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远程医疗服务建设的现状及建议--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为例

浅谈远程医疗服务建设的现状及建议--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为例

浅谈远程医疗服务建设的现状及建议--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为例
发表时间:2019-03-20T11:19:05.03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作者:刘朋马艳萍陈宇佳[导读] 目前,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人民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国医疗行业正面临发展转型时期。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64600)
【摘要】目前,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人民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国医疗行业正面临发展转型时期。

为解决医疗资源总体不足、分布不均、看病难、看病贵等系列问题,政府先后出台了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市场、鼓励各级医院间建立医疗联合体、“互联网+医疗健康”、“健康中国2030”等系列改革措施。

其中远程医疗服务的建设成为了医疗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部分。

然而远程医院建设正处于发展阶段,发展现状仍然存在问题与不足。

【关键词】医院远程医疗互联网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9-0391-01 正文: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在国家号召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政策鼓励下,通过与第三方公司合作,积极开展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远程会诊等远程医疗工作。

我院于2015年9月正式开展远程影像至今,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为中心,共签约了29家医院,辐射区域包括云南,贵州,重庆。

传片量总共13万人次,有效报告量10万人次,每年报告量都在持续增长,增长率达到了30%。

远程心电项目从2017年3月正式开始运行,签约医院37家,心电项目运行至今,共有1200人次实行了心电和血压的诊断。

常规心电目前正处于试运行阶段。

医院的远程会诊基本情况:与上级医院的合作:我院于2004年接入上海白玉兰系统,平均每年开展10余例次;于2014年接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系统,截止目前共开展50余例次。

与下级医院的合作:我院自建系统,共吸纳基层单位、合作医院共31家,除建成初期完成3例外,没有基层单位申请会诊。

2017年下半年,由泸州市卫计委发起的“泸州市远程医学服务平台”,我院申请为三个上级医院之一,此系统纳入了泸州市所有基层单位、乡镇卫生院。

截止目前,仅推行期间我院完成了4例,均未收费。

我院的远程医疗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

远程影像中心自建立以来,平均每月阅片量达2000多例,但仍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影响,提升在西南片区的影响力。

签约单位虽已达到40家,但实际上传数据的仅有10来家。

公司在进行市场拓展时存在报价太高的问题。

远程心电中心自2017年建设以来,一年多时间共接收远程动态心电并诊断不到1000份,动态血压仅100个。

2018年近半年接收远程动态心电并诊断不到400份,动态血压30个,市场占有率急需提升。

静态心电QRS波失真,波形调节框看不清楚;动态心电的起搏分析功能缺失,其他功能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合作的公司方提供的软件准确性得不到保障。

与公司方费用结算的问题未得到及时解决。

此外基层单位受地方政策保护;已签约单位的医师积极性不高。

目前动态心电及动态血压的使用率不高,需尽快拓展静态心电的市场。

远程会诊存在收费标准不合理的问题。

目前,泸州市物价局远程会诊定价为230元/小时,按照此标准,每例次会诊收费不足230元,除系统维护费、会诊医生补助外,医院开展远程会诊处于亏本状态。

其次,远程医疗相关管理办法欠缺。

相关上级单位或部门未出台相应的“远程医疗管理办法”,涉及协议签订、发票开具、医生补助等运行细节无参考标准。

推行力度不够。

因标准、管理办法等缺失,远程会诊在各医疗机构中宣传力度不够,推行情况较差。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与医院合作的公司方对外应大力开拓创新,及时调整营销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在进行市场拓展时,应根据市场变化,灵活机动地调整与基层单位的服务价格,以吸纳更多的单位签约。

同时也要努力调动基层医生的积极性。

此外要定期与医院相关部门沟通远程医疗工作相关情况,取得医院的帮助和支持;公司内部应切实履行好软件开发调试、费用结算的义务,确保与医院的合作顺利推进。

医院相关科室、部门应全力配合第三方公司,加强对外联系,积极主动做好宣传工作,提高远程心电的签约率。

医院对内应完善制度,鼓励协作。

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完善“远程医疗服务”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等,促进远程医疗服务的开展。

对外,积极争取,加强宣传。

一是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政策,包括管理办法,物价标准等;二是依托“医联体”建设,加大远程医疗服务在基层单位、兄弟医院的宣传力度,提高医院影响力,医院相关部门可在合作单位中建立远程医疗专科联盟,联合影像科室和心电科室不定期开展心电、影像科目的学习和培训,对基层医院进行技术指导,实现基层医院的技术升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