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五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全册教案钢笔字部分第一课重心平稳教学要求:1.掌握汉字书写中“重心平稳”这一规律,书写中注意写字“平稳”的要点和细节。
2.继续进行行款练习,在练习中既体会这一规律又能兼顾整体。
3.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及对书法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书法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书写规律?怎样才能使汉字的比例适当呢?二、新课学习过渡:汉字不仅要各部分比例适当,还要做到重心平稳才美观。
(揭示课题,齐读)1.对比写两个“中”字,重心稳:“中”,反之“中”让学生感悟。
2.阅读书中“概述”,记号,交流。
3.认读本课例字,慢读一遍,初步感知字形。
4.以“武”字教学为例:(1)自己阅读领悟要求,对照例字体会后说说。
(2)指名写一个“武”下面同时练习一个。
(3)点评学生板演,同桌依此互查互评。
(4)改进后再练习写一个“武”。
5.以下的字可一齐指名书写,如一人写两个字,集中点评,全班每字各练写两个。
6.每个例字的最后一个字临摹一起进行,要求尽量不看要求,心领神会,熟练掌握“重心平稳”这一规律。
7.行款练习。
(1)认读行款内容。
(2)观察行款整体,要注意哪些问题。
(3)交流:a.字居格中b.字间距匀称(包括标点)c.每个字的结构要注意。
笔画之间要互相兼顾。
(4)书写练习,教师辅导。
三、作业展评1.同桌互评,将结构最好、整体最美的汉字记号,如“手”互相比一比,谁写得好。
2. 四人小组展评。
3.交流感受。
四、布置作业1.继续进行行款练习。
2.找一些名言进行课外练习。
3.行款要有一定速度。
4.了解我国古代的识字课本(见书)。
第二课突出主笔教学目标:1.学会认真读贴,分析字型特点,学习临贴方法。
2.了解字的主笔书写特点,能工整规范的书写,做到主次分明。
3.感悟中华文字的魅力,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 检查上课的准备情况。
2. 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出示范字:大、盖、。
2.观察这些字的字形特点。
3.教师小结。
4.教师再出示范字:下、直。
引导学生与前两个字进行对比,观察其特点。
5.教师小结并板书:突出主笔,主次分明。
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教师范写,强调笔画书写方法:突出主笔,主次分明。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双姿)。
3.自由练习。
四.教学评价。
1.指导自我评价(观察自己写的字,然后和范字对比,找出差距,发现问题,再改正。
)。
2.组内同学评价(相互找出对方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虚心向他人学习,然后纠正)。
3.教师评价:从学习态度、书写姿势、书写效果三方面进行评价。
第三课点画呼应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钢笔书写中“点画要呼应”的规律。
2.通过此类字的临帖,进一步熟悉钢笔笔法,使书写更美观。
3.培养书法鉴赏能力、临帖能力及对书法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字如其人,讲究对称、和谐,相互呼应;笔断意连,情如一家。
2.揭示课题。
二、新授1.读书领会:什么是点画呼应?2.观察范字,怎样做到点画呼应?“浅”三点水的三个点上下呼应,提的收笔呼应点的落笔,三点形成一个半弧形。
“美”上面的两点左右呼应,四个横画之间上下呼应,撇与捺又是交叉呼应。
3.教师示范,学生临写体会。
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教师范写,强调笔画书写方法:点画呼应“灶”,火字旁的最后一点要写短,给“土”让出空间,注意穿插。
“蹑”,左右结构,右边上下部交叉相让,下面的“双”要比上面宽,使字平稳。
“哈”,左小右大,左边“口”稍偏上,右边的撇向左边舒展,使结构紧密,字体美观。
“澈”左中右结构的字,三部分要写得紧凑,注意笔画的照应联系。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双姿)。
3.自由练习。
四.教学评价。
1.指导自我评价(观察自己写的字,然后和范字对比,找出差距,发现问题,再改正。
)。
2.组内同学评价(相互找出对方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虚心向他人学习,然后纠正)。
3.教师评价:从学习态度、书写姿势、书写效果三方面进行评价。
第四课独体字结构:方形字、长形字、扁体字教学目标:1.掌握独体字汉字结构方形字、长形字、扁体字书写规则。
2.正确、规范地书写独体字。
教学准备:钢笔、写字书。
教学过程:一、复习斜钩、卧钩、撇折、撇点等笔画的写法,激发学习兴趣二、学习独体字的书写规则1.介绍独体字的书写规则独体字,笔画一般较少,书写时应注意笔画均匀,长横要平,长竖要正,字形要端正。
2.出示汉字:田、月、四3.请学生仔细观察,书写这些汉字时要注意什么?长横要平,长竖要正长短横的变化间距均等布白匀称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三、指导书写笔画少的独体字1.教师范写,强调笔画书写方法“兔”字要注意“口”要写得扁,撇和竖弯钩要自由舒展,整个字不可太长、太窄。
“火”字宜长,撇捺要舒展,不可过宽。
“械”字的木字旁要写得窄,给“戒”让出空间。
2.学生练习,把握重点。
3.临写一段话。
四.教学评价。
1.指导自我评价(观察自己写的字,然后和范字对比,找出差距,发现问题,再改正。
)。
2.组内同学评价(相互找出对方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虚心向他人学习,然后纠正)。
