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级物流师考试资料整理

高级物流师考试资料整理

通过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借款偿还期、资产负债率、流动比 率等评价指标对物流项目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的方法。 九、物流项目经济效益动态评价指标
用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对物流项目进行效益进行评价的方法。 十、投资风险敏感性分析方法
(1)敏感性分析的作用:可用来对项目进行风险分析;可用来找 出项目的风险因素;可用来进行多方案比选,从中选择风险最小的方 案;可揭示项目的不确定因素与项目经济效益的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四章 物流战略管理
一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二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方法:
企业环境因素 经济 法规 技术 竞争
企业战略规划 营销 生产 物流 财务
三 、物流管理战略目标 内容包括:降低成本、节省投资、改进服务
四、物流管理战略框架 物流管理战略框架分为四个层次:全局性战略;结构性战略;功能 性战略;基础性战略
第五章 培训与指导
一、培训新雇员 价值观培训、客户服务培训、团队精神与授权培训
二、培训需求评估 任务分析与工作绩效分析是培训需求评估的两个主要技术。用于确定 培训需求的其他手段包括主管人员的报告、人事记录、管理部门要 求、观察、工作知识检测以及问卷调查。
三、编制培训计划
四、培训效果评价 在进行培训计划评价时要确定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关于评价研究的设 计,是否要采用控制实验;二是要衡量培训效果。 有四类基本的培训成果或效益是可以衡量的:反应、知识、行为、成 效。
(2)敏感性分析的步骤:选择评价指标作为敏感性分析的对象; 选择不确定因素作为敏感性分析的变量;规定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动范 围;计算由不确定因素变动引起的评价指标变化幅度;通过比较找出项 目的风险因素。 十一、物流中心项目建设程序
1. 提出项目建议书2.进行可行性研究3.选择建设地点4.编制 设计文件5.制定年度计划6.设备、材料订货和施工准备7. 组织施工8.竣工验收9.运营准备10.项目后评估。
2.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 五、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库存策略
为了避免需求与供给不确定造成的“牛鞭效应”,应该改进传统的 库存策略,通过信息共享、契约机制和业务集成等策略改善供应链管理 模式下的库存水平,增强供应链体系的竞争力。 六、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
SCOR为供应链改进提供了一个集成的、启发式的业务流程参考模
企业目标和战略 客户服务需求 整体物流规划 一体化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 总体绩效评估 物理系统的个别环节 设施选址 物流组织构架 运营战略 库存管理 信息系统 物料搬运 运输管理
二、物流中心的选址 (1) 目标:成本最小化(运输成本、土地成本、库存成本、建 设成本);物流量最大化;服务最优化;综合多目标 (2) 影响因素: 1. 外部因素:土地的可得性和成本;交通的便利性;政治及 经济影响因素;劳动力因素;货品供应和需求等市场因素 2. 内部因素: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适应;与产品数量和产品 特点、销售区域、营销策略。 (3) 物流中心选址方法:专家选择法;解析法;启发式方法; 仿真方法;综合因素评价法。 3、 物流中心区域配置规划设计 物流中心区域配置规划的分析方法:一般的物流中心区域可以分
制定工作计划4.调查研究收集资料5.方案编制与优化6.项目评价7.编写 报告8.与委托单位交换意见 十五、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1.总论2.供需预测3.建设规模与功能定位4.项目选址5.技术方案、 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6.供应商与客户分析7.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8.节能节水措施9.环境影响评价10.劳动安全、卫生、消防11.组织机构 与人力资源配置12.项目实施进度13.投资估算14.融资方案15.财务评价 16.社会评价17.风险分析18.研究结论与建议
1、订单管理:采购订单管理;销售订单管理; 2、仓储管理:入库管理;库存盘点;库存物质保管、养护;出 库管理;储位管理;库存控制;库存统计分析 3、运输管理:1、运输方式选择;运输服务商选择;运输路线选 择;运输计划编制;运输能力配置;运输调度;运输统计分析; 4、配送管理:配送中心选址;作业流程设计;客户订单处理; 分拣作业管理;送货作业管理;发货作业管理;送货与退货处理; 5、其他辅助作业管理:流通加工管理;装卸搬运管理;包装刷口 麦管理; 6、货物跟踪:货物动态信息收集;货物动态信息整理;货物动态信 息查询 7、统计分析:业务量统计分析;服务质量统计分析;效益统计分 析;其他指标统计分析 8、客户关系管理:客户档案管理;客户合同管理;客户分析;客户 营销策略制定;客户投诉处理;服务标准制定;服务质量管理 9、物流服务方案的设计、改进:市场调研、客户需求分析;物流服 务方案设计;物流服务方案评估;流服务方案改进 10、物流系统的设计、优化: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系统设计、物流系 统评估、物流系统优化 (4)物流业务流程分析方法 1、数据流2、处理3、储存4、源点及终点 三、物流信息功能 物流信息系统中战略计划制定 决策分析 管理控制
十二 、 物流系统流程设计 十三 、物流系统组织框架设计的方法 十四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1)编制可行性报告的要求:应做到编制依据可靠、结构内容完 整、报告文本格式规范、附图附表附件齐全,报告表述形式尽可能数字 化、图表化,报告深度能满足投资决策和编制项目初步设计的需要。
(2)编制可行性报告的步骤:1.签订委托协议2.组建工作小组3.
