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重要穴位

人体重要穴位

人体有12条经络,360多个学位,二十几个常用穴位。

把穴位找出来试试,不会失望。

经络畅通身体就会健康。

肺经、大肠经……..1。

胃经、脾经……….2.心经 (3)小肠经、膀胱经 (4)肾经、心包经 (5)三焦经.................6,胆经...肝经.........7 动作. (8)一、肺经1、中府胸骨旁开六寸,气不足中气不足,中气就是脾肺之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

2、天府治疗过敏性鼻炎,鼻气通于天,和鼻子有关系。

3、尺泽金中水穴,金生水,补肾的穴位。

上实下虚,降逆气的作用。

肾虚。

治疗哮喘、高血压。

4、孔最穴掌横纹上7寸,鼻出血刺激孔最穴,痔疮,毛孔出不了汗。

是郄穴,急性病,急性咳嗽、急性咽喉痛。

5、列缺穴头项寻列缺,治疗小儿遗尿,偏头痛,外感风寒。

6、经渠穴挠骨头,咳嗽,虚寒,治疗咳嗽的要穴。

7、太渊穴补气,大补穴,气不足,按揉一分钟以上。

静脉曲张,心血管病,都可缓解。

8、鱼际穴热性咳嗽,喘促,心中烦热,小孩疳积症(消化不好)。

9、少商穴治疗咽喉病要穴,各种虚热咽喉痛。

三菱针点刺一点血就好了。

二、大肠经三个主要功效,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在内室,大肠在客厅。

阳明大肠经,阳明的意思是气旺血旺的一个经络,增加人体气血用的。

A、脸上痘疹,身上起的湿疹。

可以用刮痧法,有效防治皮肤病。

B、可帮助人体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的火气去掉。

调节人体阳气的重要经络。

手有肿胀的原因就是火气在经络里面,这时候只要按摩大肠经的痛点、敏感点,把痛点揉散了,肿胀也就消失了。

C、大肠经有很好的通便效果。

比如排便不畅,你就敲打小臂这一段,也可以边排便边敲打。

尤其有长期便秘的人在肘以下这一段会很痛,很敏感。

1、商阳穴使劲揉推,两只手推,治便秘的捷径了。

2、合谷穴强壮穴,可以止痛,最有效的是止牙痛,掐合谷穴一分钟就有效果。

怎么掐最有效果呢?右侧掐左侧合谷穴,左侧掐右侧合谷穴。

右侧牙痛就掐右侧耳垂(压痛点),两种方法一起用,止牙痛最好。

3、温溜穴人体阳气在这聚集起来。

补阳气的作用,如果体质虚寒的人可以用艾灸,经常艾灸浑身会觉得很温暖。

如果身体有燥热,也可以用刮痧法同样有泻火的作用。

郄穴,深层的穴位。

治疗急症。

比如今天有一个痘凸起了,赶紧揉温溜穴,第二天痘痘就下去了。

4、曲池穴肘横纹的端点处,降血压的作用,可治疗皮肤病,有通便的效果。

合穴治疗脏腑,所以它是可以治疗腹部的疾患。

5、肩髃穴人体最容易受风寒的穴位,防止风寒,睡觉时应穿上短袖。

治疗五十肩、肩周炎。

6.迎香穴通鼻窍的功效,治疗鼻炎,闻不到气体,鼻出血。

一个要穴。

经常点揉,按摩。

三、胃经胃主消化,胃为后天之本。

美容的功效,容易长痘,面色苍白。

从面一直到脚的次趾敲打,可以说是美容的捷径。

头到脚,面、大腿、胫骨外侧。

1、四白穴可以治疗眼袋,黑眼圈,是给眼睛供血的穴位,光揉四白穴是不可以的。

要从头到脚敲打胃经。

2、天舒穴肚脐眼旁开二寸。

胖的人外点,瘦的人里面一点。

大肠功能不好便秘,腹泻,双向调节。

慢性结肠炎的人,天舒穴会很痛。

3、梁丘穴膝盖上边二寸,靠内侧(上边侧)。

治疗急性胃痛和妇科急性乳腺炎。

是郄穴,治疗急性病的。

比如有人现在突然胃痛了,可能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可能生了一口闷气,点按梁丘穴,梁丘穴会很敏感。

