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服务贸易》期末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以服务贸易模式与影响服务提供和消费的壁垒结合起来进行分类,对外商在本国投资比例的限制属于。
A.产品移动壁垒B.资本移动壁垒C.人员移动壁垒D.开业权壁垒2. 发达国家希望在后续的服务贸易谈判中将《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承诺方式修改为。
A.肯定式B.否定式C.准入式D.限制式3. 没有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而仅有无形资产优势的服务企业宜采用实现跨国经营。
A.对外直接投资B.对外间接投资C.出口贸易D.特许经营4. 在衡量贸易政策保护程度的指标中,政府的各种政策转移给服务提供者的总价值与服务总价值之比的是。
A.名义保护率B.实际保护率C.生产者补贴等值D.消费者补贴等值5. 在下列按照经济用途和性质划分的服务业中除外是构成国际服务贸易的主体。
A.政府服务业B.消费者服务业C.生产者服务业D.分配服务业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WTO体制下的服务贸易谈判主要集中在方面。
A.改善市场准入B.政府采购C.紧急保障D.补贴问题E.完善框架协议2. 服务贸易保护政策产生的微观经济因素有。
A.规模经济B.系统性失灵C.政府干预D.信息不对称E.信息不完全3. 在迈克·波特指出的国际经济竞争力提高的阶段中,服务贸易将对发展产生影响。
A.竞争因素主导阶段B.投资因素主导阶段C.生产因素主导阶段D.创新主导阶段E.丰裕主导阶段4. 体现了服务业跨国经营的内部化优势。
A.避免谈判成本B.弱化技术不确定性C.保证中间产品质量D.便利运输和通信E.避免政府干预5. 影响服务贸易的宏观变量主要包括。
A.商品出口额B.商品进口额C.国内生产总值D.人均国民收入E.服务业增加值及年增长率三、判断改错题(对的写T;错的写F,并改正。
每题2分,共10分)1. 竞争优势指数又称国际贸易专业化系数,其值等于1表明一国只有进口没有出口。
()2. 服务贸易比无形贸易的范围更为广泛。
()3. 国际服务贸易保护政策的保护作用强弱的选择次序应该是:补贴>关税≥配额,开业权>进口限制≥管制。
()4. 弗·布格斯模型认为如果服务要素的流入对产品部门的特定要素具有互替性,国民经济就会受益。
()5.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取值在100到125之间,表明该国服务出口具有显性优势。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简述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
2. 简述服务业跨国经营的所有权优势。
3. 发展中国家开放本国服务市场应该采取怎样的步骤?4. 完善的服务贸易保护政策的衡量指标应具备哪些特征?5. 简述《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结构特征。
五、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比较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的解释的适用性存在着争议,“不适用”派的观点包括:●G. 菲克特科蒂:国际服务贸易是提供劳动活动与货币的交换,而不是物与货币的交换;国际服务贸易中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大多是同时发生的,提供的劳动活动一般不可储藏;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在各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显示,而在各国海关进出口上没有显示。
●R. 迪克和H. 迪克:“显示性比较优势法”对8个经合组织国家的资料进行了跨部门的回归分析,没有证据表明比较优势在服务贸易模式中发挥了作用。
●桑普森和斯奈普:传统的H-O理论不足以解释服务贸易(两国间生产要素不能流动的假设)。
试结合比较优势理论在解释服务贸易上的不足归纳服务贸易特有的比较优势。
2. 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有关服务业的统计资料往往要根据2003年5月国家统计局最新颁布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如下表)来收集,试分析比较服务业与第三产业的概念,以及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
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试论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2. 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机遇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模拟试题(二)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发达国家希望在后续的服务贸易谈判中将《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承诺方式修改为。
A.肯定式B.否定式C.准入式D.限制式2. 没有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而仅有所有权优势的服务企业宜采用实现跨国经营。
A.对外直接投资B.特许经营C.出口贸易D.对外间接投资3. 迪尔多夫模型认为的服务贸易不符合比较优势学说。
A.与商品互补B.要素移动C.要素稀缺D.赫俄模型4. 在迈克·波特指出的国际经济竞争力提高的阶段中,服务贸易将对除外的其他阶段发展产生影响。
A.生产因素主导阶段B.投资因素主导阶段C.创新主导阶段D.丰裕主导阶段5. 竞争优势指数的取值范围为。
A.[-1,0] B.[0,1]C.[-1,1] D.[-1,0)和(0,1]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GATS定义的服务贸易模式包括。
A.跨境交付B.境外消费C.当地贸易D.商业存在E.自然人流动2. 衡量服务贸易保护政策的指标有。
A.生产者补贴等值B.消费者补贴等值C.名义保护率D.实际保护率E.对外开放度3. 在下列按照经济用途和性质划分的服务业中是构成国际服务贸易的主体。
A.无偿转移B.消费者服务业C.生产者服务业D.分配服务业E.政府服务业4. 属于服务业跨国公司非股权合作。
A.许可协议B.特许经营C.境外收购D.管理合同E.海外办事处5. 服务业跨国经营也适用邓宁的国际折中理论,包括。
