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与方法

论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与方法

论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与方法内容提要:大学生是社会人才的新进力量,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法制思想在当今社会重要而且迫切,高校陆续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使大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修正与指导。

社会、学校与学生应积极合作完成这门学科的教学,不断深度发掘,将之广泛应用,并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令教学更加顺利、学生更加感兴趣,同时帮助学生修正观念、改正错误,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大学生、意义、方法。

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于大学生的意义。

为了能培养拥护国家、服务社会的人才,我们的大学生需要知识的教育,也需要思想道德的教育。

(1)、大学生在社会中承担着怎样的重任。

在当代社会中,大学生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

而大学生接受着高等的技能教育与素质教育,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

在中国近代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五四"运动中涌现并在今后的历史中立下汗马功劳的,皆是青年大学生代表与大学生团体,他们用真实的爱国热血与亲历实践,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现代的大学生在社会中的成分与贡献依然很显著,如在国家2014年的专利统计项目中,高校团队申请的专利约占三成,并且比较过去的项目数一直呈增长趋势。

调查表明,现在社会中如春笋般的新兴行业也大多为大学生所创造、推广。

大学生学习的内容涉及到自然科技与人文科学,大学生接受的教育包括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职业技术等,大学生毕业后将会投入到社会各个领域,成为各类型的人才。

(2)、为什么高校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

如今,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年走愿意接受高等教育,走进大学校门。

大学生数量增加了,投入社会中的人才结构也在变化,同时,大学生在学校内及社会中的竞争压力更加激烈,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与国家,大学生被赋予的姓名更加具有意义,大学生需要承担的任务也变得多样,但根本的意义、任务是不变的。

青年大学生代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最新一代的寄托,他们即将面临着社会的考验。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

大学生心理与个性发展还不甚成熟,个人素质具有可塑性,而学校学习是学生摄取知识文化的主要方式,学校要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观念的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与觉悟,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青年,为国家建设注入新的生机活力,早日实现中国之梦。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大学生展示才华、实现理想提供广阔的舞台,也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殷切希望大学生全面认识自己、发展自己,拥有真正的“文化”与“素质”。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中提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

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并说“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

可见,德育是重要的,最需要优先教育、优先学习了解,对于现今一些重视智力培养、注重专业知识灌输而忽视道德教育的行为看法,是失当的,也是不平衡的。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的帮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类课程以德育为重点。

是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和法律素质的课程。

学习本课程,有助于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价值观决定价值选择;大学生往往对社会,对未来怀有迷茫。

这时,需要有一股力量激励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的行为与道路选择,使之适应时代,适应社会主义的社会,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学习这门课程也有助于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打下知识基础,学习社会科学可以对自己认识其它事物、学习其它知识提供方法与理论的指导,大学生都应该掌握一部分社会科学的知识,学习这门课程能够得到理论知识,也能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大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有重要意义。

如今时常出现劳动力分配不均、人才过剩的情况,我们的社会往往更需要思想进步、拥有良好品质与素质的人;而且,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与道德素质。

关于政治、哲学的教育是需要长期普及的,大学生需要起表率作用,做最先进思想的传播者,需要用自己获得的知识影响他人,况且一部分大学生对国家政治与法律知识还不甚了解。

要先“修身”,而后能“齐家”,参与国家管理,为国家服务,享受国家赋予的权利,同时将学习的成果运用于实际中,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会更好地生活。

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方法。

笔者就大学生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态度与学习方法这个环节作了一个问卷调查。

在问卷中,我设置了如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

2.学习这门课程取得成果如何。

3.对于这门课程教学的建议以及是否期望其它方面的改进。

调查进展得很顺利。

大多数学生表示这门课程很有意义,自己会自觉完成学习并会从中获得启示。

但也有些大学生对这门公共课程有不满甚至抵触情绪,其中有接近半数的学生表示自己的大学的专业课程学习耗费了很多精力,不想去听公共课程,并对公共课程的考试很苦恼。

也有的学生认为非专业课不需要认真听,所以只从中选择有兴趣的内容听取。

极少数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没有用处。

调查显示一些不听课的学生也并没有自己对于课堂时间的规划,可见一些大学生不听课的请况并非出于客观原因。

大多数学生都肯定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类课程有增加知识、开阔眼界、端正态度、提高素养以及帮助改正错误的作用,还提到了课程对于自己认识、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一些学生提到这对他们学习法律有很大帮助。

