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培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全书分为课堂教学能力研究、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整合性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开放性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教会学生“愿学”、“会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五个专题,每个专题都包括了理论探讨、实际案例和反思与自我评价。

本课程的目的就是精选几种教学能力加以研究探讨,通过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质的飞跃,最终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使新课程改革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很好的贯彻落实。

单元一课堂教学能力研究一、课堂教学能力在教师能力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课堂教学能力在教师能力结构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教学能力所表现的环境处于全部教育环境的核心位置上,即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要场所,教学能力是教师能力结构中的核心要素。

(一)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要场所1.课堂有最大的时间权重———占学生在校活动时间的比例最大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显然,学校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最重要场所。

然而,学生在校活动的全部时间里,课堂教学的活动时间又是最多的。

学生每周五天在校学习,除个别的校外活动外,几乎全部都是班级授课,所以,如果说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话,那么课堂教学则是主导作用的“中坚”。

2.课堂有最高的价值效用———育人的素质水平质量最高教育的最高价值在于更多、更快地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

但无论哪路精英,都必须有坚实而全面的基础。

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上看,课堂上完成的教学任务,是任何其他教学形式取代不了的。

中小学的班级授课是国家指令性的。

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比,前者不仅课时数量多,而且内容广。

课堂教学的内容能从自然到社会,从生理到心理,从理论到实践,丰富多彩,五花八门。

它是学生的知识源泉、智慧源泉。

因此,它能教会学生最全面、最系统的科学知识和生存能力。

3.课堂有科学的课程设置———各学科搭配组合科学国家制定的教学计划,文科、理科的设置与比例,室内、室外的活动设置与比例都是经过科学论证而确定的。

现行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构成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甚至包括脑科学在内的合理格局,形成了最佳组合。

众所周知,这些课程的完成,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课堂教学。

虽然各学科教学相对独立,但课堂教学毕竟是多科并进的。

也就是说,每一周的课,每一天的课,文理两大类学科是相互交替进行的,或者说学生综合素质中的每一个方面素质的提高,都是通过各类课程完成的。

从这层意义上讲,课堂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中心,也是各学科教师对学生施教的“团体赛”的中心。

4.课堂教学有默契的学段衔接———学生素质发展具有连续性课堂教学的排列是有序的。

它是按照知识体系的逻辑顺序而循序渐进的。

各个学科是这样,各个学年段也是如此。

例如,一年级有自己的训练内容和教学目的。

那么,到了二年级,也有自己的训练内容和教学目的,只不过是各种素质的质量水平要求不同。

从一年级到二年级也是学生整体素质的一次跨度很大的阶段性飞跃。

因此,从这个层面来看,课堂是学生素质连续发展的中心,也是各年级教师对学生施教的“接力赛”的中心。

5.课堂有良好的内外条件———营造了专业性的教育环境课堂教学有其自己的优势,突出地表现在它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容易形成一种学习的意识,知道应当如何去接受学习或发现学习,容易体验学习成功后的喜悦。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术业有专攻”,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更是这一环境的主体。

这是课堂教学最重要、最关键的内部条件。

他们有道德,有学识,有高深的专业性知识。

他们还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水平,不仅懂得教什么,而且知道怎么教;不仅能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且能指导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

这一优势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反映最突出。

另外,课堂教学的设计与构成也是按学生发展需要设置的,当然也是很好的内部环境。

课堂以外的学校环境也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6.课堂有丰富的教学容量———给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课堂上的学习除了让学生自我摄取知识外,还要让学生在能力、智力、非智力、品格等方面得到整合发展。

换句话说,新课程不是“知识本位”教学,而是“人格本位”教学。

新课程还要求,每节课的教学容量达到最高水平,使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

这一要求,只有课堂教学才能做到。

7.课堂教学有强大的推进功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动力强劲教育的本质功能在于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外活动都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但动力最大的则是课堂教学。

因为它能集社会性素质、心理素质于一体,高强度地推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堂、教师、教学条件、教学过程等都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针对性设计的,全部教学都是按照国家制定的教学计划,遵照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快速地推进学生发展的。

显然,对学生发展推进动力最大的、最有效的,非课堂教学莫属。

(二)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能力结构中的核心要素社会现实清晰地表现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明显差异,什么原因所至?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师德方面的,有智能方面的,有非智能方面的等等,但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们之间的教学能力水平不同。

教学能力是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因此,它在教师能力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教师能力结构中的核心要素。

