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公法案例分析题―期末

国际公法案例分析题―期末

作业
1、中国公民甲原是中国某银行地方支行行长,曾数度非法将总额为1.05亿美元公款转移到A国,以个人名义存入A国A1银行,而后潜逃该国。

当得知甲藏匿于A国后,中国请求引渡,并要求A国对甲采取先行强制措施。

A国以双发没有引渡条约、其国内法中没有贪污罪罪名和规定死刑不引渡为由拒绝引渡。

同时,甲在A国申请政治避难,诉称他在国内时因为与其上级领导在管理方面的意见不合而遭到政治迫害。

A国同意了申请,给予他庇护。

其后,由于甲涉嫌A国在野党政治献金丑闻,又由于两国签署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所以A国暗示,如果中国保证不判处甲死刑,可予考虑。

根据案情,分析A国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中国应该如何做才能引渡甲?
2、A国总统甲因贿选丑闻陷入信任危机。

他利用出席B国国际会议之机转道C国寻求政治避难,随后遭A国国会罢免。

C国承认甲的C国国籍,并允许他在C国定居。

A国指控甲犯有腐败罪和侵吞国家财产罪等20项罪名,多次要求C国引渡,但C国以甲拥有C国国籍予以拒绝。

A国民众对此极为不满,愤怒的示威人群冲进C国驻A国大使馆,占领使馆并将使馆工作人员扣为人质。

A 国政府宣布保持占领使馆和扣押人质,以向C国施加压力。

C国因此派遣一支特种部队到A国解救人质,但被全部抓获。

A国以非法入境罪判处他们4年监禁。

A国和C国都是《联合国宪章》和《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缔约国。

问题:1)C国拒绝引渡甲是否合理?为什么?
2)甲对A国指控的罪行是否享有豁免权?为什么?
3)A国对其民众占领C国使馆和扣押人质的行为是否承担国家责任?为什么?4)C国派遣特种部队解决人质的做法是否符合国际法?
5)被抓获的C国特种部队人员是否享有战俘地位?
3、一艘A国货轮驶离A国港口进入公海后,一A国船员酗酒后将一B国船员杀害。

该货轮在通过C国领海驶往目的地D国港口时,B国领事请求C国协助,将A国犯罪嫌疑人逮捕。

C国接受了请求,在通过其领海的A国货轮上逮
捕了嫌疑人,并将货轮带回其港口进行刑事调查。

A国、B国和C国都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

问题:
根据以上案情,分析C国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4、A国是一个工业国家,B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其大米主要向A 国出口。

A国给予B过出口产品普遍优惠待遇。

当A国进入总统大选时,为赢得农业主的选票,政府宣布对B国出口大米再加征50%的关税。

这遭到B国的发对。

两国谈判未果后,B国宣布对来自A国价值2.5亿美元的进口汽车配件征收150%的关税。

问题:
根据以上案情,回答以下问题:
B国采取的措施是否合法?为什么?
如果
A、B两国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B国采取的措施是否合法?为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