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体结构检测考试试题

主体结构检测考试试题

一.填空1.工程质量检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材料检测、地基及基础检测、主体结构检测、室内环境检测、建筑节能检测、钢结构检测、建筑幕墙检测、建筑门窗检测、建筑智能系统检测等。

2. 检测机构应对出具的检测数据和结论的真实性、规范性和准确性负法律责任3. 环境条件记录应包括环境参数测量值、记录次数、记录时间、监控仪器编号、记录人签名等.4. 用于工程检测的回弹仪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及检定单位的检定合格证。

5. 回弹仪累计弹击次数超过 6000 次时应送检定单位检定。

6.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时,混凝土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

7.检测混凝土强度是,如果采用钻芯修正,直径100㎜的混凝土试件,钻取芯样数量不应少于6个,若采用直径小于70㎜的芯样,则数量不应少于9个。

8. 碳化深度值测量时,采用浓度为 1% 的酚酞酒精溶液。

9. 非金属超声检测仪如在较长时间内停用,每月应通电一次,每次不少于 l h。

10. 平面换能器的工作频率宜在50~100kHz范围以内。

11. 测量回弹值应在构件测区内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面各弹击8个点。

超声波单面平测时,可在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测点之间弹击16个点,每一测点的回弹值测读精确至1。

12. 钻芯法对结构混凝土造成局部损伤,是一种微(半)破损的现场检测手段。

13. 钻芯机应具有足够的刚度、操作灵活、固定和移动方便,并应有水冷却系统。

14. 抗压试验的芯样试件宜使用标准芯样试件,其公称直径不宜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3倍,也可采用小直径芯样试件,但其公称直径不应小于70mm且不得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2倍。

15. 当用钻芯法确定单个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时,有效芯样试件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对于较小的构件,有效芯样构件的数量不得少于2个;当用于钻芯修正时,标准芯样试件的数量不应少于6个,小直径芯样试件数量宜适当增加。

16.抗压芯样试件的高度与直径之比(H/d)宜为1.00。

17. 芯样试件内不宜含有钢筋,不能满足此项要求时,标准芯样试件,每个试件内最多只允许有2根直径小于10mm的钢筋。

18. 比较成熟的拔出法分为预埋或先装拔出法和后装拔出法两种。

19. 拔出仪显示仪表的正常使用环境为4~40℃。

20. 后装拔出法强度计算时,当构件3个拔出力中的最大和最小拔出力与中间值之差均小于中间值的15%时取最小值作为该构件拔出力计算值。

21. 构件的结构性能载荷试验,按其在被测构件或结构上作用载荷特性的不同,可分为静荷载试验(简称静载或静力试验)和动荷载试验(简称动载或动力试验)。

22. 对于构件结构性能检验数量,成批生产的混凝土构件,应按同一生产工艺正常生产的不超过1000件,且不超过3个月的同类型产品为一批。

23. 每级卸载值可取为使用状态短期试验荷载值的20%~50%。

24. 检测砌体砂浆强度的方法包括筒压法、回弹法、射钉法(贯入法)等。

25. 砂浆回弹仪应每半年校验一次。

26. 砂浆贯入仪应每年至少校准一次。

27.测试钢筋保护层时,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总数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其中悬挑构件所占比例不宜小于50%。

28. 当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与钢筋直径比值小于2.5且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小于50mm时,测试误差不应大于±1mm,其他情况下不宜大于±5%。

29. 检测钢筋间距时,被测钢筋根数不宜少于7根(6个间隔)。

30.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10㎜,-7㎜;对板类构件为 +8mm,-5mm。

31. 膨胀力可由两种途径产生:扭矩控制和位移控制。

32. 后置埋件锚固的方法很多,总的可以分为两大类:植筋和使用锚栓锚固。

33. 锚栓抗拔承载力现场检验包括检测和记录设备。

34. 建筑锚栓的抗拔承载力试验前应预加荷载,预加荷载宜取建筑锚栓承载力设计值的5%,持荷5min。

35. 锚栓破坏:包括锚栓拉断、剪坏或拉剪组合受力破坏。

36.超声仪是测量超声波在被测构件中的传播时间的一种测试仪器。

37.构件结构性能试验的结果判定,主要包括构件的变形(挠度)、抗裂度(裂缝宽度)、和承载力三部分的结果分析和判定。

38.对于砌体本身的强度检测,常用的有切割法、原位轴压法、扁顶法、原位单剪法等。

39.原位轴压仪,应每半年校验一次。

40.在工程检测前后,均应对回弹仪在钢砧上作率定试验。

二.单选1.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方法根据其对被测构件的损伤情况可分为非破损法和( B )两种。

A破损法 B微(半)破损法 C严重破损法2. 回弹仪累计弹击次数超过( B )次时应送检定单位检定。

A5000 B6000 C80003. 回弹仪的检定有效期限为 ( A ) 。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4. .检测混凝土强度是,如果采用钻芯修正,直径100㎜的混凝土试件,钻取芯样数量不应少于(C)个。

A4 B5 C65. 碳化深度值测量时,采用浓度为( B )的酚酞酒精溶液。

A0.5% B1% C2%6. 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进行检测时的环境温度要求为( A )。