型,是一个跨行业的标准供应链参考模型。 七、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
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BPR的核心是面向顾客满意度的作业流程 1.核心流程:物流作业活动;管理活动;信息系统 2.支持流程:企业基础设施;人员;培训;技术开发;资金。 八、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的实施 BPR的实施过程:制定BPR远景、使命与目标;获取现有系统描述; 确认改进机会;规划未来过程,进行未来系统设计;制定过渡方案;实 施未来系统;维护系统。 九、供应链绩效评价 供应链绩效评价与现行企业绩效评价的区别: 现行企业绩效评价主要特点如下: 现行企业绩效评价主要评价分析企业职能部门的工作业绩及效益, 而不能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评价,更不能科学的评价整个供应链的运营 情况。 现行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主要是事后分析,当发现问题事已成为事 实,造成是损失和危害难以补偿。 但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是以财务指标为主,在时间上略微滞后,如 果用供应链企业的绩效评价方法,不能反映供应链动态运营情况。 十、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内容 (1)供应链绩效评价的范围:对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果作出评 价;对供应链内企业做出评价;对企业起到激励作用 (2)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内容:
采用关联图法进行物流中心作业区域布局规划步骤如下:1.根据已 知资料绘制定性关联图2.根据定性关联图绘制关联线图底稿表3.根据关 联线图底稿表构建关连线图。 六、物流系统规划方案的程序评价法
评价方法:1.程序评估法2.因素评估法(优缺点列举法、因素分析 法)。 七、物流规划方案的因素评价法
因素分析法是将规划方案所要完成的重要目标因素由规划者与决策 者共同讨论列出,并根据重要程度设定各因素的权重。 八、物流项目经济效益静态评价指标
(2)综合物流共享信息平台作用:整合物流信息资源;整合社会物 流资源;推动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 八、综合物流信息系统规划
综合物流信息系统发展规划是指在物流业发展目标、物流业发展产 业政策的基础上,结合运输平台发展规划制定的一个信息系统发展总体 框架及实施步骤。
诺兰模型 价值链分析 关键成功要素法:可以对企业成功的重点因素进行辨识,确定组织 的信息需求,了解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位置。 企业系统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九、数据挖掘 掌握从已准备好的数据集中提取隐藏在数据之间的知识模式的方 法,并能对其进行解释与评估 十、掌握物流绩效评价的方法,并能提出增加物流绩效的措施
1. 物流系统的内信息:企业信息的内部发布;方便员工访问已 建立的数据库;电子邮件;聊天功能;办公自动化
2. 物流系统的外信息 综合物流共享信息平台的概念
七、综合物流共享信息平台功能 (1)综合物流共享信息平台功能:数据交换功能;信息发布功能;
会员服务功能;在线交易功能;智能配送功能;货物跟踪功能;库存管 理功能;决策分析功能;金融服务功能
创新性产品
效率性供应链
匹配
不匹配
反应性供应链
不匹配
匹配
三、产品生产周期的供应链策略 对于一种产品,特别是功能性产品,从其生产后投放到市场直到过
时淘汰,一般都要经历几个典型的生命阶段:开发期、引入期、成长 期、成熟期、衰退期。 四、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特点
1.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问题:没有供应链的整体概念;对用 户服务的理解与定义不恰当;不准确的交货状态数据;低调率的信息传 递系统;忽视不确定性对库存的影响;库存控制策略简单化;缺乏合作 与协调性;产品的设计过程没有考虑供应链上库存的影响
1.内部绩效衡量:成本;顾客服务;生产率;资产的衡量;质量 2.内部绩效衡量:用户满意程度;最佳实施基准;
3.综合供应链绩效衡量:顾客服务;时间;成本;资产
第三章 物流系统规划
一、物流系统规划流程 (1)物流系统规划主要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客户服务目标;设施选 址规划;生产决策规划;库存决策规划和运输规划。 (2)物流系统规划的流程
第一章 物流信息管理
一、现行系统调查 对现行系统进行全面、深入调查与分析的方法
调查方法:1.调查方式:个别访问、座谈会、调查表、业务实践、收集查阅 资料、报表等 2、调查结果的表式方式:文字形式、方框图、数据流图
二、物流组织结构与流程分析 (1)制造企业的物流组织结构图 (2)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组织结构图 (3)物流管理功能分析:
五 物流战略方案的类型 1.总成本领先战略2.标新立异战略3.目标集聚战略
六 物流战略发难实施的组织保障 计划职能、协调职能、业务营运职能、教育职能
七、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实施物流战略方案的根本目的
八、外包业务 将企业非核心竞争力外包给其他企业是实施物流战略方案的重要措 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