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口才简介21世纪是更加注重人才素质全面提高的世纪,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文通过介绍口语表达的基本理论和口才运用的常见形式,提高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使之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基本素质,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自觉地追求好的口头表达。
一、口才概述什么是口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口才就是说话的才能;《交际与口才》解释:口才就是善于运用规范的口语,准确、恰当、得体、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才能。
也可以说,口才是一个人智慧、知识、修养、能力的综合体现。
有材料证明,在信息社会,口语交际是言语交际的重要形式,“听”、“说”两种活动占言语总量的四分之三。
计算机带来人际对话到人机对话的发展,对“说话”的要求提高,对口语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以往任何历史时代。
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必须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而沟通是人才成功的基本前提,口才是人才素质不可缺少的部分。
要想有好的口才,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的指导思想和道德修养;2、使用语言的能力即言语能力;3、敏锐的洞察力和感知力;4、训练思维能力是核心。
(一)、口头语言和口头表达的特点相对于书面语而言,口语有如下特点:二者的生理和心理过程不同,调动的感觉器官不同感受就不相同;口语有浓厚的生活色彩,还有一些特殊的惯用词汇和语法现象;口语的声调具有表情达意的作用;口语对语境有依赖性,往往带有较多的剩余信息和模糊信息。
从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分析不难看出,口语是书面语的源泉,书面语对口语的发展和规范起到一定的作用。
口头表达的特点是现想现说;语音稍纵即逝;借助语速、停顿、重音、语气的变化断句表意;借助态势语作为表达的辅助手段。
而口头表达的过程包括:产生动机、编成语句(编码)、语音传送、接收理解(译码)、反馈等环节。
这个过程在实践中是刹那间完成的,有人会很不以为然,觉得没有必要如此细致分析,其实每一环节都有重要意义,都和思维的能力紧密相关,比如脑袋里空空如也,怎能编出语句?比如听不见自己的话,怎能知道是对是错?综上所述可以得知,运用口头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是综合的能力,它包括说话人的思维水平、知识水平、说话的技能技巧和个性心理特征。
初学者特别要在组织内部语言的能力、快速编码的能力、运用语音表情达意的能力上下功夫。
(二)、态势语的运用态势语即非言语交流符号和示意,它包括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利用、触摸行为、声音暗示、穿着打扮和装饰品等。
1、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面部表情主要是由眼睛和嘴巴来展现。
不同的眼神给人不同的印象,眼神的运用可以揭示人的内心;面部肌肉的收缩与舒展构成喜怒哀乐的各种表情,这主要是嘴巴起作用;身体动作包括示意动作和姿势,其中手势特别重要,需要注意到手势的方向、幅度、形状,避免手势生硬、粗俗、琐碎;站姿、坐姿、走姿均表现人的修养与气质。
2、空间和触摸空间指交际者之间以空间距离所传递的信息,有公众距离、社会距离、个人距离和亲密距离的区分。
空间的概念在交际中非常重要,因为人需要有安全感;触摸属于亲密距离范围内的一个方面,有研究表明,触摸是同他人交际的一种最有力的方式。
3、服装和其他饰品服装和其他饰品也称为人工语言或物体语言,包括服装、头发样式、化妆品、珠宝和其他用来装饰身体的东西。
这些东西向人们传递出许多信息,如性别、年龄、职业、地位、身份、性格等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交际的时间、场所和目的。
对态势语的研究运用是为了追求仪表和风度,仪表指人的容貌、姿态和举止,风度是给人的一种视觉和感觉的综合印象。
仪表和风度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在交际中美好的仪表和优雅的风度能够赢得人心。
仪表、风度的审美原则是适合身份、适宜场合、适应听众(三)、口才运用的分类1、单向传播式又称为“独白式言语交际”。
其特点是一个人面对听众进行的连贯的、成套的说话形式,如朗读、演讲和讲述。
2、双向交流式即听者与说者双方处在息息相关的语言环境中,面对面交流的形式,有正式与非正式的区别,如对话、辩论和谈判。
二、朗读学习朗读是为了对自我的声音有所感悟,一个人的声音是他的口才的物质基础。
而经过学习的、修饰过的、有感情的声音与平常讲话不同。
人的声音有一定的可塑性,丰富的有声语言能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朗读还对普通话水平的提高有现实意义。
(一)、嗓音的锻炼嗓音的运用对口头表达是很重要的。
发音的物质基础包括呼吸器官、发音体、共鸣腔,呼吸带动器官运动而发出声音。
因此要保护嗓子,要科学地练习呼吸、发音、吐字。
需要锻炼的几种情况是:嗓音弱、音域狭小、声音忽高忽低、声音无力、嗓音尖等。
嗓音既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又有独特的个性特征,不过,柔和的、洪亮的、浑厚的、清脆的、富有层次感的声音是大家公认的好嗓音,应该作为我们练习的目标。
(二)、分析朗读材料即朗读的准备阶段,朗读之前需要把握朗读材料的主题、层次和细节,做到表达正确,处理独到。
一般说来,可以概括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处即作品的基调,小处即作品的细节。
(三)、朗读的基本技巧1、停顿停顿即在句子当中、句子之间、层次之间、段落之间的语气间歇,有语法停顿,逻辑停顿,心理停顿,结构停顿,生理停顿等。
2、轻重音朗读时轻重音配合运用,可以使语言的节奏显得活泼、生动、富于音乐美,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轻音和重音是由音强决定的,可以分为重音、中音、轻音(次清音、最轻音)。
