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安全工作自查报告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篇一:档案安全检查自查报告xxx档案安全检查自查报告根据xx县档案局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xxx 【20__】xx号)的要求, 结合检查内容及相关要求。
8月初, 我镇在单位内部针对单位档案室和涉及档案归档工作的相关负责人员开展了一次全面的档案安全检查和自查活动, 并同时向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档案安全宣传。
现将自查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领导重视, 加强档案安全意识和档案设施建设及档案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规范操作。
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 确保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者的天职。
我镇十_大宣传力度, 让大家了解档案工作, 加强安全观念。
(2)档案管理工作要建立在平时的认真、仔细、及时的基础上, 在日常工作中, 要随时进行整理、分类、归档, 做到规范化管理。
(3)加强监管工作。
保密监管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 定期对单位的文件进行保密检查, 特别是节前的保密检查, 要形成一种制度,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把保密隐患消灭在萌芽时期, 确保文件的安全。
(4)继续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通过此次自检自查, 我单位各级领导、档案工作人员及全体干部职工, 增强了档案安全意识, 牢固树立了安全防范意识, 并在检查中进一步消除了安全隐患。
今后, 我镇将继续按照此次检查的精神和要求, 把档案安全体现在实际工作中, 落在实处, 认真的坚持下去, 时刻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完整。
20__年8月30日篇二:档案安全检查自查工作报告档案安全检查自查工作报告根据省档案局《关于开展全省档案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和档案安全督察工作的通知》(黑档办发[20__]30号)的要求, 结合检查内容和相关要求, 8月初, 我局在单位内部针对档案馆及档案归档工作的相关人员开展了一次全面的档案安全检查和自查活动, 并同时向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档案安全培训, 现将自查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精神7月8日上午, 在国家和省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后, 我局立即组织全体干部职工, 学习传达了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及省档案局局长于佩常的重要讲话, 领会“建立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这一战略部署的重大决策和重要意义, 对会议提出的意见和要点做了讨论。
五营区档案局始终把确保档案安全问题摆在重要位置, 局长王瑞玉在学习会上强调, 一要把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与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档案利用体系建设放在同等位置, 档案资源是基础, 档案利用是服务, 档案安全是保证, 要认真抓好落实, 在实践中不断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二要强化责任, 健全制度。
要重新修定局馆安全工作各项制度, 强化安全责任意识, 安全问题无小事, 做好安全工作是称职, 做不好将免职。
三要加强检查, 互相监督, 有效控制不安全因素。
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 随时发现安全隐患, 形成全局馆一盘棋, 把不安全因素排查掉。
二、加强档案安全意识和档案设施建设及安全管理我局十_大宣传力度, 提高档案安全意识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的生命线,“为党管档, 为国守史”是档案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我们高度重视档案安全工作, 把档案安全放在首位。
不断加大档案安全宣传力度, 把档案安全教育与法制宣传、业务检查相结合, 采用网站宣传和座谈等形式, 大力普及档案安全知识, 提高单位领导和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安全意识, 树立“安全永远第一, 安全重于泰山, 安全高于一切”思想, 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克服麻痹思想, 防微杜渐, 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确保档案安全万无一失。
二、注重规范管理, 完善档案馆安全保障措施(一)完善制度, 落实责任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档案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把档案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加强对档案安全工作的领导。
实行档案安全工作责任制, 将档案安全工作细化分解, 责任到人, 形成人人抓安全、事事重安全、时时保安全的良好局面。
完善档案保管、库房管理、鉴定销毁、保密、安全检查、信息上网审查和人员出入库等制度, 确保档案安全工作有章可循。
