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记叙文阅读:表达方式及其作用-表达方式的作用

记叙文阅读:表达方式及其作用-表达方式的作用

记叙文阅读5. 表达方式及其作用请先关注作者,不错过最近更新哦!记叙文阅读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必考文体,且所占分值较大,比如河南中考,满分120,现代文阅读两篇共28分,其中记叙文阅读是第一篇,一般占16分。

这里所说的记叙文,其实也包括了散文和小小说。

因为这三类文体考点和题型比较相近,所以都将其放入记叙文阅读这一类来进行分析。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第5讲:表达方式及其作用【考点】1.表达方式的判定。

2.不同表达方式的作用。

【常见题型】1.本文第X段(画线句)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文中的描写(抒情、议论)有何作用?【答题技巧】1.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1)叙述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是作者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和人物经历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做的叙说和交代。

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但还常常辅以描写、议论、抒情。

叙述有两类:一是概括叙述;一是具体叙述。

概括叙述又叫简述、略述、就是用简单的笔墨对人物、事件、环境加以介绍、给读者提供一个大概的印象;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就是用详尽的笔墨对人物事迹、环境作详细交待。

叙述的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叙述人称有三种: 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他们。

叙述的作用:①介绍人物的经历、事迹、交待人物的关系;②交待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发展过程;③概括事实事例,为文章的议论提供依据;④联系故事情节、过滤转换上下文的意思。

(2)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描写也是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描写大致有四种类型: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景物、社会环境。

场面描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鸟瞰式,即从整体着眼、较全面地、概括地写出场面的总的景象和总的气氛。

另一种是特写式。

即把场面中具有代表性、特征性的典型情景、集中、细致地突现出来。

细节描写:对人、事、景、物的富有典型意义的细微末节的刻划与描绘。

常见的描写方法有六种: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工笔描写和白描,表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直接描写又叫正面描写,它是从正面描写人物,事物和环境,使其形貌直接地显现出来。

间接描写又叫侧面描写。

它不直接描写对象本身,而是借描写其它,间接烘托出要描写的对象。

因此,人们又叫这种方法为“烘云托月”法。

工笔描写,即浓笔重彩、精雕细刻的描写。

白描、即轻描淡写,简单的勾勒。

静态描写,即对平面、静止的人物与景物的描写。

动态描写,则是对人物或景物发展变化的情态的描写。

描写的作用:①展现自然景色的风貌。

②展现人物的形态、举止、言谈及内心世界。

③展现人物活动的背景或具体环境。

④唤起人们的审美情绪,使作品具有吸引人的魅力,使读者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说明说明即用言简意明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把人物的经历特点表述明白。

说明的方法有:作比较、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列图表等。

说明的作用:①在议论文中用它交待论据;②在记叙文中用它起注释作用;③在新闻中,用它介绍背景材料,加强内容表达;④在科学报告或教科书中,用它表述科学知识或事物。

(4)抒情在文章中抒发主观感受、表达思想感情。

抒情的方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意,即作者直接倾吐自己的感情。

间接抒情,包括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寓情于理,把强烈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

抒情的作用:①渲染气氛,抒发作者深沉真挚的感情。

②刻画人物形象。

③表现和深化主题。

④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5)议论就是作者对议论对象发表见解,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记叙文中的议论常穿插在叙述和描写中,并不像议论文中的议论那样进行推理和论证,而是针对记叙描写的内容进行言简意赅的评论。

议论和叙述的结合形式有: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

议论的作用:①画龙点睛,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深化主题(议论在结尾)。

②统领全文(议论在开头)。

③承上启下(议论在中间)。

④引起读者的思考。

⑤使文章气势纵横,增强感染力。

【高频考点】1.结尾段抒情、议论的作用。

2.叙述中描写的作用。

【技法点拨】1.阅读散文时,要特别注意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特点。

2.回答不一定面面俱到,要结合具体的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3.考虑中心。

人物的精神品质,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答题的核心。

【典题例析】2017年遂宁中考题《朴朗呤教授》附文:朴朗呤教授(袁昌英)①记得这是欧洲大战中一个朔风怒啸,霜封大地的清晨。

一间暗淡阴森的课堂内,已经坐定了不少男女学生,一个个呵手蹬脚,意在暖寒。

可是呵出来的气,却也以为空中太冷,一珠珠都飞到玻璃窗上,互相取暖。

②在嘈杂喃喃的细语中,我听明了一个女生说道:“朴朗呤教授今天未必来上课。

”这话原是向我同位的女同学说。

我不待她答,就急忙问道:“报上所载的朴朗呤教授的儿子昨天在前线被害了,可就是她的?”“可不是她的!这是她第三个儿子为国家牺牲了。

真太可怜!以后她就是孤孤单单一个人了。

”她的声音里满含着凄惋与同情。

③今天的希腊悲剧课还能不能上成?④——这成了大家心中共同的疑问。

大家一边议论,一边等待;既希望她在家休养几天,又害怕她真的不来。

⑤上课钟终于发出暮鼓晨钟的音节,全堂顿时静肃如缄。

呵手蹬足所拒抗不住的厉寒,却为这沉肃所征服了。

大家精神焕发地凝视着讲台左侧的门,默伺它的移动。

各人的眼膜上果然触着一种波击。

门开处,一个五十来岁,头戴黑色方角博士帽,身披黑色宽大博士袍的女教授,憔悴容颜,惨淡面目,从容不迫地走上讲台。

全体同学,不约而同的,如触电般,同时站起,向她整整低头五分钟。

她不胜了,眼泪如泉奔如川决,簌簌然直流而下。

这神圣的五分钟纯为无声的悲哀所盘据。

最后,她拭干了眼泪,一声“请坐”,就开始讲论“七军攻笛博城”的伟大的古希腊悲剧了。

声音洪亮,气概激昂,可是哀思凄恻,痛隐眉梢,仿佛哀蒂阿克利就是她自己的儿子。

⑥身世坎坷,人生难免。

可是以一弱女子,能以这种不屈不挠,敛神忍痛的态度担当之,而孜孜不息地履行自己的职务,这是多么沉毅而悲壮的精神!【题目】20.最后一段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有何作用?(3分)【答案】①议论和抒情(1分);②通过议论抒情,揭示了朴朗呤教授的主要性格特征:表面柔弱而内心坚强,同时还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1分),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朴朗呤教授的极大敬意(1分)。

