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乡镇至上半年清洁乡村工作总结

2019年乡镇至上半年清洁乡村工作总结

乡镇至上半年清洁乡村工作总结乡镇18年至18年上半年清洁乡村工作总结XX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XX市、XX区关于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开展清洁乡村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基本情况(一)清洁工作常态运行。

我镇集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印发了《关于集中时间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的通知》和《XX镇宣传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清洁条例;工作方案》等文件,成立了镇、村(社区)环境整治组及镇政府环境整治督查组,将责任与任务具体明确,分解到村(社区)、到人、到镇直各部门。

目前,全镇已开展集中整治20余次,累计清理垃圾、杂物6000多吨,整治道路沿线卫生合计近百公里。

清理、整治河道、水体10次,清理排水沟、下水道水面漂浮垃圾50多吨,累计完成清淤河道、水渠30多公里。

组织干部、清洁队员清理田园面积2万亩,收集农业生产废弃物2吨,环境卫生明显好转。

一是抓环境卫生,先后组织镇、村(社区)、中小学校对全镇地毯式清洁大扫除30余次。

二是环保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我镇集中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整治活动,投入1000万元建立镇级污水垃圾处理厂,目前已完成选址、立项、环评、红线图、可研及用地预审等前期工作,目前,集水池主体、消毒渠主体、管理房地梁浇筑已完成,正在回填,设备基础已完成,正在进行吊装设备,围墙基础正在建设,完成工程总量的40%,预计整个项目将于今年9月底前竣工。

三是农村保洁员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我镇对146名农村保洁员进行了业务培训,想方设法提高保洁人员的福利待遇,建立健全保洁人员激励和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明确保洁员职责,提出新的工作要求,杜绝卫生死角的存在。

(二)各项工作成效明显。

18年以来,我镇以来武二级路、XX至XX、XX至南泗道路沿线村屯为重点,在全镇范围内稳步推进了“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工作,实现乡村普遍增绿,提升乡村生态环境水平,改善了村民群众出行环境,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全镇共召开镇、村两级清洁乡村工作培训会30次,参会人员1000多人次,派驻15支工作队入村(社区)指导检查工作,出动干部群众1500多人次,清除各类垃圾5000多吨,清除卫生死角300余处,清理村内道路累计100多公里,积极组织200多人次治理街道“五乱”现象,规范XX街、XX街等街道秩序。

疏通排水沟累计30多公里,清理水源25条,清理池塘等水域80多个(处)共500多亩;清理水面漂浮垃圾30吨,渠道清淤28公里。

清洁田园面积6000多亩,收集到农药瓶、化肥袋及农膜等农业生产废弃物1.2吨。

一是村屯绿化。

整合资金及现有资源,实施河长、莫落、叶村、地八、凤凰、朗村、铁像、大岭、碑头等绿色示范村的建设,重点在村屯周边的宜林地、进村道路和村屯主要道路两旁农户庭院和房前屋后种植洋紫荆、玉兰、小叶榕、美丽异木棉、红心柚等绿化树种,努力营造“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的乡村环境。

二是饮水净化。

开展群众饮用水开展排查,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对全镇饮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

全镇各单位、村委(社区)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对我镇所有环境风险隐患,重点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内是否存在违法开发和建设活动,大型水库规范化养殖场是否存在污染物直排,危险物乱倒乱放、农村垃圾是否乱堆乱放、垃圾池是否有渗漏等问题等进行回头检查。

做到不留死角、全面覆盖,做到能查出问题、看出问题。

确保风险隐患全面排除。

全镇各村(社区)基本实现饮水净化。

三是道路硬化。

积极实施村屯道路硬化项目,多方争取获得上级审批扶贫、移民、一事一议道路等建设项目,力争早日实现全镇村屯道路硬化全覆盖。

两年来,扶贫道路硬化主要涉及XX甘挂村、水吉幸福园区、歌朗村委马鞍村至山等共计3.8公里;移民道路硬化涉及老根村到高根、XX村委老XX村到XX至南泗、河敏村委平安村、XX社区屯茶村至来武二级路共计4.1公里。

此外,歌朗村委马鞍村18年还获得自治区生态乡村巷道硬化专项资金20万,目前已全部竣工。

四是产业富民。

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富民产业培育工程,因地制宜,立足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业板块。

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走“合作社+农户”的路子,打造好水吉村幸福里庄园葡萄基地、雷村砂糖桔示范基地,XX农场砂糖桔示范基地、莫落村茂谷柑生产基地等优势产业。

大力发展乡村服务业和休闲生态旅游业,发展林下经济和生态养殖,提升农民致富技能,打造品牌知名度,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优势富民产业。

五是服务富民。

以推进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整合组织、国土、社保、建设、行政审批等部门资源,努力做好“四所合一”工作,坚持以“服务创业、富民兴镇”为主题,加大惠民政策的宣传,以打造服务群众为目标,丰富服务群众内容,实现村级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做实服务发展文章。

六是基础便民。

以优化村屯布局、开展村容村貌整治为主要内容,牢固树立“生态、经济、发展”理念,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铺开各村道路绿化工程。