1.教学能力是完成教学任务的直接工具———决定课堂教学质量水平教学有任务,学生要发展,谁来完成这项工作?毋庸置疑的答案是教师。

教师凭什么?凭教师良好的个人综合素质。

一节课,从课的导入及运用教师的教学导入能力开始,到课的终结及运用教师的教学终结能力结束,都必须是在教学能力的作用下完成。

换句话说,全部教学过程完全是在教师教学能力的控制下进行的。

因此,它是表面的、唯一的完成教学任务的直接工具。

这一工具是与学生“短兵相接”的直接“武器”,它决定了“解决战斗”的时间和胜负。

如果“武器”精良,那么,就会“三下五除二”,“快刀斩乱麻”;如果“武器”不好,那么,就会“恋战沙场”,“久攻不下”。

所以说,教师的教学能力决定了整个教学质量。

2.教学能力是教师各种素质水平的集中表现———决定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教学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教师的许多素质都有密切关系。

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教学能力是教师其他素质水平的反映。

比如,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水平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想素质水平;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水平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论素质水平;教师的整合教学能力水平反映了教师的知识结构素质水平等等。

因此,教学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

3.教学能力是教师的职业能力———反映教师的本质特征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职业能力,比如,工人的职业能力是生产能力,农民的职业能力是种田能力,医生的职业能力是治病能力,那么,教师的职业能力无可非议的是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标志,它的大小决定了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

教学能力是教师职业特有的一种能力,它是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本质标志。

单元一课堂教学能力研究二、课堂教学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所谓“课堂教学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指影响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若干因素。

(一)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1.现代教学理论是课堂教学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1)在教学目的方面传统教学论认为,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知识就是力量”,学生掌握了“双基”似乎就能自然而然地形成各种能力,就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然而,在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的年代里,教学的真正目的早已转移到为了各级各类升学、为了各种形式的考试方面。

几乎课堂上的全部教学行为都是为升学、为考试服务的。

因此,培养出来的大多数学生只能是仅有书本知识而缺乏各种技能,仅有个人奋斗而缺乏思想品德修养的“高分低能”或“低分低能”的人。

现代教学论主张,教育不仅培养未来社会的劳动者,而且要培养文明幸福的人。

即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劳动本领,提高他们的智慧水平,形成较高的政治素质,为未来社会服务的同时,还要使学生获得生活经验和生活能力,为将来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课堂教学的目的,归根结底一句话:“必须把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这种发展包括知识、智能、品格和生活经验等。

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当然是课堂教学的目的之一,但它绝不是最终的目的。

终极目标应该是,学生将已掌握的知识作为自己再获新知识的有效工具,通过已知获取未知。

更重要的是,要以现有知识、智能为基础,迅速地开发自己的智力,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培养自己优秀的非智能品质,形成自己健康的人格。

“知识就是力量”,“能力也是力量”,“智慧更是力量”。

总之,通过课堂教学要为学生配制出一把能打开学生心扉和开启任何新知识宝库的万能钥匙。

例1: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传统教学:为应试把小学数学习题归纳成十几类,让学生大量地做习题复习巩固,以便应试。

结果学生负担太重,只会死记知识,很难应用知识,应试结果也不一定理想。

现代教学:把小学数学知识归纳成知识框架,教师把算理交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最基本、最关键的知识结构和运算能力,以不变去应万变。

结果学生轻松愉悦,成绩好,还有后劲。

例2: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传统教学:在学习汉语拼音字母“狀”的时候,按惯例出示字母卡片,让学生认、记、写、背,然后考试,教师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现代教学:在学习汉语拼音字母“狀”的时候,让学生先观察字母形状,按图像记忆,完成“脑内形象化”过程;然后,让学生们发现字母形状的特征,提出问题:“字母‘狀’像什么?”学生们小组讨论,学生抢答。

有人说像一扇“门”,有人说像个“小板凳”,突然一个同学说:“它像一个那样形状(用手比划)的吸铁石(指蹄形磁铁)。

”显然这名学生想象力丰富。

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学生不仅能认、记字母,而且通过“脑内形象化”过程还能比较标准地写出字母;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

在此不妨提示一下,让学生想象、发散,不要怕学生说得离奇、荒诞,只要教师正确引导不会出现大问题,即使有些“离谱”,教师也能处理得当。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个美国教学中的实例:在学字母“O”的时候,老师让学生想象它像什么,一个学生说“O”像一个鸡蛋,孵啊孵,孵啊孵,一下孵出一个克林顿。

这样的教学一定能使学生记忆深刻。

(2)在教学任务方面传统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记忆、理解、应用系统的科学知识,强调传授知识的科学性、逻辑性,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坚持教学的教育性。

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学任务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品德,而且要使学生获得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品质,形成良好健康的品格,教会学生学习。

布鲁纳认为:对学生来说,知道如何学习要比知道学习什么更重要。

赞可夫提出了“使学生掌握学习过程”的教学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教会儿童学习”,“教会儿童使用一个人终身都靠它来掌握知识的那种工具”作为学校教学的首要任务的主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