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名人故事:《孙权》介绍

历史名人故事:《孙权》介绍

历史名人故事:《孙权》介绍
导读:本文历史名人故事:《孙权》介绍,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建立了孙刘联盟,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其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封为吴王,建立吴国。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正式称帝。

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

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到达夷州。

草船借箭的故事
建安十七年,即公元212年,在平定了马超等西凉军团,剪除了孙权可能的这部分外援之后,曹操重整旗鼓,将目标锁定孙权,打算一雪赤壁之耻。

于是,在十月,集结了号称四十万的大军南下征孙权。

孙权即在濡须口筑城据守,以扼控濡须水与长江交汇处。

同时,以吕蒙为都督,令其率军守濡须坞(今安徽省含山县东关镇),凭借以前所建的船坞,置强弩万张以拒曹军。

第一战,曹军得胜,还攻破了孙权的江西大营,俘获了都督公孙阳。

孙权得到消息后,迅速带了7万人抵抗,派甘宁成功地夜袭了曹
操大营。

此后曹操大军不知道中了什么邪染上了恐惧症,如同惊弓之鸟。

孙权连连挑战,曹军像是为逃避挨打躲到床下的小孩,死活不出来。

一天孙权借水面有薄雾,乘轻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

孙权的轻舟行进五、六里,并且鼓乐齐鸣,但曹操生性多疑,见孙军整肃威武,恐怕有诈,不敢出战,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随后,曹操下令*齐发,射击吴船。

不一会,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的危险。

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

一会,箭均船平,孙军安全返航。

曹操这才明白自己上当了。

由此可见,“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并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以后五年。

开拓领土
建安十七年(212年),修筑石头城,改秣陵名为建业。

同年,修筑濡须坞以防曹操南侵。

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曹操攻打濡须坞,孙权与之相持达一个多月。

其后,曹操率先撤退。

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孙权征讨皖城,虏获庐江太守朱光。

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取蜀成功,孙权遣诸葛瑾讨还荆州,刘备不从。

盛怒下的孙权以吕蒙为将,连下长沙、桂阳、零陵三郡。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冬,曹操进驻居巢,再攻濡须坞。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春,孙权命都尉徐详拜访曹操,请求归降,曹操同意修好,立誓重结为姻亲。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荆州守将关羽发动襄樊之战。

孙权改变战略,向曹操称臣联盟。

孙权先命吕蒙袭取荆州。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袭位。

十月,曹丕代汉称帝,建国号“魏”,史称曹魏。

延康二年(221年)四月,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同年,孙权自公安迁都鄂州,改鄂州为武昌,并随即修筑武昌城。

曹丕称帝后,孙权便遣使请求成为魏的藩属,并将降将于禁等送回北方。

十一月,赐给孙权九锡,册封其为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节督荆、扬、交三州诸军事。

同年,刘备兴兵问罪,讨伐孙权。

孙权果断任命39岁的陆逊为大都督,迎击刘备,于次年的彝陵之战中大破蜀军。

黄武元年(222年)十二月,孙权派太中大夫郑泉前往白帝城拜谒刘备,蜀、吴两国重新通好。

黄武二年(223年)四月,刘备病逝。

六月,孙权命将军贺齐等袭取蕲春,活捉晋宗。

黄武五年(226年)七月,孙权听闻曹丕病逝,乘机攻江夏,不克而还。

黄武六年(227年)正月,吴国诸将平定彭绮叛乱。

黄武七年(228年)八月,“石亭之战”爆发,孙权命大都督陆逊督率诸将大败曹休。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于武昌(今湖北鄂城)正式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吴,孙吴王朝正式建立。

九月,孙权下诏迁都建业(今南京市)。

黄龙三年(231年)、孙权派太常潘濬率军五万讨伐叛乱的五溪蛮夷。

嘉禾元年(232年),孙权派遣将军周贺等航海到辽东。

嘉禾三年(234年),孙权亲征合肥新城。

赤乌三年(241年),孙权派卫将军全琮攻淮南、威北将军诸葛恪攻六安。

全琮与魏将王凌在芍陂交战,不利而还。

同时,车骑将军朱然围攻樊城。

同年五月,太子孙登去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