3.教师评价:从学习态度、书写姿势、书写效果三方面进行评价。
五、作业。
自学文化常识:横幅与屏条第五课独体字结构:斜形字、菱形字教学目标:1.掌握独体字汉字结构斜形字、菱形字书写规则。
2.学会认真读贴,分析字型特点,学习临贴方法。
3.了解独体字的书写特点,能工整规范的书写。
教学准备:钢笔、写字书。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激趣:斜形和菱形是什么样的?请学生在本上画一画。
2. 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斜形字与菱形字。
二、学习独体字的书写规则二.学习新课。
1.斜形字(1)理解斜形字:整体形状近似斜方形。
这类字要向右倾斜些,写好主笔是关键,不能把它写正。
如“万”、“夕”、“方”。
(2)教师再出示范字:乡气引导学生与前两个字进行对比,观察其特点。
(3)教师小结并板书:字形有的向左斜,有的向右斜。
斜形字字形左斜或右斜,要写得斜中求正,重心平稳。
2.菱形字(1)整体形状近似菱形。
这类字要注意上下左右笔画要伸展,不能写成正方形。
如“十”、“今”、“半”。
(2)教师再出示范字:卡申引导学生与前两个字进行对比,观察其特点。
(3)请学生仔细观察,书写这些汉字时要注意什么?长横要平,长竖要正长短横的变化间距均等布白匀称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三、指导书写1.教师范写,强调笔画书写方法“罚”字的“罒”要写得窄而扁长,能盖住下面部分。
“翼”,上中下结构,上边的“羽”稍写扁,中间的“田”要写小,“共”的第二横稍写长,各部结体自然。
“爱”字上面的爪字头要扁长,秃宝盖要长,既托住上面,又要盖住下面部分。
“秩”字的左旁“禾”略窄,避让右面的“失”。
“联”字左右相当,要注意笔画之间的相互避让照应。
2.学生练习,把握重点。
3.临写一段话。
四.教学评价。
1.指导自我评价(观察自己写的字,然后和范字对比,找出差距,发现问题,再改正。
)。
2.组内同学评价(相互找出对方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虚心向他人学习,然后纠正)。
3.教师评价:从学习态度、书写姿势、书写效果三方面进行评价。
五、作业。
完成书写练习(5)第六课独体字结构:正三角形字、倒三角形字教学目标:1.掌握独体字汉字结构正三角形字、倒三角形字书写规则。
2.学会认真读贴,分析字型特点,学习临贴方法。
3.了解独体字的书写特点,能工整规范的书写。
教学准备:钢笔、写字书。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正三角形字、倒三角形字。
二、学习独体字的书写规则1.观察例字结构上有什么特点?2. 正三角形字、倒三角形结构特点:正三角形的字上尖下宽,左右对称的字,要注意中间过渡要自然。
独体字正三角形(二,三,上,八,人,大,夫,天,太)等字,外框都是正三角形,上窄下宽。
正三角的字都是底部有长横和撇捺笔画,字底部伸展。
倒三角形字如下、丁、可等书写时注意上宽下窄。
三、书写练习1.教师范写,强调笔画书写方法“黯”左右结构,左边笔画较多,书写时要注意左边收紧,右边正直以求匀称。
“耀”,左窄右宽,左疏右密,左边让右边,使右边不局促,既整体协调又主次分明。
“资”字上下比例相当,要注意笔画之间的避让穿插。
“海”,左窄右宽的字。
三点水成弧状,第三点挑点稍长,挑尖应对右上撇的撇尖,使笔势相连。
2.学生练习,把握重点。
3.临写一段话。
四.教学评价。
1.指导自我评价(观察自己写的字,然后和范字对比,找出差距,发现问题,再改正。
)。
2.组内同学评价(相互找出对方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虚心向他人学习,然后纠正)。
3.教师评价:从学习态度、书写姿势、书写效果三方面进行评价。
五、作业。
1.完成书写练习(6)2.自学书法文化常识(3)斗方与扇面毛笔字部分第一课偏旁(1)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宝盖头和秃宝盖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一般书写规律。
3.写好例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恰当。
教学过程:一、写写偏旁。
通过练习,初步掌握宝盖头、秃宝盖、穴字头这三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宝盖头:上点居中,第二笔是竖点,稍向左下倾斜,横钩稍左低右高,转折处稍顿秃宝盖:第一笔是竖点,不要写成短撇,书写时向左下由轻到重顿笔。
横钩稍左低右高,转折处稍顿,出钩稍快。
穴字头:上面写法如同宝盖头,下面短撇和点左右分开,呈覆下之势。
二、描描写写。
让学生通过描红、临写,初步掌握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书写方法。
要发挥描红的作用,让学生在描写的作用,让学生在描红的过程中不断体验、总结。
写,书写时要注意横画间布白均匀,竖折折钩中的竖与折钩要保持一定的倾斜。
三、学生自己练练。
军,秃宝盖约占整个字的四分之一。
书写时横画间布白要均匀,最后一横略长于秃宝盖的宽度,竖在整个字的中心线上,保持平稳。
冠,秃宝盖略宽。
第二课偏旁(2)教学内容:区字框、同字框、大口框毛笔字练习教学目的:1.掌握区字框、同字框、大口框合体字的写法。
2.准确观察半包围结构偏旁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3.练习硬笔、软笔书法。
教学过程:一、揭题:板书:区字框、同字框、大口框毛笔字1.老师示范讲解。
(1)引导欣赏:区字框、同字框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同字框,横折钩的“竖”比第一竖稍长。
门字框,形态长方,下横稍长。
国字框,呈方形,右竖比左竖稍长。
(2)教师范写同步练硬笔。
请同学们仔细看,起笔在左什么位置,收笔在什么位置。
2.学生描红两个。
(描红的时候要注意每一笔从哪儿起笔,到哪儿收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