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
元 周素 期 数 ⅠA-ⅡA
目 S区
1 2 1s1 2 8 2s1-2 3 18 3s1-2 4 18 4s1-2
5 32 5s1-2 6 32 6s1-2
外围电子排布
ⅢB-Ⅷ
d区
ⅠB-ⅡB ⅢA-ⅦA 0族
ds区 p区 p区
1s2
2s22p1 -5 2s22p6
3s23p1 -5 3s23p6
3d1-8
属P区
(五) 元素周期系的远景
• 元素的存在,是与原子结构的稳定性,特别是与原子核的稳定性有关。原 子序数大于83(铋之后)的元素,都是放射性元素,而原子序数在92之后 (超铀元素)的元素,是用人工方法合成的元素(Np、Pu在自然界中也 有,但含量极微)。目前已公认了112号元素的合成方法。
• 物理学家根据原子核结构理论计算,认为周期系最后可能出现的是原子序 数为175的元素。人工合成的元素,将会完成第七周期(零族元素的原子 序数应为118),并进入第八周期,甚至第九周期。在未来的第八、九周 期中,原子中的电子依次填充新的能级——5g能级和6g能级。依照已有的 规律,可以推知g能级最多能容纳18个电子。
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层排布重
复出现从ns1 到 ns2np6 的周期性变化。 ➢最外层电子数:从1到8
元素周期系的形成是由于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发生周期性的重复。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系的形成 (1)周期系的形成 随着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的递增,每到出现 _碱__金__属_____,就开始建立一个新的电子层,随后最外 层上的电子逐渐增多,最后达到8个电子,出现 __稀__有__气__体_____;这样形成一个__周__期___,循环往复形 成周期系。 (2)原因:__原__子__核__外__电__子__排__布___的周期性重复。
处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缘的元素既能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 又能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因此,这些元素常被称之为半金 属或准金属。
课堂练习
已知某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ⅥA族位置 上。试写出该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电子 排布式并分析该元素在哪区?
由于是ⅥA族, 4d必是全充满的,所以价 电子排布为5s25p4, 电子排布式[Kr]4d105s25p4
4 18 4S1-2
3d1-8
3d104s1-2 4S24p1 -5 4S24p6
5 32 5S1-2 6 32 6S1-2
4d1-10
4f1-14 5d1-10
4d105s1-2 5d106s1-2
5S25p1 -5 5S25p6 6S26p1 -5 6S26p6
课堂练习
• 1、已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5,写出该元素原子 的价电子层结构式,并指出该元素所属的周期和族 。
写出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碱金属 原子 周 电子排 简化电子 稀有气 简化电子排
序数 期 布式 排布式 体
布式
Li
32
10Ne
Na
11 3
18Ar
K
19 4
36Kr
Rb
37 5
54Xe
Cs
55 6
86Rn
思考:每周期的规律:
碱金 原子 周 属 序数 期
Li 3 2
电子排布 式
1s22s1
简化电子 稀有气 电子排布式 排布式 体
零族: 稀有气体元素
主族序数 = 最外层电子数 = 价电子数 = 最高正价数
二、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并决定性质 原子结构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周期数= 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 元素金属性、 最外层电子数 非金属性强弱
(主族)最外层电子数 = 最高正价
最外层电子数-8 = 最低负价
主族元素:族序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 副族元素:大多数族序数 =(n-1)d+ns的电子数
= 价电子数
元
外围电子排布
周素 期 数 ⅠA-ⅡA ⅢB-Ⅷ
ⅠB-ⅡB ⅢA-ⅦA
目
12
1S1
0族 1S2
2 8 2S1-2
2S22p1 -5 2S22p6
3 18 3S1-2
3S23p1 -5 3S23p6
2、原子的电子排布与族的划分
主族元素:族序数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 价电子数
副族元素:大多数族序数 =(n-1)d+ns的电子数 = 价电子数
3、原子的电子构型和元素的分区 5个区:s区、d区、ds区、p区、f区。
课堂练习
1.已知一元素的价层电子结构为3d54s2,试确定其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四周期,ⅦB族。
特点: ①均为金属元素; ②价电子总数=副族序数(所在的列序数) 若价电子总数为8、9、10,则为Ⅷ族。
注意: 有元素在d区但并不符合(n-1)d1-9ns1-2规则,如: 46Pd 4d10 。46 Pd [Kr]4d10 ,最大能层数是4,但 是在第五周期。
说明。: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只是经验总结,并不是 所有元素都一定符合。
表中位置
同位素-化学性质相同
元素性质
相似性 同主族
递变性(从上至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
同周期 递变性(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课堂练习
1、某周期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同周期的ⅢA族元素的
原子序数是( D )
A、只有x+1 B、可能是x+8或x+18 C、可能是x+2 D、可能是x+1或x+11或x+25
(5)f区元素:包括镧系和锕系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基本相同, 化学性质相似。
思考:
1.为什么s区、d区、ds区的元素都是金属(除H外)?