重音又有语法重音、逻辑重音、心理重音、节奏重音。
3、语调语调是由于思想感情的变化而在读音上出现的高低抑扬变化。
大致分为平直调、昂上调、降抑调和弯曲调。
还有一种艺术语调,即模仿不同人物说话语气和情绪变化的语调。
须注意的是语调不同于声调。
声调是指单个音节的高低升降,其作用主要在于区别词的意义;语调则是贯穿整个句子的调子,其作用主要用来表示整句的语气和感情。
4、快慢朗读速度的快慢,可以传达作品的情绪和渲染气氛,使语言的节奏跌宕起伏,错落有致,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朗读材料的体裁特点和思想内容决定朗读速度的快慢。
除以上四种,朗读中还有一些特殊技巧,在表情朗读和朗诵时会用到,如喷口、颤音、气音、拖腔、笑语、泣诉、模拟等。
三、演讲演讲是口头表达活动中的高级形式,是一种实用性的艺术活动。
通过演讲,可以提高我们在大庭广众前讲话的胆量,提高声音的响度、亮度以及高屋建瓴、纵横捭阖、气度恢宏地发表意见的能力。
(一)、演讲的特点及分类演讲是指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以有声语言和相应的态势语言为手段,公开向听众传递信息,表述见解,阐明事理,抒发感情,以期达到感召听众的目的并带有艺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1、演讲的特点:演讲的特点是“演”“讲”结合,以“讲”为主,以“演”为辅。
2、演讲的分类:由于着眼点不同,演讲分类的标准自然会不相同。
但演讲的内容理应成为演讲分类的重要标准。
而演讲内容的涉及面十分广泛,政治、经济、军事无所不包,我们采用粗线条分为政治演讲、学术演讲、法律演讲、礼仪演讲四类。
(二)、演讲稿演讲稿即演讲者在演讲之前,根据口头发表的需要写出的文稿。
它是现场演讲的主要依据。
选题立意、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编写提纲等,都是写演讲稿的探讨范围。
演讲稿的作用至少有:第一,能对选材和提纲的实践性进行检验,进一步保证内容的完善;第二,能避免临场字斟句酌,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第三,能保证思路畅通,帮助消除怯场心理;第四,能帮助限定时速,避免时间松紧失当。
演讲稿写作的具体要求同于一般文章,特别要注意的是开头与结尾、主体思路、标题拟定、口语化等。
(三)、与演讲有关的几个方面1、演讲的控场:演讲需要控场能力,这是演讲者应变能力的全面反映和实践。
控场的意义在于不管出现什么样的情况,都能使演讲顺利进行下去,很好地实现演讲目的,并很好地塑造自己的演讲形象,树立演讲者的威信。
失控的表现反映在演讲者和听众身上,包括主客观两方面。
主观失控有怯场、忘记和失误。
客观上有听众临时发生变化,自己与别人讲的内容重复,领导在场,收到观点对立的提问条,现场喧哗等。
控场的方法通常有:控制感情,万勿发火;巧妙穿插,振奋精神;突然停顿,争取主动;因势利导,借题发挥;将错就错,不必后悔;随机应变,不拘于稿,运用幽默地等。
2、演讲的听众:演讲是对言语信息的编码过程,听讲则是对言语信息的解码过程。
演讲者要使自己的目的能够实现,就必须研究听力。
影响听众听力的因素是:听众的身体条件、情绪状况、听讲环境、信息的重要程度、与演讲者的关系等。
演讲中要注意掌握听众的心理定势,理解听众的心理要求,研究听众的需要,激励听众的精神追求。
3、演讲与美演讲是一种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优秀的演讲不仅能给人以理性的启迪,而且能使人精神愉悦,有美的享受。
演讲美的构成包括内容和形式:演讲的内容要具体、真实,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感染力;演讲者本人要服饰得体,仪表端正,风度优美;演讲的传播媒介——有声语言与体态语言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演讲的场景宜人,气氛热烈;听众配合默契,效果明显。
演讲美的获得就在于各种因素的有机协调,相映生辉。
(四)、即兴演讲即兴演讲也叫即兴讲话、即席发言。
一般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在未作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为满足表达意愿或现场需要而临时进行的讲话。
从表达方式上看,即兴讲话属于演讲的一种,与读稿、背稿、提纲式演讲并称。
即兴讲话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口语表达形式,其临场性、即兴性和灵活性特点非常突出。
即兴讲话练习有助于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增强语言的现场感和应变性,提高口语的简洁性、平易性和“现想现说”的能力。
即兴演讲要求有开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清晰的思路。
即兴演讲的技巧主要有:1、选择话题的技巧依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择话题;根据听众的身份、特点选择话题;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话题。
应力求新颖深刻。
2、组织材料的技巧即兴演讲的结构一般比较短小简明,应特别注意用典型事例阐明思想。
具体组织材料有几种模式可以借鉴:过桥式(即借助联想而由此及彼的方式);串珠式(即把相关、并列的材料联缀起来的方式);阶梯式(即材料组合中体现出递进关系的方式);网络式(即纵横交错组合材料的方式)。
3、控场的技巧即兴演讲的场面带有偶然性、突发性,除了一般演讲的控场技巧外,还应注意:自我控制坦然面对;变被动控场为主动控场;发生意外变故机巧应对。
四、讲述讲述是信息传播者面向众多的传播对象,系统的讲解、叙述事情和道理。
是一种单向传播的话语活动。
其基本形式是“独白”。
讲述是社会生活中运用较广泛的一种言语交际手段。
(一)、清晰的思路思路是思维的线索和脉络,无论叙事还是说理,必先确立一条思路。
客观事物的存在有形式、有内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起因、有后果,只有思路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运动的程序性和规律性,讲述才符合层次清晰、组织严密的基本要求。
思路的清晰体现在安排材料上,安排材料的方式大致有时间顺序式、空间层次式、联想过渡式、演绎归纳式、因果关系式、提问解答式、助人了解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