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考试研究试测化学学校:姓名:准考证号:测试须知:1.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及准考证号认真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上。
2.本试卷共7页,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3.所有答案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答题纸、调查问卷一并交回。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生活中不可将漂粉精与洁厕灵(含有盐酸)混合使用,是因为二者会反应生成A.次氯酸B.高氯酸C.氯气D.氧气2.下列实验操作,不能用于分离物质的是A.滴定B.纸层析C.萃取D.过滤3.铁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
下列有关铁的说法正确的是A.铁粉与硫粉加热反应生成硫化亚铁B.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与氢气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D.铁在冷的浓盐酸中会发生钝化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必须使用的仪器是A.锥形瓶B.容量瓶C.电子天平D.漏斗5.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判断正确的是A.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D.组成上相差n个CH2的分子一定是同系物6.下列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H ++ OH - H 2O 表示的是A .HI 与NaOH 溶液反应B .HCl 与氨水反应C .稀H 2SO 4与Ba(OH) 2反应D .CH 3COOH 与KOH 反应7.SiF 4与SiCl 4分子都是正四面体结构。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键长:Si-F >Si-ClB .键能:Si-F >Si-ClC .沸点:SiF 4>SiCl 4D .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Si-Cl >Si-F8.下列试剂不能用来鉴别SO 2和H 2S 的是A .新制氯水B .品红溶液C .氢氧化钠溶液D .氢硫酸9.下列物质酸性最弱的是A .CH 3COOHB .CH 3CH 2OHC .H 2CO 3D .H 2O10.下列各组液体的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A .四氯化碳和水B .苯和四氯化碳C .乙醇和苯D .水和乙醇11.用右图所示装置研究原电池原理。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Cu 棒和Zn 棒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有气泡逸出B .Cu 棒和Zn 棒不连接时,锌片上有气泡逸出C .无论Cu 棒和Zn 棒是否用导线连接,装置中所涉及的总反应都相同D .无论Cu 棒和Zn 棒是否用导线连接,装置都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2.将浓度和体积均相同的一元酸HA 与一元碱BOH 混合,所得溶液呈酸性。
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A .HA 一定不是弱酸B .BOH 一定不是强碱C .HA 一定是强酸D .BOH 一定是强碱13.用如右图所示装置电解氯化铜溶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Y 电极为正极 B .X 电极质量增加 C .Y 电极表面有氯气生成 D .X 电极表面发生氧化反应2溶液14.将表面已完全被氧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A .稀硝酸B .稀盐酸C .氢氧化钠溶液D .硝酸钠溶液15.下列关于实验室模拟侯德榜制碱法的操作正确的是A .将CO 2和NH 3的混合气体同时通入饱和食盐水中B .将析出的NaHCO 3固体过滤后灼烧得到纯碱C .在析出NaHCO 3的母液中加入消石灰以循环利用NH 3D .在析出NaHCO 3的母液中通入NH 3,析出NH 4Cl 固体16.已知X(g)→ Z(g)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Z 热稳定性高于XB .若加入催化剂,(E 2-E 1)变大C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D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X(g)→ Z(g)+(E 3−E 1)kJ 17.下列事实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 .新制氯水长时间放置颜色变浅B .高压比常压更有利于SO 2转化为SO 3C .蒸干AlCl 3溶液无法得到无水AlCl 3D .滴加少量CuSO 4溶液可以加快Zn 与稀H 2SO 4反应的速率 18.一定温度下,某溶液pH = 7,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A .该溶液呈中性B .该溶液中c (H +) = c (OH -)C .该溶液中c (H +)= 10-7 mol/LD .该溶液中c (OH -) = 10-7 mol/L19.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 2,可采用的方法是A .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B .用干燥有色布条检验C .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D .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20.某沼气成分是CH 4和CO 2。
取2 L 该沼气与4 L O 2点燃充分反应后,除去水分,剩余气体的体积为3 L 。
该沼气中CH 4和C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A .1:3B .1:1C .3:1D .4:1E E二、综合题(一)本题共14分碳酸氢钠是重要的化工产品。
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可测定碳酸氢钠样品中碳酸氢钠含量。
