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质量检查与验收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质量检查与验收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质量检查与验收
一.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收锤标准
1.除设计明确规定桩端标高控制的摩擦桩应保证设计桩长外,其他管桩应按设计、质检、施工和监理等单位共同确认的收锤标准收锤。

2.收锤标准应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单桩承载力设计值、桩的规格和长短、锤的大小和落距(冲程序设计等因素,纵合考虑最后贯入度、桩入土深度、总锤击数、每米沉桩锤击数及最后1米沉桩锤击数、桩端持力层的岩土类别以及桩尖进入持力层深度、桩土弹性压缩量等指标后给出。

收锤标准应以到达的:(1)桩端持力层、(2)最后贯入度或(3)最后1米沉桩锤击数为主要控制指标,其他指标可根据具体情况有所选择作为参考指标。

3.一级及地质条件复杂的二级管桩基础的收锤标准控制指标应通过试打桩确定,其他管桩基础的收锤标准控制指标宜通过试打桩确定。

4.正常情况下,最后贯入度不宜小于20mm/10击;当持力层为较薄的强化风化岩层且上覆土层较软弱时,最后贯入度可适当减少,但不宜小于15 mm/10击。

二.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数量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管桩基础工程,可采用高应变动测法检测工程桩单桩竖向承载力。

(1)工程桩施工前,已按规定进行试打桩,且试打桩时采用高应变动测法配合测试并作静载试验的管桩基础;
(2)地质条件不太复杂的二级管桩基础;
(3)三级管桩基础。

2.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管桩基础工程,若检测采用静载试验,检测桩数可适当减少,但不得少于总桩数的0.5%,且整个工程不应少于2根。

(1)施工前已按规定进行试打桩;
(2)施工中实行监理制度;
(3)采用收锤回弹曲线测绘纸测定最后贯入度;
(4)桩端持力层为强化风化岩层;
(5)大多数工程桩送深度不超过2.0m;
3.除上述规定以外的管桩基础工程,若检测手段采用静载试验,检测桩数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且工程桩总数在50根以内的不应少2根,其他条件不应少于3根。

三.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顶的填芯要求
1.管桩顶的填芯混凝土应灌注饱满。

灌注深度不得小于2d且不得小于1.2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30。

2.管桩与承台连接时,桩顶嵌入承台深度宜取100 mm,伸入承台内的纵向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抗拨桩,应将桩的纵向钢筋全部直接锚入承台内;对于非抗拨桩,可利用桩的纵向钢筋或另加插筋锚入承台内。

(2)当采用桩的纵向钢筋直接与承台锚固时,锚固长度不得小于5 0倍纵向钢筋直径且不小于500 mm。

(3)当采用插筋时,插筋数量可取4φ14~4φ22,插入管桩顶填芯混凝土长度不宜少于1.2m,锚入承台长度不宜少于35倍钢筋直径。

四.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验收资料
1.桩机设计文件和施工图,包括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通知书等; 2.桩位测量放线图,包括工程基线复核签证单;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4.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包括实施的变更文件及资料;
5.管桩出厂合格证及管桩技术性能资料(产品说明书);
6.打桩施工记录汇总,包括桩位编号图、现场绘制的管桩收锤回弹曲线;
7.打桩工程竣工图;
8.成桩质量检查报告;
9.单桩承载力检测报告;
10.质量事故处理资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