A0~40℃ B-4~40℃ C-2~40℃7. 在现场使用的探测钢筋位置的定位仪,应便于现场操作,最大探测深度不应小于(C) mm,探测位置偏差不宜大于±5mm。

A40 B50 C608. 抗压芯样试件的高度与直径之比(H/d)宜为(A)。

A1.00 B1.20 C1.509. 芯样试件内不宜含有钢筋,不能满足此项要求时,标准芯样试件,每个试件内最多只允许有2根直径小于(B)的钢筋。

A8㎜ B10 C12㎜10. 构件应在(A)温度中进行试验A0℃以上 B1℃以上 C5℃以上11. 每级加载完成后,应持续(A)。

A10~15min B5~15min C5~10min12. 当芯样量测沿截面高度的应变分布规律时,布置测点数不宜少于(C)个。

A3 B4 C513. 采用砂浆回弹仪检测砌体中砂浆的表面硬度,每个测位内均匀布置(B)个弹击点。

A10 B12 C1514. 测试钢筋保护层时,对同一处读取的2个保护层厚度值相差大于( B ) mm时,应检查仪器是否偏离标准状态并及时调整(如重新调零)。

A0.5 B1.0 C1.515. 检测钢筋间距时,应将连续相邻的被测钢筋一一标出,不得遗漏,并不宜少于( A )根钢筋。

A7 B8 C916.在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对某一方向尺寸不大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不大于0.3m 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少于(B)个。

A4 B5 C617. 当用钻芯法确定检测批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时,芯样试件的数量应根据检测批的容量确定,标准芯样试件的最小样本量不宜少于(A)个。

A15 B18 C2018.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拔出试验装置可采用(B)式或三点式。

A四点 B圆环 C五点19.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按单个构件检测时,应在构件上均匀布置(B)个测点。

A2 B3 C420.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在钻孔过程中,钻头应始终与混凝土表面保持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C)。

A2° B4° C3°21. 预制构件结构性能试验时,构件应在(B)℃以上的温度中进行试验A-1 B0 C122. 试验荷载分级加载时,当荷载接近承载力检验值时,每级荷载不应大于承载力检验值的(A)%。

A5 B10 C2023. 试验荷载分级卸载时,每级卸载值可取为使用状态短期试验荷载值的(B),每级卸载后在构件上的试验荷载剩余值宜与加载时的某一荷载值相对应。

A10%~30% B20%~50% C20%~40%24. 切割法测试块体材料的砌体抗压强度时,同一墙体上测点不宜多于(A)个。

25. 使用手持应变仪或千分表在脚标上测量砌体变形的初读数,应测量(A)次,并取其平均值。

A3 B4 C526. 筒压法所测试的砂浆品种及其强度范围,石灰质石粉砂与中、细砂混合配制的水泥石灰混合砂浆和水泥砂浆(以下简称石粉砂浆),砂浆强度为(B) MPa。

A2.5~15.0 B2.5~20.0 C5~15.027.回弹法检测砂浆强度,测位宜选在承重墙的可测面上,并避开门窗洞口及预埋件等附近的墙体。

墙面上每个测位的面积宜大于( A) m2。

A0.3 B0.4 C0.528. 贯人法适用于检测自然养护、龄期为28d或28d以上、自然风干状态、强度为0.4~(B) MPa的砌筑砂浆。

A15.0 B16.0 C18.029.砖回弹仪( A )校验一次。

A每半年 B每一年 C每两年30.进行钢筋保护层检测时,当有悬挑构件时,其中悬挑构件所占比例不宜小于(C) %。

A10 B20 C5031. 进行钢筋保护层检测时,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 (A)点。

A1 B2 C332.回弹仪累积弹击次数超过 ( C ) ,应送检定单位检定。

A4000次 B5000次 C6000次33.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应少于( B ) 个。

A5 B10 C1534.在计算碳化深度时,计算精确至 ( B ) ㎜。

A0.1 B0.5 C135. 当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大于(B) MPa时,可采用标准能量大于2.207J的混凝土回弹仪,并应另行制定检测方法及专用测强曲线进行检测。

A50 B60 C7036. 当用钻芯法确定检测批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时,芯样试件的数量应根据检测批的容量确定,对于较小的构件,有效芯样构件的数量不得少于 ( A ) 个。

A2 B3 C437. 在一般情况下,检测结果推定区间的置信度宜为(C ) 。

A0.7 B0.8 C0.938. 在洛氏硬度HRC为60±2的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C ) 。

A60±2 B70±2 C80±239.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范》的编号为 ( A ) 。

AJGJ/T23-2001 B JGJ/T23-2002 C JGJ/T23-200440. 检测部位曲率半径小于B mm时,不得按《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附录(A)换算。

A200 B250 C300三.多选1.检测机构应建立检测人员业务档案,其内容应包括:人员的(ABCD )继续教育、业绩、奖惩、信誉等信息。

A 学历 B资格 C经历 D培训2. 环境条件记录应包括(ABCD)、记录人签名等。

A 环境参数测量值 B记录次数 C记录时间 D监控仪器编号3. 建筑结构现场检测,应根据(ACD)和现场具体条件选择适用的检测方法。

A检测类别 B修建时间 C检测项目 D结构实际状况4. 拔出试验装置由( ABCD)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