止痛效果很快。

如果老胃病了,就没有什么感觉,但稍微有点酸胀。

4、足三里犊鼻穴,膝眼下三寸。

旁开一横指。

找哪里最敏感处。

是一个强壮穴,也是一个长寿穴,治疗慢性胃痛,人体免疫力,补益人体虚弱,另外也是一个肠胃的消气穴。

慢性胃痛的人,足三里就是一个救命的穴位。

长期揉足三里把痛点揉不痛了效果就会出来了。

揉穴的诀窍,一,肠胃先揉左腿,会对脾胃调节好一点,肝胆经络先从右边开始揉。

太冲穴消肝胆之气,足三里消脾胃之气,肚子不舒服产生好多浊气,胀气,要揉足三里。

5、上巨墟足三里往下三寸,治疗大肠疾患。

大肠包括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

6、下巨墟再往下三寸,小肠方面的疾病,比如肚子疼的位置不再胃脘附近,靠近肚脐眼附近,这是小肠的问题,小肠不舒服或者慢性肠炎。

揉下巨墟效果最好的。

7、丰隆穴外踝骨尖上八寸,一定要胃经上去找,不要找到旁边的胆经上去。

穴位我们可以找不准但是经络一定要找对了。

离穴不离经。

可以取出高血脂,是一个化痰穴。

体内痰湿很重的人一定要揉这个穴位。

化有形之痰,也可以化无形之痰(觉得喉咙有东西吐也吐不出来,咽也咽不下去,像梅核气一样),它也能散掉,丰隆穴是非常重要的化痰穴。

四、足太阴脾经脾主运化,帮助胃的吸收,食物的消化,把糟粕的东西化到大肠。

脾主统血,血液不能到四肢末端,四肢就冰凉。

经常头晕,血上不到头。

经常脚寒,血到不了足,血到不了四肢。

脾经,预防治疗周身不明原因疼痛、关节炎。

1、隐白穴大脚趾,指甲盖旁,通常用艾灸的办法。

没艾灸,可以用香烟来代替,温灸一下,当烫了的时候赶紧挪开,不烫了再灸一下。

可以治疗鼻出血,崩漏(例假淋漓不止,两个礼拜)。

因为脾主统血可以治疗肺气不足,鼻出血,月经不调、痛经、有止血的功效。

隐白穴。

2、太白穴通过脾来补肺的一个穴,功效健脾等同于山药薏米粥。

贴着骨头,骨缝揉。

懒得熬粥的就经常揉太白穴。

3、公孙穴大拇指滑下去,卡住了你的大拇指。

就是公孙穴了。

它是一个有点游离的穴位。

公孙穴不好按。

按穴位的方法:用大拇指的内侧来捋穴位。

公孙穴,直接通到心脏去,心脏有不舒服憋闷(有一个原因吃的太多了),比较闷喘不上气了,这个时候你就要揉公孙穴,你就感觉肠子在蠕动。

公孙穴治疗吃完饭后肚子胀,效果非常明显。

其他脾经穴位一带而过,三阴交、地机、阴陵泉(小腿内侧),沿着小腿内侧揉脾经对通风有治疗作用,吃的东西太肥厚了,划揉小腿内侧。

4、血海治疗出血症,贫血症,血瘀证,等血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穴位位置,掌心按在膝盖上,大拇指点住的地方。