A.新增长理论B.区位优势理论C.所有权优势理论D.内部化优势理论E.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三、判断改错题(对的写T;错的写F,并改正。
每题2分,共10分)1. 无形贸易比服务贸易的范围更为广泛。
()2. 国际服务贸易保护政策的保护作用强弱的选择次序应该是:补贴>关税≥配额,开业权>进口限制≥管制。
()3. 竞争优势指数又称国际贸易专业化系数,其值等于-1表明一国只有出口没有进口。
()4. 弗·布格斯模型认为如果服务要素的流入对产品部门的特定要素具有互补作用,国民经济就会受益。
()5.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取值大于250,表明该国服务出口具有显性优势。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简析服务业与第三产业的关系。
2. 比较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
3. 《服务贸易总协定》有哪些基本原则?4. 简述发展中国家开放本国服务市场的步骤。
5. 简述服务贸易保护政策的特点。
五、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比较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的解释的适用性存在着争议,“适用”派的观点包括:•萨皮尔和卢兹:对服务贸易进行实证研究,认为传统贸易理论同样适用于服务贸易,要素禀赋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模式的决定上都具有重要作用。
•芬德利和史密斯:没有必要探求专门用于服务贸易的研究方法,比较优势理论完全适用于服务贸易。
•理查德·库伯:作为一个简单的思想,比较优势是普遍有效的,正如存在于商品生产中那样,比较优势也存在于服务业中。
试结合服务的特点归纳服务贸易特有的比较优势。
2. 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努力,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欧洲经合组织在成员国内部推行并完善《无形贸易自由化法案》;70年代起,面对巨额的货物贸易逆差和同样巨额的服务贸易顺差,美国开始积极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1986年,在美国的压力和欧盟的协调下,服务贸易被正式列为新一轮乌拉圭回合的谈判议题;1993年,《服务贸易总协定》达成;1995年,该协定正式投入运行,GATS的签署和实施是国际多边贸易体制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的一个重大突破。
试分析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潜在问题和现实机遇。
2. 如何构筑我国服务贸易的国家竞争优势。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模拟试题(三)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是一种出口专业化指标,用来衡量一国某类产品的出口量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
A.RCA B.EE C.TC D.SO2. 迪尔多夫模型认为的服务贸易不符合比较优势学说。
A.赫俄模型B.与商品互补C.要素移动D.要素稀缺3. 在衡量贸易政策保护程度的指标中,政府的各种政策转移给服务提供者的总价值与服务总价值之比的是。
A.名义保护率B.实际保护率C.生产者补贴等值D.消费者补贴等值4. 只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无区位优势的服务企业宜采用实现跨国经营。
A.特许经营B.出口贸易C.对外间接投资D.对外直接投资5.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取值,表明该国服务出口具有显性优势。
A.[50,80] B.[80,100] C.[100,125] D.[125,250]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多边服务贸易法律框架中的定义应符合以下标准。
A.服务和支付的过境移动性B.目的具体性C.时间有限性D.交易连续性E.要素收益性2. 服务产品价值量的构成包括。
A.价格B.可变资本C.剩余价值D.沉没成本E.不变成本3. 服务业跨国经营也适用邓宁的国际折中理论,包括。
A.所有权优势理论B.区位优势理论C.新增长理论D.内部化优势理论E.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4. 影响服务贸易的宏观变量主要包括。
A.国内生产总值B.人均国民收入C.服务业增加值及年增长率D.商品出口额E.商品进口额5. 属于服务业跨国公司非股权合作。
A.许可协议B.特许经营C.境外收购D.管理合同E.海外办事处三、判断改错题(对的写T;错的写F,并改正。
每题2分,共10分)1. 发达国家希望在后续服务贸易谈判中修改《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承诺方式,以肯定承诺替代否定承诺。
()2. 服务贸易比无形贸易的范围更为广泛。
()3. 竞争优势指数又称国际贸易专业化系数,其值等于1表明一国只有出口没有进口。
()4. 弗·布格斯模型认为如果服务要素的流入对产品部门的特定要素具有互补作用,国民经济就会受损。
()5. 国际服务贸易保护政策的保护作用强弱的选择次序应该是:关税>补贴≥配额,管制>进口限制≥开业权。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GATS对国际服务贸易是如何定义的?2. 简述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
3. 简述服务贸易保护政策的特点。
4. 简述发展中国家开放本国服务市场的步骤。
5. 分析服务业跨国经营的动因。
五、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有关服务业的统计资料往往要根据2003年5月国家统计局最新颁布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如下表)来收集,试分析比较服务业与第三产业的概念,以及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
2. 比较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的解释的适用性存在着争议,“适用”派的观点包括:•萨皮尔和卢兹:对服务贸易进行实证研究,认为传统贸易理论同样适用于服务贸易,要素禀赋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模式的决定上都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