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第一,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第二,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第三,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第四,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
2.通过[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第一,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等基本造型要素,并能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
第二,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第三,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3.通过[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第一,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与联系,学习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
第二,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4.通过[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第一,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
第二,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第三,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5.《美术新课程标准》增设“综合•探索”学习新领域的意义是什么?《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设计实施中充分开发利用地域特色资源这一综合·探索学习新领域的增设,成为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的重要途径。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美术教育则将在实现这一教育理想的过程中发挥独特作用。
因为美术课程内容使学生主要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主要运用形象思维,并且美术作品与形式是传递情感和思想的重要载体和文化行为,所以,在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方面,美术课程的价值将得到极大的体现。
美术课程这种对客观实体感知、形象思维能力的逐步培养,促使情感与理性的统一,对个性的保护的特点,与教育心理学的主张和原理是一致的。
因此对海岛地域性文化资源特色的调查研究和整合运用,将有效地促进美术课程的设置和实施。
6.现行中小学教学大纲对美术课程是怎样定位的?现行大纲把美术课程定性为“艺术文化课程”,有意强调了中小学美术课的素质教育特征,加强了美术教学的人文色彩,以更有效地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陶冶高尚情操和完善人格为指归。
在教学建议中还明确指出:“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
”在美术教学中创设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人文精神,在当今显得尤为重要。
而传统人文精神的失落更是当前令人关注的社会现象。
丰子恺艺术中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在中国艺术家中是具有代表性的,其人格魅力堪为楷模。
这是创编本课例的出发点———通过欣赏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体会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至性真情,从他充满诗意的画中读到丰富的人文内涵,净化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格,学会从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去理解美术作品,提高对中国艺术的研读能力和兴趣,并同时激发学生的爱校之情和自豪感、责任感。
7.简要回答丰子恺漫画的艺术风格?丰子恺的漫画在我国现代漫画史上是独具一格的。
他的漫画艺术以其儒家与佛学修养为德性底蕴,以简笔写意的方法表现对社会、对人生的关怀,营造出一片清丽脱俗、明净朗然之审美意境。
8.简要回答中国剪纸北方派中陕西剪纸的艺术特点?陕西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全国各地不同风格和特色的剪纸艺术中,古老而纯朴的陕西剪纸以它特有的魅力,为人们所喜爱。
陕西的窗花在表现内容上,一种是继承传统,一种是贴近生活,近距离反映现实。
陕西剪纸大都出自农家妇女之手,以淳朴、粗犷、简炼、明朗为特点。
她们创作的剪纸饱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具有古朴的民风。
他们一方面受民间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对生活进行仔细入微的观察和理解,凝聚着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心到手到,并通过大胆丰富的想象,用剪纸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美的理解。
9.简要回答《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
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10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
10.什么是“首饰龙”?“首饰龙”的产生,据老艺人介绍,可追溯到四百多年前后明朝年间。
那时,我国东南沿海一带遭受倭寇侵扰,后戚继光带领的军队平灭了倭寇,乐清沿海人民制龙灯敲锣打鼓游行庆贺。
接着,每年新春元宵都扎龙灯热闹一番,逐渐形成风俗。
11.什么是“马头墙”?马头墙,又称风火墙、封火墙、放火墙等等,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
古建筑中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使用马头墙时,两侧山墙高出屋面,并循屋顶坡度迭落呈水平阶梯形,而不像一般所见的山墙,上面是等腰三角形,下面是长方形。
12.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色?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
明清以来,北京四合院虽历经沧桑,但这种基本的居住形式已经形成,并不断完善,更适合居住要求,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四合院形式。
北京的四合院所以有名,还在于它的构成有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中国住宅建筑大部分是内院式住宅,南方地区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称作“一颗印”。
这种住宅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通风采光均欠理想。
13.中国陶瓷的艺术特色?中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在陶器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
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器发展史。
彩陶文化是人类童年时期的艺术创造,它反映人类天真的稚趣和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乐观进取的纯净心态,是原始时代人类行为的传真写照,是有审美价值的精神产品,是人把审美寄托于最早创造的物质产品上,也可以说是陶器成为了人的精神文化的载体。
随着历史的发展,陶器的造型不断变化,图案形式更加丰富,越来越远地脱离实用的本质而越接近纯视觉美的需求。
这种实用需要到审美需求的转化,折射出了历史的进步和人类精神境界的进化。
借助对陶器的这种认识,影响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识,从而更加关注我们的社会和生活,达成高尚的生活观。
14.目前美术教学中教师常常忽略的方面有哪些?一、受传统民族美术教学影响,教师侧重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制作能力,空乏表面的模仿,会使学生缺乏创新意识。
二、教师太放任学生在纸上无目的地自由涂抹,学生不知如何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忽视了培养创新能力。
三、教师习惯于把美术知识强加给学生,忽视了美术是客观世界的视觉反映,造成学生学习的被动。
15.如何在美术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1. 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 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受,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与实践。
3.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6.如何在美术课教学中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1. 引入体验性学习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手、皮肤、眼、鼻、大脑各器官的功能。
2.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让学生理解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创作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思想,使学生逐步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用艺术化的方式表现生活,美化生活,提高艺术观察和艺术表现能力。
3. 倡导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生动、活泼、充满开放性的教学情境中感受艺术,体验艺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体现“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创作活动,采用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的方式,既重视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过程的评价。
17. 如何在美术课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孩子的个性、心灵、成长,让他们带着情感学习,所学的内容以美术知识为主,适时涉入其他学科,涉入身边的生活,涉入学生的情感体验。
适合儿童学习的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以美术知识和学科能力为前提,寓教育于美术学科综合能力培养、多学科知识渗透、人文素养培育之中,使儿童形成基本的美术素质和能力,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促进儿童的可持续发展。
18. 回答[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的《有趣的组合—线描想象画》中课程设计特点?1. 按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新课改则改变了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
2. 自主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是对被动适应式学习的超越,它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以发展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目的的实践活动,也是现代的教学理念。
3. 暗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理智与感情、分析与综合、有意识与无意识均不可分割,人的活动最有效的时刻就是这些因素处在最和谐状态的时刻。
暗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利用无意识的调节作用创设一个生动引人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4. 小组(合作)学习在美术教学中提倡“精讲多练”,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
19. 回答教育中“沟通”的重要性?沟通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是适应社会生活所需的人格素质,教育应教人学会沟通。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最热门的人际沟通方式是多媒体的沟通方式,其中包括视觉媒体,且视觉媒体与我们生活的联系日益紧密。
以人际沟通为切入点,了解视觉媒体沟通的存在形式,分析视觉媒体的沟通方法,尝试采用视觉媒体的形式进行沟通,感受视觉媒体在沟通中的作用,设计体验性、探索性、生成性和反思性的学习过程,开展合作学习、愉快学习,提高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