五、手少阴心经解决情志方面的问题,心理、思虑、神智、睡眠、感情纠葛等。

是调节心理,安定神智的经络。

1、极泉穴在腋窝终点部位,治疗两肋疼痛,调节心律。

可以探查你心血管方面的问题,预防心血管早期的疾病。

探查,预防的方法,用大拇指点按极泉穴,拨动小筋手指就会发麻,串过来,有电麻感觉。

如果电麻感觉很明显,证明心经是通的,也证明心血管功能是正常的。

如果只痛,而不麻,也不传导,证明心血管有於阻在里面。

如果不痛也不麻,证明心血管严重供血不足了。

可以预防一些险症:心梗、心绞痛。

2、少海穴顺着往下走,肘横纹边处。

是心经合穴,合穴治疗内腑,对心脏整个调节非常好。

它也是一个水穴。

睡眠很浅,老是多梦。

心肾不交。

五心烦热,老踏实不下来。

治内腑,调节心脏交通心肾,减缓心律,降低血压,人体气血就平和。

3、灵道掌横纹1.5寸处,最大功效就是预防房颤,心脏早搏,慢性心脏病,减缓心律,平静心神。

对长期有慢性心脏病的人有很好的效果,平时经常多揉揉。

心烦就按灵道。

4、阴郄穴掌横纹上0.5寸。

睡觉的时候,出汗,烦热,急躁老想起来小便。

小便没多少。

一宿中起来四五次。

专门治疗五心烦热,小便濒数。

5、神门穴掌横纹凹陷处,安定心神的作用最强。

原穴。

属土,火生土,心脏的血给脾胃及时的供应过去了。

这是中医的机理。

A、安定心神,增强睡眠,泄心火。

B、增强胃动力,导引术,把过多气血的脏腑、经络,转到缺少气血的地方。

C、防治老年痴呆,五十岁后要急躁的多按神门穴。

D、治疗晕车,肠胃功能弱经常会晕车。

E、增强通便的功效。

神门穴较深要掐,或者用另一个方法大拇指指节内侧硌它。

6、少府穴位在感情线上,手攥拳,小手指点住的位置。

A、主治先天性心脏疾患,经常按揉它。

B、治女性阴道瘙痒,男性阴囊湿疹。

C、湿热证,火症可以通过按揉少府穴来调整,比如舌头尖上起了一个泡。

心火盛了。

小便黄赤,心火下不去了,揉少府就可以降下去。

D、防治暴喑,防治突然中风说不出话来了,这时经常揉揉少府。

中风的时间长了就没有效果了。

7、少冲穴防治急症,比如发烧、癫狂、昏厥症。

开窍醒神的功效,但通常用放血的方法。

用三菱针刺一滴血挤出来,还是有效果的。

六、手太阳小肠经心与小肠相表里,主要治疗肩背、颈椎等关节肌肉痛,脸部等耳朵等五官病。

1、少泽穴,是井穴,不适宜按摩,按摩效果不明显。

咽喉痛,发烧了,治疗热症,可用刺血的方法效果最好。

咽喉痛,发烧了,牙肿了,用三棱针刺一点血。

2、后溪穴,掌横纹的末端,然后贴着这个末端往下一按有一个凹陷处。

人体的一个大穴,八脉交汇穴,和后背的督脉相通。

A、可治疗后背督脉上的疾病,督脉有腰椎间盘突出、腰痛病。

督脉连着大脑,所以一些神智方面的病,比如:经常恐惧、忧虑。

神志不清或者记忆力很差。

都可以按摩调节后溪穴来调节,得到治疗的作用。

B、治疗落枕,肩膀痛都有明显的效果。

3、养老穴治疗眼睛昏花,耳聋,耳鸣,高血压。

找准这个穴位。

4、支正穴小肠与心脏的络穴。

特别功效,治疗人体的赘生物:瘊子、扁平疣、脂肪瘤。

这些中医上讲叫痰结,就是湿气结在一起了。

痰湿所结,生气体内痰结。

支正穴可以从心脏那里吸取一些血液和能量,然后冲击小肠经,消化好了,痰湿自然去掉了。

5、小海穴,可以增强心脏能力。

调节小肠功能。

增强消化能力。

这个一个合穴,属土,把本经上的火散到脾经上去。

人体的火症都可以散掉,比如(心火上来了,有人牙痛)有的人脸肿起来也要按摩小海穴,有人突然一着急上火,会发生耳鸣也可以揉小海穴。

6、天宗穴大穴防治妇女乳腺问题,肩膀酸痛,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防治肺部方面的疾病,有很好的作用。

7、听宫穴。

耳聋,耳鸣,听力方面的疾病。

七、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俞穴,俞是通道的意思。

督脉旁开1.5寸到3寸都是,从头到足,起始穴,睛明穴,这个穴很深如果要起到实际应有的功效。

注意揉的方法,怎么刺激他。

用中指刺激他,戳,压,可以预防近视眼和眼部疲劳。

背上的腧穴很多,肺腧,厥阴穴(胸闷,可以预防心梗,心绞痛,冠心病)。

心腧,肝腧,胆腧,脾腧,胃腧,肾腧:治疗腰痛。

2、委中穴,膝盖弯曲她正好在中间,很深,腰背委中求,治疗腰酸背痛,腰肌劳损,还是排毒的出口,可用刺血疗法,释放毒素。

俯卧,抬压腿,的动作刺激。

3、承山穴,治疗腰腿痛,痔疾。

如果有轻微的痔疮经常揉揉承山穴,就可以得到缓解。

4、飞杨穴。

现代人经常坐在那里不动,产生腰酸背痛、慢性腰肌劳损的人很多。

慢性腰病。

垂头丧气变成神采飞扬。

5、昆仑穴,可以降低血压,增强大肠的蠕动,治疗便秘,对治疗腰痛有很好的效果,穴位很深。

八、肾经,一、先天之本,人的一个体质,不容易改变。

二、肾主骨,治疗人体骨骼方面的疾病。

比如缺钙了骨头容易折,这是肾经虚弱。

肾其华在发,头发长的好跟肾有关系。

肾主骨还主牙齿,骨之余为牙。

牙齿老师容易松动容易掉,肾气不足了。

三、肾开窍于耳。

所以耳朵听不见声音了或者有蝉鸣了,肾气不足了。

四、肾之府为腰。

肾经有很多要穴,你按摩这些穴位会起到非常明显的效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