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护理(一)定义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是由于接触某种物质后在皮肤、粘膜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
(二)症状、体征1.急性接触性皮炎起病急,在接触的部位发生境界清楚的红斑、丘症、丘疱症,严重时红肿明显,并出现水疱和大疱。
患部常有灼痛感,搔抓后科将致病物带到远隔皮损部位,产生性质类似的病变。
少数严重病例可有全身反应。
(三)护理要点1.常规护理(1)安静休息,减少刺激,避免精神紧张货兴奋。
(2)饮食方面,给予易消化,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之食品。
禁食辛辣辛辣,茶,酒,咖啡等易兴奋食品。
2. 皮损护理避免各种外界刺激,瘙抓,烫洗等。
皮炎处红肿或有少量丘疹而物破皮或溢液化脓时,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抹,使患处保持干燥,并有止痒的功效。
当炉甘石洗剂在皮肤上堆积时,必须用冷水冲掉后再上药。
皮炎如大量渗液糜烂时,可用高锰酸钾溶液(1:5000)浸泡或湿敷。
经湿敷后,皮肤可干燥,待皮肤干燥后可涂皮质激素类霜剂或其他安抚止痒剂。
对水疱,大疱性质皮损可抽出浆液。
(四)健康指导1.让患者了解自己可能的发病原因和发病规律,注意自我保健,出院后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保持愉快的心理状态。
2.不要接触已确认的过敏或刺激物。
3.根据本病的发病特点,让患者掌握自己的发病规律。
复发后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轻视或延误治疗。
第二节湿疹护理(一)定义湿疹(eczema)是有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
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
(二)症状、体征1.急性期表现有针头到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严重时有小水泡,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楚。
在损害周边,丘疱疹逐渐稀疏。
皮疹分布对称,多见于面,耳,手,足,前臂,小腿外露部位,严重者可弥漫全身。
自觉瘙痒较重,常因瘙抓形成点状糜烂面,有明显浆液性渗出。
如继发感染,则形成脓疱,脓液,脓痂,淋巴结肿大,甚至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2.亚急性湿疹红肿及渗出减轻,但仍可有丘疹及少量丘疱疹,皮疹呈暗红色,可有少许鳞屑及轻度浸润。
3.慢性湿疹患者皮肤肥厚,表面粗燥,呈苔藓样变,有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
好发部位:手,足,小腿,肘窝,股部,乳房,外阴,肛门等处。
(三)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护士应帮助患者寻找并去除可能发病的原因。
(2)饮食一清淡,忌食辛辣,酒,鱼虾等诱发本病的食物。
(3)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不宜过暖,衣服应经常更换,保持清洁。
(4)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主动关心患者,耐心关心患者,耐心解释病情和患者提出的问题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用药护理(1)对服用抗组胺药物患者,可能发生头晕等副作用,应注意患者的安全,严防下床活动时摔伤。
(2)慎服安眠药,以防引起过敏反应。
(3)护理人员应根据皮损情况协助医生选择适当的药物浓度,剂型很正确的用药方法,掌握外用药物疗法护理的注意事项。
(四)健康指导1.让患者了解自己可能的发病原因和发病规律,注意自我保健,出院后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保持愉快的心理状态。
2.避免高致敏性食物和辛辣食物。
3.直到患者出院后按医嘱继续坚持内服药和外用药治疗。
4.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洗澡,过度瘙抓:避免接触一切可疑致敏因素,如化妆品,寒冷等。