引导各村根据自身特点编制有关规划,切实改善乡村生活条件,提升村镇文化水平,让广大群众过上富裕文明的美好生活。

七是多方联动。

积极发动各村的群众、经济能人、企业家及外出老板以及社会各界捐资捐物参与“清洁乡村”共建。

调动镇直各单位、驻村工作队的积极性,对联系村的“清洁乡村”工作给予资金、人力、技术和项目帮扶,形成联动机制,推进“清洁乡村”建设活动稳步迈进。

(三)人文环境日趋和谐。

一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建设绿色农业生态区。

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创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决策部署,充分利用XX镇丰富的农业资源,统筹各方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努力创建了幸福里庄园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同时,目前正在积极筹划绿鹏家庭农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

二是全面推广生态养殖模式。

积极引导养殖场(户)改善养殖环境,减少养殖污染。

目前全镇尚无形成规模的养殖场,主要是零散的家庭式散养户,养殖排泄物经发酵后作为农家肥施予农作物。

(四)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完善。

一是选派扶贫工作队参与清洁乡村工作。

全镇组建了15支扶贫工作队,要求工作队员参与清洁乡村共建工作,一年多以来,工作队共参与开展环境卫生整治300多人次。

二是组织返乡群众参与清洁乡村活动。

18年组织返乡群众利用节假日回乡助力清洁乡村的实施,发动返乡群众在重大节假日期间开展服务活动1-2次,为家乡群众办实事好事。

18年和18年春节期间全镇共组织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32次,参与干部群众约600多人次,清运垃圾约1000多吨,开展清洁乡村主题文体活动16场。

通过组织返乡群众利用节假日回到家乡帮助家乡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带去党和政府对家乡群众的关怀,让返乡群众记住“乡愁”,让家乡群众感受社会发展的“福祉”。

(五)活动氛围持续浓厚。

为深入推进清洁乡村,我镇积极运用媒体、墙报、宣传标语等让清洁乡村活动家喻户晓,进一步强化群众的环保意识,形成了全民动员、社会参与的良好宣传氛围。

一年来,全镇出动领导干部400多人次,进村入户加强宣传50多次,出动宣传车5辆(次),悬挂横幅宣传标语200多条,在来武二级路新建2个大型宣传牌,在各村(社区)喷涂墙体宣传标语100多条,张贴标语1000多条,发放宣传资料1.5万张(册)。

(六)常态督查重抓工作落实。

一是对活动开展全过程进行常态化督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我镇每星期、每月、每季度、半年进行清洁乡村工作督查;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村屯绿化”、“道路硬化”、“饮水净化”等专题督查,镇党委、政府约谈村(社区)“两委”干部20余人次,督促整改100多次,发现问题后立即责令整改,确保清洁乡村活动顺利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对责任区清洁工作进行自查,确保责任区的清洁。

同时,对各村(社区)管辖范围内的河道、渠道、水塘等水体进行清理并采取现场走访的方式进行不定时抽查,发现水面存在垃圾和漂浮物,要求马上整改。

二是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认真整改落实工作。

如:今年5月份,获悉思畔群众在红豆社区XX论坛反映清洁乡村存在的问题后,我镇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项卫生整治工作会议,当天即组织人员对群众反映的垃圾进行清理,同时组织人员在全镇范围内进行排查,发现垃圾立即清理,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

(七)长效机制逐步完善。

为避免活动出现“一阵风”现象,XX镇围绕活动常态深入持久开展的目标,从四方面建立健全相关机制,确保活动开展有实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指挥体系。

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镇、村(社区)两级都把清洁乡村作为“一把手”工程,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全镇上下形成了决策、执行、督导、考核相互衔接配套,上下贯通、推进有力的组织指挥体系,进一步完善“清洁乡村”村规民约,引导全村群众积极参与活动,为清洁乡村活动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建立管理和规范机制。

采取门前三包责任制,来确保本单位做到门前三包;要求每个村(社区)根据自身特点成立村民理事会,收缴和管理使用村民保洁费,完善村规民约制度,各村(社区)根据实际制定了可行有效的垃圾处理机制。

三是建立督查、奖惩和问责机制。

制定年度督查计划,建立长效督查机制,对整改不力、不作为的村委(社区)、镇直单位和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问责处理,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将清洁乡村乡村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促进干部工作积极性。

四是转变作风,强化责任。

我镇认真抓好干部工作作风建设,镇党委、政府积极协调解决干部在开展清洁乡村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活动始终方向不偏、力度不减、热度不降,保持活动实效高效长效。

二、工作措施(一)加强领导,建立体系。

XX镇高度重视清洁乡村工作,多次组织召开了动员大会、部署大会、整改大会,成立领导机构,印发了《XX镇开展“美丽XX·清洁乡村”实施方案》等文件。

全镇上下形成了决策、执行、督导、考核相互衔接配套,上下贯通、推进有力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引导全村群众积极参与活动,为清洁乡村活动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严格督查,落实责任。

把督查指导贯穿活动的全过程,制定完善并落实了明查制度、暗查制度、专项督查制度、综合性督查制度,并大大提高了督查频率,发现问题,立行立改,防止反弹,确保活动始终方向不偏、力度不减、热度不降,保持活动的实效高效长效。

通过常态化督查,使我镇清洁乡村活动有序推进,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三)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全镇将中央、自治区、市委和区委相关决策和政策精神层层部署到镇、村(社区),做到家喻户晓。

灵活多样地开展宣传工作,着重宣讲清洁乡村工作谁来干、怎么干、干了会怎样等问题,引导家乡群众积极参与,建设美好家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