s区、d区、ds区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2个 电子,在反应中易失去,所以都是金属。
2.为什么副族元素及VIII族又称为过渡元素? 副族元素和VIII族处于金属元素向非金属元素过渡 的区域,因此,又把副族元素称为过渡元素。
其排布式为[Ar]3d54s2,
由于最高能级组数为4,其中有7个价电子,故 该元素是第四周期ⅦB族。
(四)原子的电子构型和元素的分区 1.将元素周期表分成s区、p区、d区、f区和ds区的依据 是什么?s区、d区、p区分别有几个纵列? 2.元素周期表中的区与族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区的名称来自按照构造原理最后填充的能级的符号
He除外(它在p区) ②除H外,都是金属元素
2、p区: 含ⅢA至ⅦA及零族共六族六列; 价电子层为ns2 np1-6(n≥2) ,
特点: ①价电子总数=主族序数(零族除外) ②以非金属元素为主
注意: He在p区,但它无p电子
3、d区:
含ⅢB至ⅦB和Ⅷ族共六族八列 (镧系和锕系属f区); 价电子层为(n-1)d1-9ns1-2
3d104s1-2 4s24p1 -5 4s24p6
4d1-10
4f1-14 5d1-10
4d105s1-2 5s25p1 -5 5s25p6 5d106s1-2 6s26p1 -5 6s26p6
(四)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1、s区:
含ⅠA与ⅡA共两族两列; 价电子层为ns1或2(n≥1)
特点: 价电子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注意: ①并不是所有价电子层为ns1或2的元素都在S区,
3.为什么在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主要集中在右上角 三角区内(如图)?处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缘的元素常被 称为半金属或准金属。为什么?
这是由元素的价电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决定的,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 渐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渐弱,结果使元素周期 表右上角的元素主要呈现非金属性。
元素周期表的五个分区
ⅠA
0
Ⅱ
1
A
ⅢⅣⅤⅥⅦ AAAAA
2
3Ⅲ BⅣ B来自Ⅴ BⅥ BⅦ B
Ⅷ
Ⅰ B
Ⅱ B
4 s区
p区
5
d区
ds区
6
7镧系
f区
锕系
小结:分区与外围电子排布的关系
s区
p区
d区
ds 区
元素分 布(族)
IA、IIA
IIIA→0
外围电 子排布 ns1-2
ns2np1-6
元素性 质特点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 由此可以预见,第八、九周期都将有50种元素,是超长周期。在这两个周 期里,将有“超锕系”和“新超镧系”的5g~6f和6g~7f内过渡系(各为32种 元素)。
形形色色的元素周期表
形形色色的元素周期表
形形色色的元素周期表
小结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原子的电子排布与周期的划分 周期序数=能层数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
第1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2课时
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复习回忆
短周期
第1周期:2 种元素 第2周期:8 种元素 第3周期:8 种元素
周期 (横行)
长周期
第4周期:18 种元素
第5周期:18 种元素 第6周期:32 种元素 镧57La – 镥71Lu 共15 种元素称镧系元素 第7周期:26种元素 (不完全周期)
思考1: 以第三周期为例,写出钠、镁、铝、硅、磷、硫、
氯、氩基态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并观察原子的核外 电子排布变化有什么规律?
最外层电子排布从1个电子(ns1)到8个电子(ns2np6)呈 周期性变化.
结论: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核外电子的排布发生 周期性的变化。
结论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层排布呈 现周期性的变化:
元素周期系周期发展像螺壳上的螺旋
科 学 探 究: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