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要点归纳
离子键强弱 ——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越多,离子键越强。
四、影响离子晶体配位数的因素有:
1、正负离子的半径比 2、正负离子的电荷比 3、离子键的纯粹程度
1.在下列四种有关性质的叙述中,可能属 于金属晶体的是( B ) A.由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熔点低 B.固体或熔融后易导电,熔点在1 000℃ 左右 C.由共价键结合成网状结构,熔点高 D.固体不导电,但溶于水或熔融后能导电
4.下列关于离子晶体性质的叙述中不 正确的是( ) D A.离子晶体具有较高的熔沸点 B.离子晶体具有较大的硬度
C.离子晶体在熔融状态时都能导电 D.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1∶1
5.能说明某晶体属于离子晶体的是 ( D ) A.一定溶于水 B.固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 C.有较高的熔点 D.固态不导电,熔融时能导电
NaCl 801 Al2O3 2 073
AlF3 1 291 CO2 -57
AlCl3 190 SiO2 1 723
A. 铝的化合物的晶体中有的是离子晶体 B.表中只有BCl3和干冰是分子晶体 C.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晶体 D.不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相同类晶体
8.下列各项所述的数字不是6的是 A.在NaCl晶体中,与一个Na+最 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l-的个数 B.在金刚石晶体中,最小的环上 的碳原子个数 C.在二氧化硅晶体中,最小的环 上的原子个数 D.在石墨晶体的片层结构中,最 小的环上的碳原子个数 C
一、原子晶体
1、定义: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而形成的空间 网状结构的晶体。 2、最小微粒:原子 3、微粒之间的作用关系: —— 共价键 4、融化和沸腾时破坏的作用: ——共价键 5、原子晶体的共性
硬度大,熔沸点高(一般2000℃以上), 难溶,导电性差。
7、原子晶体判定方法:
(1)、最小微粒 —— 原子 原子晶体
归纳四类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晶体类型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
构成粒子 相互作用 熔、沸点 硬度 延展性 原子 共价键 分子 范德华力
离子晶体
阴阳离子 离子键 熔点较高、沸点高 硬而脆
金属阳离子 和自由电子
金属键 一般较高 部分较低 一般较高 部分较低
高
高硬度
低
硬度较小
不良 差
金刚石 SiO2
不良 差
2.钛酸钡的热稳定性好,介电常数高, 在小型变压器、话筒和扩音器中都有 应用。钛酸钡晶体的晶胞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它的化学式是( D A.BaTi8O12 B.BaTi4O6 C.BaTi2O4 D.BaTiO3
3.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 A.晶体熔点的高低:
C
)
B.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 体硅 C.熔点由高到低:Na>Mg>Al D.晶格能由大到小: NaF>NaCl>NaBr>NaI
11.(2008·四川)下说法中正确的 D A.离子晶体中每个离子的周围均吸 引着6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 B.金属导电的原因是在外加电场的 作用下金属产生自由电子,电子定 向运动 C.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低,常温下均 呈液态或气态 D.原子晶体中的各相邻原子都以共 价键相结合
12.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 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 是 ( )
二、离子晶体的判定
最小微粒:阴阳离子
1、强碱 2、绝大多数盐(常见 典型物质: 的除AlCl3、HgCl2外)
离子晶体
3、活泼金属氧化物、过氧 化物、碳化物(CaC2)及氮 化物(Mg3N2)
熔点: 一般300℃ ~ 1000℃之间
导电性: 固态时不导电,而在熔融状 态和水溶液中都能导电。
三、决定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及硬度大 小的因素
三、决定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及硬度大 小的因素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 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氢键作用力越强, 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 四、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判定:
1、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一般相对分 子 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2、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分子晶体,分子极性越大, 熔沸点越高. 例如:CO > N2 3、同分异构体之间,一般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4、根据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的状态判定 S> L> g
