发,蒸发 了的金属材料分子沉积在高分子材料表面形成镀膜 层。
乙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
二甲基乙酰胺、水等;还原剂有Fe粉、金属钠、朊 内镍、硼氢化钠、H2等。具体工艺过程见图4-5。
24
5.3.1.3 高分子表面金属化新技术
图5-6两种金属盐与高分子的络台物结构
25
5.3.1.3 高分子表面金属化新技术
❖ 电镀、化学镀、真空镀等表面技术对材料表面进行金属化 时,需要先进行一系列表面处理,如机械粗加工、化学处 理、浸蚀加工、敏化、激活等。
20
5.3.1.1化学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