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摆茹中学苏德会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
由于教学的特殊性,教师要精心设问,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问题的目的不是“灌水”,而是为学生的思维“点火”。
古希腊一位智者说过:“人脑不是一个可以灌注的容器,而是一只可以点燃的火把。
”所以,课堂上的设问,应该是将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教学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
素材的自然结合,。
课堂教学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设问是教学中的一个环节,但也是各种教改都须重视的重要环节。
将精心设问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的知识传授与学生的学习在疑问中开始,探索、论证、小结、发展,则学生的思维习惯得以养成,求知的热忱得以激发,学习兴趣得以培养,思维品质、能力得以全面发展。
精心设问,刺激学生心智不断向前追求,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参与教学实践,参与问题探究,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传统的凯洛夫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主动参与,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及相应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学生很难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要求。
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变革刻不容缓。
中学教学中,在过去的旧观念下的那种“满堂灌”,到现在部分教师的“满堂问”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爱因斯坦)”,所以提问不是简单的教师提、学生答,而应该更多的引导学生相互提问。
下面就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针对教学的各个环节须解决的问题,就如何设问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谈一些作法,以期抛砖引玉。
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驾驭能力,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
特别是新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尤为重要。
影响课堂教学控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那么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控制能力呢?
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途径:
1、借鉴中感悟
借鉴他人经验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新教师应多向老教师学习,但借鉴不是临摹、效仿、照抄,而是从经验中悟出道理。
借鉴不是借“标”而是悟“本”,绝不是“东施效颦”(见《庄子,天运》,美女西施病了,皱着眉头,按着心口。
同村的丑女人看见了觉得姿态很美,也学着她的样子,却丑的可怕。
后人把这个丑女称作东施,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效果很坏。
)新教师尽快适应和熟悉教师的常规工作,缩短独自摸索的时间,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技巧与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树立敬业精神.通过借鉴将教学工作、继续学习和教学研究紧密结合.解决新教师在踏上工作岗位初期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2、实践中探索
借鉴是“他山之石”,探索是“自我发现”。
每一位教师都要构建自己的“战略进攻系统”,主动出击,胸有成竹地笑迎改革。
在未来的社会中,凭智慧生存、凭质量发展,凭水平竞争。
教师要“肯定自我”,“超越自我”、“创造自我”。
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勇于创新,大胆尝试
3、学习中升华
课堂驾驭能力是一种实践操作能力,它的成熟依靠长期的艰苦训练,同时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
理论分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提高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等基础理论水平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学习属于应用理论范畴的教改理论。
教师普遍有一种错误的认识,那就是认为学习理论太难,太费劲,得不偿失,不如学点“现成的”经验,学一点,用一点,日积月累就会成功。
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学习方式,但它没有系统的理论学习那样容易再现和可持续发展。
4、反思中前进
在教学实践中自我反思
教师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进行认真的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等。
同时,认真进行反思记载,
二、在理论学习中自我反思
教师要如饥似渴地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自觉地运用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在学习中深刻反思、认真消化、并付诸于实践。
先进的理论往往能让我们感觉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使我们的教学进入新的境界。
没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知识储存,是不能登堂入室、达到高屋建瓴的教学境界的。
苏霍姆林斯基就这样要求他的教师:“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不断补充其知识的大海”,他认为,这样,“衬托学校教科书的背景就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就更明显。
总之,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要要不断的学习,把学习的理论知识切实地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
不断地总结,反思,改进。
在反思中成长,在改进中成熟。
(1)反思教学能力形成与提高的渠道是否畅通----“开源助流”。
反思的目的在于:分析教学能力形成的障碍,通过排除而“开源”;分析渠道梗阻的原因,通过打通而“助流”。
(2)反思各种教学能力强弱----“扬长补短”。
经过分析、努力,让强得更强,弱的不弱。
(3)反思各种教学能力的效用----“高低兼顾”
经过分析、努力,让教学效用高的继续高,教学效用低的不再低。
总之,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靠的是教师的基本功,靠的是教师不断地钻研,靠的是教师的敬业精神。
作为一个教育者,当前的重要任务是探究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充分调动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
作为主导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的优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