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中考复习专题 中国的自然环境(含答案)

2020年中考复习专题 中国的自然环境(含答案)

2020年中考复习专题中国的自然环境一、单选题1.“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的河段位于()A.黄河上游B.长江上游C.珠江上游D.淮河上游2.下列河流中水量丰富,含沙量小,无冰期的一组是()A.长江、珠江B.黄河、海河C.长江、黄河D.黑龙江、松花江3.除夕之夜仍百花齐放的城市是()A.北京B.乌鲁木齐C.哈尔滨D.广州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是()A.平原B.高原C.山地D.盆地5.判断如下图中反映的问题给长江下游河段带来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泥沙淤积B.航道堵塞C.易发生洪涝灾害D.水污染6.长江被誉为“水能宝库”,是因为()A.长江江阔水深,终年不冻B.长江干流流经阶梯交界处,产生巨大落差C.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D.长江流域面积广,水量大7.“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地形的显著特征()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C.青藏高原D.云贵高原8.春节期间,我国东北地区天寒地冻,而海南岛却百花争艳,造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为因素9.关于我国降水量季节分配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降水量从东北向西南递减B.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C.降水集中在冬春季节D.降水量南多北少,东多西少10.有关我国地势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B.不利于来自东部海洋的湿润气流进入内陆,使我国广大地区干旱C.使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有利于沟通我国东西的水路交通D.河流从地势高一级阶梯跌落到低一级阶梯处,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11.下列治理黄河的做法,最恰当的是()A.另辟入海通道,使黄河改道B.引长江水冲沙C.中游造林种草,打坝於地D.加大黄河沿岸的用水量,使黄河水减少12.既是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又是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脉是()A.秦岭B.横断山C.雪峰山D.祁连山13.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下面图示正确的是()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14.我国降水分布不均,从空间上看我国南北的降水分配正确的是()A.南缺北丰B.南北平均C.南丰北缺D.北部略少于南部15.读下图,我国季风区内降水季节的分配特点是()A.全年比较均匀B.冬春多,夏秋少C.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D.年际变化小16.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是()A.大致沿长江干流B.秦岭—淮河一线C.十二月0℃等温线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17.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A.秦岭-淮河一线B.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18.黄河入海口在()A.天津市B.河北省C.山东省D.江苏省19.哈尔滨的小明寒假期间随旅行社外出旅行,短短十日行程中,他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请问小明的出行线路最有可能是()A.哈尔滨至拉萨B.哈尔滨至海口C.哈尔滨至兰州D.哈尔滨至上海20.下列关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区B.我国的旱灾只出现在西北干旱地区C.寒潮是冬半年的主要气象灾害,影响范围很小D.台风过境时,通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对我国东南沿海有很大破坏性二、非选择题21.读“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气候类型的名称: A、D、E、(2)气候类型C和气候类型D大致以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

(3)观察图乙中的夏季风,影响我国的夏季风的风向和风源地组合正确的是()①太平洋东北季风②印度洋西南季风③太平洋东南季风④印度洋西北季风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22.读下图“中国主要地形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区:A_________山脉,B_________山脉(2)在下列图中数字序号与其地形区名称、别称之间连线:图中数字序号地形区名称别称①四川盆地“北大仓”②青藏高原“紫色盆地”③柴达木盆地“世界屋脊”④长江中下游平原“聚宝盆”⑤东北平原“鱼米之乡”23.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的祁连山是第级阶梯和第级阶梯的分界线之一。

(2)图中会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填字母)(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河套平原,②是____平原。

(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____,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满足____、____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5)图中兰州、西安、济南等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

(6)由于泥沙淤积,黄河的下游成为,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24.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泥石流主要发生地区从①_______(山脉)到②_______(山脉),经A_____省的西部、四川、B省_____(填简称),到西东部一带。

(2)由图可知,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______级阶梯。

④____________盆地是泥石流多发地区之一。

泥石流发生时,人们自救的逃生方向A、B正确的是。

(3)从泥石流分布图中可看出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之一是。

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长江上游三峡自西向东有: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唐代大诗人李白经过这里留下了优美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答案】A【解析】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少,冬季河流不结冰。

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水量不大,汛期较短,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

辽河、海河、黄河等河流的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水的含沙量很大。

3.【答案】D【解析】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

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

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

另外,我国北方地区邻近冬季风的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

而冬季风在翻越重重山岭到达南方地区时,风力大大减弱。

所以,我国黑龙江省北部冬季低温可达-30~-40℃,滴水成冰,大地白雪皑皑;而广州冬季平均气温在20℃左右,气候暖热,到处绿树成荫。

4.【答案】C【解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是山地。

5.【答案】D【解析】从图中得知,长江上游由于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中游地区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造成下游河段泥沙淤积、河床抬高、航道阻塞、洪涝灾害频繁等。

6.【答案】B【解析】长江干流流经阶梯交界处,产生巨大落差,故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

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占全国的40%,可利用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7.【答案】C【解析】青藏高原的地表景观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青藏高原的显著特征,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的地表景观是地形崎岖,内蒙古高原的地表景观是地面坦荡,故选C。

8.【答案】A【解析】春节期间,我国东北地区天寒地冻,而海南岛却百花争艳,造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

9.【答案】B【解析】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

从降水的时间分配来看,也很不均匀。

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相比之下,冬春季雨水要少些。

10.【答案】B【解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故A叙述正确;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使我国广大地区降水较多;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使得我国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河流在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的时候,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了丰富的水能。

11.【答案】C【解析】“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措施是在上游梯级开发,兴建水利枢纽,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种草植树,打坝於地,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另一方面在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

这样,对确保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很大作用。

12.【答案】C【解析】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故选C。

13.【答案】C【解析】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

横断山脉的西侧是青藏高原;巫山的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太行山的西侧是黄土高原,东侧是华北平原;大兴安岭的西侧是内蒙古高原,东侧是东北平原;天山的北侧是准噶尔盆地,南侧是塔里木盆地;昆仑山的北侧是塔里木盆地,南侧是青藏高原,故选C。

14.【答案】C【解析】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

从降水的时间分配来看,也很不均匀。

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相比之下,冬春季雨水要少些。

15.【答案】C【解析】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

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

每年4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

因而,我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早,比北方长。

16.【答案】B【解析】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线位于长江干流以北,与一月0℃等温线一致,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

17.【答案】B【解析】中国季风气候区面积广大,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为界,把中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在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

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盛行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

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在相当程度上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

18.【答案】C【解析】黄河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在山东省注入渤海。

19.【答案】B【解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哈尔滨的小明寒假期间随旅行社外出旅行,短短十日行程中,他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说明旅途中温差大,行进路线是自北向南。

20.【答案】D【解析】洪涝是中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