受调查的学生大多很满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中与个人兴趣重合的部分,并十分希望课程能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结合,增加更多实践的内容。

很多大学生希望自己所在的学校能够改变授课方式,调整讲解的精细程度。

也希望教材能稍加修订,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更适应大学生的生活。

还有人提出加大课程容量、增加师生课上和课余的交流、学校方面主动提起学生们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兴趣等意见。

对于正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大学生,个人提出了一些建议。

(1)、端正态度,提升个人能力。

学习思想道德类的课程是需要公共遵守的、严肃的、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

有的学生认为思想教育对自己的作用不大,并希望接受更多的职业技术教育以适应今后的工作,这样的想法违背了高等教育最根本的目的——促进全面发展。

大学生都想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应该主动培养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不应该将不可简化的问题简化。

不能因为专业课就忽视其它课程,尤其是作为一个能塑造人格、陶冶情操的科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给学生带来直接间接的作用不容忽视。

小的方面,提高修养;大的方面,明是非、知荣辱、扬正气、促和谐。

对于这样大众化的学科,学生应该认真听课,积极复习,正确看待课堂任务与考试面对一些旷课和缺课的情况,应该有外部的力量加以劝导和批评,不过更多的还是需要自觉与自我约束。

大学生群体人数比较多,但也属于一个特殊群体。

大学生正在接受教育还没有完全进入社会,如果放任自己的思想向错误的方向发展,自己的学业生涯也将变质。

因此大学生不该误读知识的作用,也不该怀抱错误的观念糊涂地完成学业甚至顾此失彼,应付学业。

没有人希望自己的思想落后于时代,不但不应向时代低头,还应该锻炼自己,努力做新时代的引领者,向先进的方向前进。

(2)、学好理论,扩展知识领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大学生需要掌握的科学理论,是日常学习的社会科学的基本框架,可以帮助解答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发现的问题,为分析社会现象提供指导。

想要对社会科学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理论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现阶段哲学及社会科学理论在中学中已有普及,高等教育更该接续这样的教育。

虽然很多中小学都开设了思想道德与法律类型的理论课,但马克思主义原理依然没有被所有人接受。

可能是因为人们曲解了科学的具体含义,将重要的东西轻视。

至于法律知识,更不该被抛在脑后,大学校园中,有许多恶性事件都是因当事人欠缺法律知识造成。

一个不经意的行为,都有可能已经触犯法律。

法律的权威不容侵犯。

身为大学生应该以身作则,自觉地做法治社会的倡导者,维护法律尊严,带动他人守法,也带动他人了解政治,关心国家和社会。

(3)、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

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一部分的大学生会在课后复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内容,大多数的学生会认真完成课堂作业与其他任务。

其实,仅仅在课上学习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在课后做好总结与反思,因为大学课程排列的富余时间就是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我们课后自主学习这些内容,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且是为了给自己留出机会进行反思与知识的吸取提炼。

我们要把知识、经验与实践相结合,时刻自检。

论语中有一则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本课程本身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加强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是一个知、情、意、行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付出自己的主观努力,将学与思结合,学与做结合,不断增强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能力,才能真正汲取到本课程的精华,并能愉快学习,轻松高效地完成课堂要求完成任务。

三、大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应达到的效果。

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本门课程最应该带给学生的影响是心理素质的提高价值观的引导。

价值观是个抽象意义,却是个人成长中犹为重要的因素,一些家庭通常只注意子女的身体健康与学习方面的发展,却忽略了子女的道德与文化修养。

现在大学生通常是独生子女出身,独生子女应有的理想表现是身心发育良好、获得优质的教育、具有独立个性、关心他人、关心国家,而不是现在热门评论的“啃老、自私自利、目中无人”。

现在有许多大学生认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事不关己,以个人的利益、短期的利益做为自己的衡量标准,甚至产生了一些如“就业靠父母靠关系靠政府”、“学习无用”、“游戏人生”等错误观念,长期怀有这种主观的错误观念,即使掌握了再多的专业知识也毫无价值。

现在的社会时常有出现违法乱纪以及与社会主义社会相违背的行为。

比如盗版刊物、假冒伪劣、违规食品添加剂等,有正确思想与认识的人都应该行动起来遏制此类事件的发生。

又如网络问题,每一条网络的谣言都经过了无数次的推波助澜。

我的居住地就曾散布关于恐怖事件的谣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