建立健全应对突发性事件紧急处置机制, 制定《**县档案局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提高档案馆的安全保障应急处置能力, 最大限度的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加大投入, 改善条件县档案馆现有馆藏档案48438卷1806件, 资料17339册。
档案馆大楼选址符合要求, 严格按照《档案馆建筑规范》施工, 占地面积550平方米, 共五层, 建筑高度22.5米, 建筑面积2730平方米, 库房面积1200平方米。
库房顶层有隔热层, 库房内均有封闭外廊, 采取了保温隔热、防潮、防光、防尘、通风等措施, 适宜珍贵档案的长期保管。
库房内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档案密集架244立方米, 防磁柜1个, 满足不同载体档案存放需求。
馆内安装有消防自动报警、防盗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 库房配备空调、去湿机、温湿度计等调控设施, 档案安全保管条件得到改善。
(三)加强管理, 确保安全1、加强库房安全管理。
定时做好库内外温湿度测记, 根据变化情况, 进行归纳分析, 充分利用现有条件, 对库内温湿度进行调控。
定期打扫库内卫生, 保持库内的清洁、整齐、美观,严禁在库房内堆放杂物。
定期检查库内各种设备, 发现故障, 及时维修,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库房实行专人管理, 未经允许, 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外来人员须经分管领导同意, 方可进入。
严格值班制度, 在节假日休息期间安排值班, 由一名领导带班, 认真巡查并做好记录。
2、加强馆藏档案安全管理。
一是严把接收关。
严格执行《**县档案馆档案接收暂行办法》, 进馆档案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确保进馆档案质量。
新接收进馆的档案全部经消毒杀虫后再入库上架, 防止虫害蔓延。
二是严把利用关。
实行专人管理, 做好登记, 查阅中心设有监控设备, 对利用过程进行全程监管。
借阅档案需经分管领导批准, 且要及时归还, 工作人员对归还的案卷进行详细检查, 确认无误后办理归还手续, 防止档案损毁。
三是严把开放关。
成立档案鉴定小组, 严格按照标准对应开放档案逐卷逐件进行鉴定, 将符合开放条件的档案全部向社会开放, 既满足社会各界对档案的利用需求, 又从源头上保证保密信息的安全。
四是严把清查关。
每年对馆藏档案保管情况进行抽查, 每五年进行一次全面清点, 做到帐物相符, 防止档案遗失。
3、加强档案信息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安全保密制度, 制定计算机管理、网站管理、信息上网审批等制度, 并抓好制度落实。
建立档案管理专用局域网, 确保专用网络的服务器和计算机与互联网实行物理隔离。
做好档案数字化保密管理, 审查服务商保密资质, 签订保密协议, 强化数字化过程的监管, 避免档案信息泄漏。
指定专人负责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 定期对档案信息存储情况进行检查, 实行异机、脱机方式定期多套备份, 档案信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4、加强档案抢救保护管理。
一是领导重视。
及时向领导汇报情况, 争取领导支持, 增加财政预算, 档案抢救保护经费由原来每年2万元增加到5万元, 抢救保护条件得到改善;二是定期检查档案保管情况。
组织人员每年对馆藏档案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登记, 采取相应抢救措施。
完成235卷档案和30册资料的修裱、去污、复制工作, 对发生虫蛀和霉变的2135卷档案进行薰蒸杀虫处理;三是用数字化手段对重点档案进行保护。
建立县四套班子、婚姻档案和民国档案全文数据库, 全文扫描重点档案15万页, 采用复制件代替原件提供利用, 避免档案原件遭受人为损坏。
5、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贯彻落实《消防法》, 加强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疏散逃生能力和消防宣传培训能力等四个能力建设。
成立消防安全领导小组, 组建志愿消防队伍, 建立健全日防火巡查、月消防检查等消防管理制度, 开展消防知识, 对存在隐患进行整改, 提高档案馆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三、加强监督检查, 提升档案室安全管理水平加强督促检查力度, 把档案安全管理纳入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和业务督查内容, 并不定期开展档案安全专项检查。
7月份, 在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 确定重点检查单位, 组织人员对县规划建设局、国土资源局等12个单位进行安全检查。
检查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现场反馈等方式, 对档案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制度落实、档案室库房设施、档案实体安全、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等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 大多数单位安全管理到位, 档案安全有保障。
一是领导重视, 制度健全。
成立档案安全领导小组, 明确单位档案安全责任人。
档案安全工作列入领导议事日程, 切实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
建立和完善文件归档、档案保管、利用、信息上网审查、鉴定销毁、保密、库房管理等制度, 形成档案收集、整理、归档、移交的工作机制。
二是投入加大, 设施完善。
设立专门档案室、阅览室, 实现库房、阅览、办公三分开。
添置符合标准的档案装具, 配备防火、防盗、防光等设施, 档案保管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三是措施到位, 保障有力。
指定专人负责, 严格执行档案安全制度, 采取“八防”措施, 确保档案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