已知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且在250℃~270℃分解完全。
完成下列填空:21.测定碳酸氢钠含量的实验步骤:用电子天平称取碳酸氢钠样品(准确到__________g),加入锥形瓶中,加水使之完全溶解;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
当滴定至溶液由__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__色,半分钟不变色为滴定终点,记录读数。
由于滴定终点时溶液呈_____________性,因此不能用酚酞指示剂。
22.若碳酸氢钠样品质量为0.840 g,用0.5000 mol/L的标准盐酸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盐酸溶液19.50 mL。
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保留3位小数)。
23.如果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过程中出现气泡,且滴定终点读数时气泡未消失,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24.碳酸氢钠样品含有少量水分(<0.5%)和氯化钠。
以下是测定碳酸氢钠样品中水分的实验方案(样品中NaHCO3含量已知)。
①在恒重的坩埚中称取碳酸氢钠样品,样品和坩埚的质量为m1 g。
②将样品和坩埚置于电热炉内,在250℃~270℃加热分解至完全,经恒重,样品和坩埚的质量为m2 g。
③……。
该实验方案中,质量差(m1–m2)是________________的质量。
若所称取样品中NaHCO3的质量为m3 g,则样品中水分的质量m=________(用含m1、m2、m3的代数式表示)。
(二)本题共15分二氧化硫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有害气体之一,二氧化硫尾气处理的方法之一是采用钠—钙联合处理法。
第一步:用NaOH溶液吸收SO2。
2NaOH+ SO2→Na2SO3+H2O第二步:将所得的Na2SO3溶液与生石灰反应。
Na2SO3+CaO+H2O→CaSO3↓+2NaOH 完成下列填空:25.在上述两步反应所涉及的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
26.氧和硫属于同族元素,该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
写出一个能比较氧元素和硫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NaOH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
28.若在第一步吸收SO2后得到的NaOH和Na2SO3混合溶液中,加入少许溴水,振荡后溶液变为无色,生成Na2SO4和NaBr。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钠—钙联合处理法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写两点)(三)本题共16分氨主要用于生产化肥和硝酸。
“十三五”期间,预计我国合成氨产量将保持稳中略增。
30.目前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生产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1.右图是不同温度和不同压强下,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物中NH 3含量(体积%)的变化情况。
已知初始时 n (N 2):n (H 2)=1:3。
判断p 1、p 2的大小关系,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实验室在2 L 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氮气和3 mol 氢气模拟工业合成氨。
若反应2 min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少了0.8 mol ,则2 min 内氨气的生成速率为___________。
33.常见氮肥有氨水、氯化铵、硫酸铵、尿素等。
常温下,c (NH 4+)相等的氨水、氯化铵、硫酸铵三种溶液,氨水、氯化铵、硫酸铵的浓度从大到小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
34.草木灰主要含有碳酸钾,解释草木灰不宜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的原因。
NH 3(四)本题共15分阿克他利M(CH2COOH3)是一种抗风湿性关节炎药物,其合成路线如下:MCH2COOHNO2CH2Cl CH2CN CH2CNNO2完成下列填空:35.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36.反应②所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写出CH2Cl的所有含苯环结构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38.写出由对硝基苯乙酸(CH2COOHO2N)得到对硝基苯乙酸乙酯的试剂和条件。
______________39.A的分子式为C7H8,写出由A合成苯甲醛的合成路线。
(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A B反应试剂反应条件反应试剂反应条件目标产物)2017年考试研究试测化学试卷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40分) 1.C2.A3.A4.B5.C6.A7.B8.C9.B 10.A11.D 12.B 13.D 14.D 15.B 16.A 17.D 18.C 19.D 20.C二、综合题(共60分) (一)(本题共14分) 21.0.001;黄,橙;酸(5分) 22.0.975(3分) 23.偏低(2分)24.二氧化碳和水;312--62168m m m (4分) (二)(本题共15分) 25.H<O<S<Na (2分) 26.ns 2np 4;2H 2S+O 22S↓+ 2H 2O (4分)27.(2分)28.Br 2+Na 2SO 3+2NaOH→2NaBr+Na 2SO4+H 2O (3分) 29.吸收效率高;NaOH 可以循环使用(4分) (三)(本题共16分)30.高温、高压、催化剂(3分)点燃••Na +O • • ••[31.p1<p2;在温度相同情况下,压强越大,合成氨反应正向进行程度越大,平衡混合物中NH3含量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