【答案解析】第一个得分点,注意:“哪些”表明运用的表达方式不止一种。

第二个得分点,联系语段内容和全文中心,考虑主要人物的精神品质。

第三个得分点,联系中心,考虑作者抒发的感情。

【典题例析】2017年白银中考题《想偷一本书》附文:想偷一本书(王秋珍)①我想偷一本书已经很久了。

②它就放在我们办公室一位同事的桌上。

每天,我都能看见它。

那蓝色的封面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

可是,它寂寞地呆在桌上,从来没人去翻一翻。

③有一次,我看见同事拿起了它。

我正暗暗为它高兴,却分明看见我的这位漂亮的女同事,只是用书扫了扫椅子上的灰尘。

别的同事走过来走过去,总是低着头忙忙碌碌。

那个叫手机的玩意成了大家的最爱。

谁会留意一本书呢?④慢慢的,我看见书的封面由蓝色变成了灰色。

我还看见有好几次,漂亮的女同事把刚盛了水的杯子搁在它的上面。

书的封面留下了一个圆圈,还带着褶皱,好像一个可怜的孩子歪着嘴巴在哭泣。

⑤我只想把它偷回家。

⑥可是,一想到偷,我的心就像要跳出胸膛。

从小,爸爸就教育我,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偷大偷小都是贼。

因此,我一天天地看着它,看着办公宣来来往往的同事,一直不敢给自己创造一个机会。

⑦可机会还是来了。

⑧那天,我打了一段文字,抬起头,蓦然发现办公室里居然只有我一个人。

我按捺住狂跳的心,悄然起身,来到漂亮女同事的桌前。

【A】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

突然,一个声音从天而降:“你想干嘛?”我的身子斜了斜,差点跌倒。

我刚想回答,却听见那人继续在说:“好啦好啦,就你会耍贫嘴。

我很忙,没空和你扯东扯西的。

”说话间,我看见漂亮女同事飘逸的长裙在办公室里舞动了几步,倏地飘出去了。

⑨我,终于把书偷到了手。

虽说窃书不算偷,我却感觉脸上有无数只蚂蚁在爬。

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文明的我居然会和“偷”这么不文雅的字站在一起。

⑩回家后,我拿出软毛巾轻轻地擦拭封面,又拿出吹风机吹那个固执的圆圈。

最后,我把书的封底朝上,放在桌上,再压上了一条厚重的红木小方凳。

⑪次日,我把书拿出来,它又变成了端正的模样。

【B】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

⑫我洗净双手,拿出偷来的书一页一页地翻起来。

看着它们,我仿佛又走进了老时光。

我看到了自己在养花种菜,在夕阳下徜徉,在厨房的油烟里战斗…⑬是的,这是我写的书。

每一个字,都像芬芳的花,让我驻足,流连。

⑭出版社只给了我50本样书。

我舍不得卖,只想把书送给爱书的人。

当初,漂亮女同事听说我出书了,就第一时间向我祝贺并要书。

没想到,她要的只是一份客套。

⑮是的,只是一份客套。

漂亮女同事一直把书放在桌上,从来不曾翻上一篇。

如今,她和我的其他同事们一样,一有空就刷微信看网络碎片聊明星八卦,根本没有注意到桌上少了什么。

那本曾被她扫过灰尘垫过杯子的书,好像从来都不曾出现过。

⑯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

这份不安的心绪让我彻夜难眠。

这个忙碌的时代,真的没人会停下来好好地看书了吗?当初,我壮着胆子把书偷回来,只是想给书找一个懂它的人啊。

⑰某天,我终于点开一位微友问道:“你说大家喜欢读什么书啊?”“什么?书?”微友抛出两个问号,继续道,“谁还看书啊?”⑱我仿佛听见了她在手机前的笑声。

【题目】第⑩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3分)(⑩回家后,我拿出软毛巾轻轻地擦拭封面,又拿出吹风机吹那个固执的圆圈。

最后,我把书的封底朝上,放在桌上,再压上了一条厚重的红木小方凳。

)【答案】描写(答“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亦可)(1分)。

生动具体地描写了“我”修复书的过程(1分),表达了“我”对书的珍爱(1分)。

【答案解析】第一个得分点,表达方式要能准确辨析出来是描写。

第二个得分点,在描写的基础上继续辨析出这是动作描写,那么就要指明描写的是什么人物干什么的动作过程。

第三个得分点,联系中心或动作背后的人物心理、感情来答。

【学生失分原因解析】1.不能联系全文,联系中心,联系人物的感情。

段不离篇,段落放在全文中,才能理解得更全面、透彻。

同时,回答任何问题都要时刻考虑全文中心:中心人物、中心情感。

2.表述过于简略,模糊不清。

如:写出了“我”的动作(什么动作?打扫卫生?不清晰);表达了“我”对书的感情(哪种感情?要说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