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汉语水平考试大纲

基础汉语水平考试大纲

基础汉语水平考试[简写为HSK(基础)]是为母语非汉语的汉语初学者而设计的一种标准化考试。

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研制。

HSK(基础)的考试对象是接受过100-800个学时现代汉语正规教育(或相当于这一水平)的汉语学习者。

一考试依据(1)《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1992)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编制。

HSK(基础)词汇和汉字的考试依据是甲级词汇1033个,乙级词汇2018个。

共计3051个。

汉字的依据是甲级汉字800个,乙级汉字804个,共计1604个。

(2)《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大纲》(1995)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编制。

HSK(基础)语法的考试依据是甲级语法项目129项,乙级语法项目123项,共计252项。

二试卷结构HSK(基础)试卷共分三大部分:听力理解、语法结构、阅读理解。

试卷构成如下表所示:第一项:听力理解(50题,约35分钟)听力理解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15题):这部分试题,每一道题考生都会听到一个陈述性或描述性的句子,在试卷上会看到四幅图画,考生应选出跟听到的句子内容一致的那一幅,在答卷上找到那一题,在相应的字母上画一横道。

这部分试题每句话听两遍。

第二部分(15题):这部分试题,每题都是一个人问一句话,试卷上有四种回答。

考生应根据问话从四个供选择的回答中选出唯一正确的回答。

在答卷上找到那一题,在相应的字母上画一横道。

这部分试题每句话听两遍。

第三部分(20题):这部分试题,是两个人的对话或一段话,根据对话或那段话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在试卷上每道题都有四个可供选择的答案。

考生每听完一个问题,应迅速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最恰当的答案,并在答卷上相应的字母上画一横道。

这部分试题只听一遍。

HSK(基础)听力录音材料语速较正常语速稍慢。

每题后有16-20秒的答题时间。

听力理解这项试题,主要是测量考生能否听懂用普通话所进行的对话、问话或对事物的描述;能否进行初步的社会交际,如一般的会见、谈话、介绍、祝贺、告别等。

具体要求是:(1)基本听懂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谈话(语速大体为每分钟120一170字);(2)能听懂一般的问话,了解问话的目的;(3)能听懂对某一事情叙述的主要内容;掌握最基本的信息;(4)能基本理解说话人的不同语气和感情态度。

第二项:语法结构(40题,40分钟)语法结构由两部分试题组成:第一部分(20题)这一部分试题,每道题都有四个词语排列顺序不同的句子,考生应从中找出唯一正确的句子,在答卷相应的字母上画一横道。

这一部分题主要从汉语词序的角度,考查对语义搭配和语法规则的理解与掌握。

第二部分(20题):这部分试题,每一题给出一句话,每句话中都有个或两个空儿,考生应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唯一正确的答案。

在答卷相应的字母上画一横道。

这一部分试题主要是考查对常用虚词的掌握情况。

语法结构这部分试题,主要测试应试者对汉语语法结构的掌握。

具体要求是:(1)掌握常用的量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2)掌握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的基本用法;(3)掌握最甚本的语序规则;(4)掌握一般常用句型;(5)掌握“把”字句、“被”字句、连动式和兼语式等特殊句式。

第三项:阅读理解(50题,60分钟)阅读理解由两部分试题组成:第一部分(20题):这部分试题都是长短不等的几段文字,每段文字中都留有几个空儿,每个空儿都有四个可供选择的词语,考生应根据上下文的意思,从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在答卷上相应的字母上画一横道。

这一部分填空题,所给的四个可供选择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从语义和语用上看,只有一个词语是最恰当的。

通过这种选择填空,来考查在阅读中对句子或语段的意义的正确理解。

第二部分(30题):这部分试题是几段长度不等、题材和体裁不同的阅读材料,每一段材料后都有几个问题,每个问题给出四个不同的答案,考生应根据自己的理解选出正确的答案。

这部分试题主要是考察考生对文章的整体阅读理解能力。

具体要求是:(1)掌握文章大意;(2)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具体信息;(3)能够跳跃非关键性文字障碍,寻找所需信息;(4)根据文章中提供的材料进行正确推断;(5)领会作者的态度。

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基础)的设计原则和试卷结构作者:姜德梧主题类号:H1/语言文字学【文献号】1-135【原文出处】世界汉语教学【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199903【原刊页号】30~36【分类号】H1【分类名】语言文字学【复印期号】200002【标题】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基础)的设计原则和试卷结构【标题注释】本文曾在“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1998年7月·大连)上宣读。

【作者】姜德梧【作者简介】姜德梧,男,1942年生。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副教授。

主编有《高级汉语教程》、《学生常用搭配辞典》(与周一民共同主编),发表有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论文10余篇。

【英文摘要】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principles in the de-sign of HSK(basic),the structureof the test papers and the a-rrangement of thequestionpatterns.【正文】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基础)是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系列中最新研制成功,并于1997年11月通过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专家鉴定的一种国家级标准化考试。

在鉴定前已经进行了6次测试,考生总计1854人次,涵盖了9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比较广泛的代表性。