6.下列叙述肯定正确的是( B ) A.在离子晶体中不可能存在非极 性键 B.在共价化合物的分子晶体中不 可能存在离子键 C.在极性分子中不可能存在非极 性键 D.在原子晶体中不可能存在极性 共价键
7.下列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据此做 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B )
Na2O 920 BCl3 -107
A.SO2、SiO2 B.CO2、H2O C.NaCl、HCl D.CCl4、KCl
B
2、下列式子中,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 成的是( ) A、H2SO4 B、NH4Cl C、SiO2 D 、C 4、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 A、CaCl2和Na2O2 B、碘、氖 C、CO2和H2O D、CCl4和KCl
二、分子晶体判定方法:
1、最小微粒 —— 分子 (1)、所有非金属氢化物
(2)、常见的除:金刚石、石墨、 2、物质类别 晶体硅、锗、硼等外部分非金属单质 (3)、常见的除SiO2外的部分 非 金属 氧化物 (4)、几乎所有的酸 (5)、除有机盐外的绝大多数有 机物晶体 3、物质熔点 —— 一般300℃以下
9.四种晶体的晶胞,其离子排列方式 如图所示,其中化学式不属AB型的是B
10.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由钛原子和碳原子构成 的气态团簇分子,如图所示:图中顶点和面心 的原子都是钛原子,棱的中心和体心的原子都 是碳原子,该分子的化学式是( B ) • A.Ti13C14 B.Ti14C13 C.Ti4C5 D.TiC
下表列出了有关晶体的说明,有错 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晶体名称
组成晶体微粒 名称 晶体内存在的 结合力
碘化钾
阴、阳 离子
干冰
氖
二氧化硅
分子
原子
原子
离子键 范德华力
共价键
共价键
6、下列各项所述的数字不是6的是 ( )
A.在NaCl晶体中,与一个Na+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l-的个数
B.在金刚石晶体中,最小的环上的碳原子个数 C.在二氧化硅晶体中,最小的环上的原子个数 D.在石墨晶体的片层结构中,最小的环上的碳原子个数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A.124 g P4含有P—P键的个数为4NA B.12 g石墨中含有C—C键的个数为1.5NA C.12 g金刚石中含有C—C键的个数为NA D.60gSi02中含Si—O键的个数为2NA 8. 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都是微粒之间的不同作用力,下列含有两种结合 力的是 ( ) ①Na2O2 ②SiO2 ③石墨 ④金刚石 ⑤NaCl ⑥白磷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 )
(2)、典型物质 ——金刚石,晶体硅、锗,
SiO2晶体、SiC及Si3N4等
(3)、物质熔点
—— 一般在2000℃以上 8、决定原子晶体熔沸点高低及硬度大小的因素 共价键的强弱 —— 共价键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硬 度越大
一、金属晶体
知识要点小结
1、定义: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作用 2、最小微粒: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3、微粒之间的作用关系: —— 金属键 4、融化和沸腾时破坏的作用: ——金属键 5、金属晶体的共性 容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有金属光泽等。
7、金属晶体判定方法:
(1)、最小微粒
—— 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金属晶体 (2)、物质类别
——固态金属单质、决定金属晶体熔沸点高低及硬度大小的因素
金属键的强弱 ——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
一、离子晶体
知识要点小结
1、定义: 2、最小微粒: 阴阳离子 3、微粒之间的作用关系: —— 离子键 4、融化和沸腾时破坏的作用: ——离子键 5、离子晶体的共性 离子晶体具有熔沸点较高,硬度较大,难挥 发难压缩的特点。离子晶体在固态时不导电,而 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都能导电。
良好 良好
不良
固态不导电
熔化状态和溶液导电
导电性
典型实例
冰 干冰 Na、Fe等 碘等
NaOH、NaCl
一、分子晶体
1、定义: 只含分子的晶体称为分子晶体。 2、最小微粒: 分子 3、微粒之间的作用关系: —— 分子间作用力或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4、融化和沸腾时破坏的作用: ——分子间作用力或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5、分子晶体的共性 硬度小、熔沸点低(一般300℃以下 ),易 挥发,固态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溶解性一般 遵循“ 相似相溶”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