5.。
必要时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轻视或延误治疗。
第三节药疹护理(一)定义药疹(drug eruption)亦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内服,注射,吸入,灌肠,栓剂使用,甚至通过破损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在皮肤黏膜上引起的炎症性皮炎,严重者尚可累及机体的其他系统。
(二)症状,体征1.国定型药疹常有解热镇痛类,磺胺类或巴比妥类等药物引起。
皮疹为圆形或类圆形的水肿性暗紫红色斑疹。
重者红斑上可出现水疱或大疱,黏膜褶皱处易糜烂,渗出,甚至继发感染而出现溃疡,产生痛感。
2.荨麻疹型药疹较常见,多由血清制品(如破伤风或狂犬病疫苗),呋喃唑酮,青霉素等引起。
临床表现与急性荨麻疹相似,但持续时间较长,同时可伴有血清病样症状,如发热,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血管性水肿甚至蛋白尿等。
3.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药疹麻疹样药疹为散在或密集,红色针头至米粒大的斑疹或斑丘疹,对称分布,可泛发全身,以躯干为多,类似麻疹,严重者可伴发小出血点,猩红热样药疹初起为小片红疹,从面,颈,上肢,躯干向下发展,于2~3日内可遍布全身,并相互融合,伴面部四肢肿胀。
酷似猩红热的皮疹,可伴发热等全身症状,多有明显瘙痒,末梢血白细胞可升高,一过性肝功能异常。
4.湿疹型药疹皮疹为大小不等红斑,丘疹,丘疱疹及水疱,常融合成片,泛发全身,可有糜烂,渗出,脱屑等。
全身症状较轻,病程相对较长。
5.紫癜型药疹轻者双侧小腿出现红色瘀点或瘀斑,散在或密集分布,可略微隆起,压之不褪色。
有时可伴发风团或中心发生小水疱或血疱。
重者四肢躯干均可累及,可伴有关节肿痛,腹痛,血尿,便血等,甚至有黏膜出血,贫血等。
6.多形红斑型药疹皮损为豌豆至蚕豆大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丘疹,境界清楚,中心呈紫红色,虹膜现象阳性,常伴有水疱。
多对称分布与四肢伸侧,躯干,伴有瘙痒,常累及口腔及外生殖器黏膜,可伴疼痛。
皮疹可泛发全身,在红斑,丘疹,水疱的基础上出现大疱,糜烂及渗出,尤其在口腔,眼部,肛门,外生殖器等腔口部位出现红斑,糜烂,疼痛剧烈。
可伴感染,外周血白细胞可升高,肝肾功能损害及继发感染等,为重型药疹之一,病情凶险可导致死亡。
7.大疱性表皮松懈性药疹皮损为弥漫性型紫红或暗红色斑片,迅速波及全身。
燥红斑处出现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或大疱,尼氏征阳性,稍受外力即成糜烂面,可形成大面积的表皮坏死松懈,可伴大面积的糜烂及大量渗出,似浅表的二度烫伤,触痛明显。
全身中毒症状较重,伴高热,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口腔,颊黏膜,眼结膜,呼吸道,胃肠道黏膜也可糜烂,溃疡。
严重者常因继发感染,肝肾功能衰竭,电解质混乱,内脏出血,蛋白质甚至氨质血症等而死亡。
8.剥夺性皮炎型药疹为重型药疹之一。
全身出现大量鳞片状或落叶状脱屑,手足部则呈手套或袜套状剥脱,。
头发,趾(指)甲可脱落(病愈可再生)。
口唇和口腔黏膜红肿,或出现水疱,糜烂,疼痛而影响进食。
眼结膜充血,水肿,畏光,分泌物增多,重时可发生角膜溃疡。
全身浅表淋巴结常肿大,可伴有支气管肺炎,药物性肝炎,外周血白细胞可显著增高或降低,甚至出现粒细胞缺乏。
(三)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绝对卧床休息,多喝开水及输液可加速过敏药物的排泄。
(2)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能量清淡饮食。
(3)做一切治疗护理时,动作要轻,以免增加患者的痛苦。
(4)注意口腔卫生。
2.观察重点(1)由于药疹及激素等均可致消化黏膜损害,出血,因此应察看患者排便次数是否正常,有无胃肠道症状,定期做粪便隐血试验。
(2)观察体温变化,注意是否有呼吸道黏膜脱落所致呼吸道阻塞。
(3)观察使用激素后有无血压升高,头痛等不适症状。
注意心率,有无心肌受损。
(4)观察皮疹有无好转或加重,治疗中有无病情反跳及再次过敏,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四)健康指导1.不要接触已确认致敏的药物,每次看病时应告诉医生勿用该药。