HSK (基础)的推出,进一步完善了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等级体系,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以及国内少数民族考生的要求。

一设计原则1.覆盖HSK分数等级的1-3级现有的HSK初中等和高等考试,涵盖了汉语水平等级的3-11级,其中高等9-11级,中等6-8级,初等3-5级。

HSK(基础)所涵盖的是1-3级,它的A级和初等的C级相重合,涵盖的都是3级。

我们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HSK(初中等)的跨度较大,涵盖了6个等级。

一份试卷跨度大了,必然影响到它的测量精度。

用HSK(初中等)试卷来精确地测量初学者的汉语水平显然是有困难的。

这一点有的研究者已经意识到了。

谢小庆先生在《关于HSK信度的进一步研究》中通过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指出“各份HSK初中等试卷的单科分数置信区间一般在所得原始分数的正负4至7分之间,范围在8-14分之间,而不同等第的原始分差距在9-14分之间,判断失误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但同一等第中不同级别之间的原始分差距在3至5分之间,显然,判断失误的可能性较大。

”所以他认为,“以一份覆盖如此广泛考生群体的试卷来承担对考生水平差距进行如此细致的6个级别的划分,是勉为其难的,存在着较多出现失误的可能性。

”他建议“在今后HSK的改进和发展中,一方面可以考虑将初中等试卷分离,缩小一份试卷的覆盖面,命题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考试的信度;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仅仅评定考生的等第而不再评定考生的级别。

”(注:见《汉语水平考试研究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汉语水平考试中心编,现代出版社1995年出版)。

)而3级是一个很重要的级别,它是进入理工科大学的最低分数要求。

所以我们在设计基础汉语水平考试时,把3级涵盖在内,使之与HSK(初中等)的C级相重合,使HSK对考生3级水平的测量更加精确,以弥补HSK(初中等)之不足。

二是从考生应试心理因素分析,HSK分数等级的第3级是界定接受过正规现代汉语教育800学时的最低标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等级界限。

让具有3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参加HSK(初中等)的考试,应该说是有点儿欠公平的。

我们看一下HSK(初中等)的总分等级表(表一)就可以发现,达到3级水平的考生在HSK(初中等)试题中的答对率还不到一半,在38%-47%之间。

附图{图}我们可以想象,具有3级水平的考生用HSK(初中等)的试题,是有比较大的精神压力的,很可能有一些实际达到了3级(初等C)考生不能正常发挥而达不到初等C的等第。

三是现在国外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有相当一部分并未接受正规的汉语教育,有的是通过电视广播,有的是通过业余班,有的是跟亲友学习等等。

他们的学习目的也不一样,有的是想到中国旅游、有的是想了解一点中国文化,甚至有的只是觉得中文有意思而已。

这一部分汉语初学者,也有对自己水平评估的要求。

而HSK(初中等)对他们来说显然难度大了一些。

此外,部分少数民族的汉语初学者,也要求有一种属于基础阶段的标准化汉语考试。

因此,我们把HSK(基础)定在3级(含3级)以下。

2.考察最基本的语言能力和语言知识HSK(基础)是属于基础阶段的汉语水平考试,所考察的是最基本的语言能力和语言知识。

一种语言由浅入深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生活层次、工作层次和文学层次(注:参见周有光《应用语言学的三大应用》(《语言文字应用》1992年第2期)。

)。

HSK(基础)主要考察考生在生活层次上的语言能力。

如: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参观旅游、业余爱好、简单的社交(问候、感谢、会见、介绍、祝贺、告别)等等中的听说读写能力。

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注:这里对基础汉语水平考试语言能力的表述,是根据“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影响较大的几种基础汉语教材的内容加以综合而概括出来的。

)听的方面:1.能听懂别人的一般性谈话;2.对内容较为熟悉的一般性谈话,有一定的猜测词义、跳跃障碍的能力;3.能听懂教师用普通话所作的讲授;4.能理解说话人的语气和态度;5.所听谈话的语速不低于170字/分钟。

说的方面:1.能比较完整地叙述事情过程;2.能比较准确地表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3.课堂上能回答教师的提问,提出自己的问题;4.有一定的成段表达能力;5.语音语调基本正确,无明显语法错误。

读的方面:1.能阅读简单的记述性文字;2.能阅读一般的便条、通知、书信、海报、表格等应用性文字;3.能阅读简单的新闻报道;4.阅读速度一般在每分钟100字左右;5.阅读较难的文章时,能跳跃障碍,理解大意,抓住主要信息。

写的方面:1.能比较完整地记述一般事件;2.能基本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态度和感情;3.能写简单的报告、日记、信件、便条、通知等;4.能写简要的听课笔记;5.无明显语法错误;汉字书写基本正确。

以上所涉及的范围为:词汇和汉字方面,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编制的《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的甲级和乙级词(甲级1033个、乙级2018个)、甲级和乙级汉字(甲级800个、乙级804个),以甲级词和甲级汉字为主。

语法方面,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编制的《语法等级大纲》的甲级和乙级语法项目(甲级135项、乙级249项),以甲级语法项目为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