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陶文铨院士简介

陶文铨院士简介

工程热物理学家。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现任西交利物浦大学校长。

1939年3月生于浙江绍兴。

196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动力机械系。

1966年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1980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机械系传热实验室进修。

2004年陶文铨领导的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3年,在陶文铨院士75寿辰之际,由陶先生的弟子、相关企业发起并捐赠设立的西安交通大学陶文铨教育基金成立。

基金设陶文铨奖教金和陶文铨奖学金,每年颁发一次,每次奖励优秀教师2人,研究生10人左右。

陶文铨长期从事传热学及其数值模拟方法与工程应用的教学与研究,推动与促进了我国计算传热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他作为国际数值传热学知名专家,长期坚持在本科生教学第一线,近三十年来陶文铨教授所开设的“传热学”,“计算流体力学与传热学”,“数值传热学”,“计算传热学的近代进展”等课程听课人数已近4千人,为我国能源动力事业科培养科学技术骨干做出了重要贡献(《科学中国人》评)。

陶文铨院士任西交利物浦大学校长,在每年的开学典礼上,陶校长都会寄语新生:“希望大家明确大学与中学学习的重要区别;学会合理支配和有效利用宝贵的时间,学会设立自己的目标并通过努力去达成目标。


陶文铨院士:世界能源与我国能源问题及国家安全
/info/1010/11793.htm
2011年4月16日上午,陶文铨院士为我校第二期“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高级研修班学员作了有关世界能源与我国能源问题及国家安全的报告。

陶院士首先对能源概念进行了界定:能源是指能直接或间接转换而获取某种能量的资源。

就此,他指出:就世界能源形势来看具有有限性,而我国人均能源不是一直以为的“地大物博”而应是“地大物不博”。

另一方面,化石燃料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干旱、全球气温升高等日益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

面对如此能源形势,陶院士指出,如今当务之急就是要做到: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及保障安全。

针对结构多元,陶院士为大家讲解了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其优劣情况。

他认为:我国将通过克服没有核心技术、间歇性等困难,到2020年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将占到总资源的15%左右。

同时,陶院士结合日本等几次核事故讲到,针对核能的利用总体发展趋势不会变,通过历次的教训各国对其安全的要求会有进一步提高。

陶院士进一步为大家讲解了核聚变、核裂变发电的相关原理及世界各国对核能开发利用的先进理念和技术。

对于节能,陶院士通过能源的量和质两方面来讲解,他指出在能源利用中要尽量减少能量损失、质量贬低;他通过油价、油源、通道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能源安全问题,他强调未来国家要通过分散能源来源地、运输通道多样化等举措来确保我国的能源安全。

陶院士讲到,我国目前约占全球8%的GDP,能耗量却占到全球的18%。

而我国富煤、贫油、少气,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长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他推测,到2050年,我国的能源利用中煤仍将不低于50%。

因此,包括墙保温技术等的围护结构的节能,采暖、制冷系统,照明及节能电器的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余热余能利用等对我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陶院士还为学员讲解了CCS技术即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封存、暗物质、反物质及宇宙热爆炸模型等相关知识。

【中国科学报】陶文铨:西迁大树一片常青叶,
/info/1033/43791.htm
2014年9月10日,西安交通大学在庆祝第30个教师节的大会上,向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教授陶文铨颁发了“西安交通大学首届教学终身成就奖”。

虽已获过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等奖项,但年过七旬、在西安交通大学从教47年的陶文铨仍显得非常激动。

“陶老师实至名归!”国家级教学名师、西安交大能动学院何雅玲教授深深地为自己的老师感到高兴。

陶文铨教授至今还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还正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心态,为国家和学校的发展发挥着自己的余晖,他主讲的《数值传热学》全英文授课,每学期上课的学生都是爆满,学生们都亲切的叫他陶爷爷。

西安交大陶文铨院士荣获“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称号
/info/1057/2070.htm
来源:日期:2015年09月10日 10:47 点击: 246次
教师节再传喜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大能动学院陶文铨教授获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今年全国共有30名教师获此殊荣。

“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推选活动由中国教育报刊社联合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携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新闻中心、教育报刊社,以及季羡林基金会、新教育基金会共同发起。

此次推选展示活动,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教师节前夕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师生时发表的《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重要讲话精神,开展的一项优秀教师典型推选展示活动。

活动以逐级推选、全媒体融合展示的形式开展,通过各省份推选、全国推选,共推选近千名学生喜欢、家长称赞、社会公认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超过千万社会各界人士和网友通过投票、点赞、点评等各种形式参与了这项活动,目前已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好老师展示活动之一,推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良好氛围。

2016年2月1日上午,陕西省委高教工委常务副书记董小龙、陕西省政府学位委员会秘书长袁宁来到西安交通大学,看望中国科学院陶文铨、何雅玲两位院士,代表省委高教工委、省教育厅向他们致以新春祝福。

陕西省委高教工委常务副书记董小龙(左二)、陕西省政府学位委员会秘书长袁宁(左一)在西安交通大学看望中国科学院陶文铨(右二)、何雅玲(右一)院士
董小龙与院士们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了陶文铨和何雅玲院士的生活与工作情况。

董小龙说,陶文铨院士作为国际数值传热学知名专家,长期从事传热学及其数值模拟方法与工程应用的教学与研究,推动与促进了我国计算传热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何雅玲院士作为我国工程热物理专家,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为研究目标,在流动与传热过程数值模拟、强化传热机理和新能源利用中的传热问题等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两位院士为国家和陕西省培养创新型科学技术骨干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说,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希望陶文铨院士、何雅玲院士能够继续关注支持陕西省委高教工委和省教育厅的人才培养工作,为推动陕西教育事业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他叮嘱西安交通大学相关人员,要悉心照料好院士的生活,让他们度过一个愉快幸福的春节。

西安交通大学常务副书记王小力一同看望。

【双甲子校庆】中国社会科学报专版:西迁精神——根植心灵的家国情怀-西安
交大新闻网
/info/1008/4533.htm
陶文铨创建的西安交大传热与流动数值模拟研究团队活跃在国际学术舞台。

他培养出许多德才兼备的人才,已经指导101名研究生获得学位。

他的毕业生大部分在国内有关高等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工作,许多已经成为校、系领导或者学术带头人。

陶文铨的弟子还发起捐赠设立了西安交通大学陶文铨教育基金,用于支持奖励母校能源动力学科优秀教师和创新型人才培养。

饮水思源,这正是陶文铨乐意看到的。

如今,一头银发、风度翩翩的陶文铨,依旧在为学科的未来发展奔波牵线。

经陶文铨和同事及校友的联系、规划、建议,西安交通大学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签署了联合建立热流科学工程实验室的国际合作项目计划,目前正在紧张地实施进行中。

还有很多这样的交大人,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潜心科研,为国家科研水平的提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西迁精神,砥砺后人不断前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