2.重症药疹患者出院后要继续服药,必要时到医院复诊,不私自用药。
3.饮食方面,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
第五节神经性皮炎护理㈠定义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以陈发性剧痒及皮肤苔藓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炎。
㈡症状、体征1.局限型表现为局部皮肤阵发性瘙痒,皮损初为成群粟粒至米粒大小的扁平丘疹,圆形或多角形,渐融合形成境界清楚的损害,呈皮纹加深、皮嵴隆起的苔藓样变,淡红、褐黄色或正常肤色,表面光滑或有不易刮除的鳞屑,伴有抓痕、血痂及色素沉着。
好发于小腿、腕、踝、颈后侧、肘部、腰骶、眼睑、外耳、会阴等部位。
患者自觉阵发性剧烈瘙痒,夜间加重,甚至可以影响工作、睡眠。
2.散播型成年人及老年人多见,皮肤肥厚粗糙,呈苔藓样变及色素沉着。
㈢护理要点1.观察患者精神状态,心情是否愉快及睡眠情况。
2.避免局部刺激,不能用热水洗澡,不要用刺激性强的药物,避免搔抓及摩擦,夜间睡觉时戴手套。
3.禁食使诱发或加重本病的食物,如辣椒、海产品、酒等。
4.对服用抗组胺及镇静、安眠药物的患者,可能发生嗜睡、头晕等副作用,应注意安全。
5.注意观察外用药物副作用,尤其皮质类固醇㈣健康指导1.生活要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减少情绪紧张和情绪波动。
适量参加各项活动,保持心情舒畅。
2.避免各种不良刺激,改变一痒就抓的不良习惯,可以用轻轻拍打局部的方法减轻瘙痒。
3.避免刺激性食物,防止诱发或加重病情。
4.根据本病的发病特点,让患者掌握自己的发病规律,采取防止复发措施。
5.按医嘱出院后继续用药。
第六节银屑病护理㈠定义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易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基本损害为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
㈡症状、体征临床上分为寻常型,但寻常型占99%以上。
1.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临床上多见,皮损初为绿豆大小红色斑丘疹,渐融合成斑片,表面有厚层鳞屑,刮除可出现成层鳞屑,刮去鳞屑又可见淡红色发光半透明薄膜,再轻刮去薄膜则出现小出血点,呈露珠状,皮损好发于头发、四肢伸侧,尤其在肘膝伸侧及腰骶部,皮疹呈多种形态,如点滴状、钱币状、蛎壳状、花瓣状、疣状等。
2.脓包型银屑病(psoriasis pustulosa)分为泛发性和局限性两型,前着发病急,伴有高热及全身不适,皮损表现为无菌型小胧疱,全身均发疹,预后差。
3.关节型银屑病除有皮肤损害外,常伴有关节症状。
4.红皮病型银屑病全身皮肤迅速出现弥漫性潮红浸润,表面有大量麸皮样鳞屑。
㈢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⑴帮助患者认识和掌握本病有关知识,寻找病因,并予以免除。
⑵生活要规律,劳役结合,坚持适度体育锻炼,预防感冒发热,免受潮湿及精神。
⑶适当增加营养,少食高脂肪食品,忌食鱼虾,酒及辛辣食品。
⑷患者勤减指甲,避免搔抓,以防继发感染。
⑸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指导患者对本病有正确认识,学会自我调节。
明确不良心理对本病的影响,做到心情愉快,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有助于银屑病的治疗。
2.分型护理。
3.寻常型银屑病的护理⑴床铺应保持清洁,及时更换床单。
⑵患处避免搔抓,密切观察免疫制剂的毒副反应。
出现脱发、肝功受损、白细胞减少等时,应及时报告医生。
⑶本型患者不宜口服激素治疗。
4.红皮肤病型的护理⑴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清洁床铺,更换内衣。
⑵预防皮肤感染,严格的床边隔离,应用无菌床单。
⑶由于大量服用激素,患者抵抗力降低,易引起肺部及口腔黏膜感染,因此病室要经常消毒,注意保暖,做好口腔口腔。
5.脓疱型的护理⑴患者在皮损泛发和高热之后有脓痂剥脱,因此,应及时更换床单,最好住单人间病发。
⑵需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㈣健康指导1.告知患者不要有病乱投医,对不了解得药物不要轻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