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十四章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ppt-第二十四章金融脆弱

第二十四章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ppt-第二十四章金融脆弱

34
些经济变量的变化,这种相互影响可能 会形成多重,而不是单一的均衡。固定 汇率制只有与其他政策协调,才能有效 稳定运作。
第一代模型以小国为对象,假设条件 太多,与现实的背离较大。将扩张性财 政、货币政策作为外生变量,假设当局 坚持固定汇率不变。它的最大缺陷在于, 假设当局不管市场如何变化,只能机械地 坚持扩张性货币政策,支持预算赤字, 并通过出售外汇储备支持汇率平价
31
因为货币性冲击会使影子汇率从A点下降 到C点。冲击前,投机商无论怎样操作都 得失相等;冲击后,A点影子汇率将低于 固定汇率,所以投机商不会进行货币冲 击。 (3) 在dA<d<dB时,冲击前投机商有利 可得,冲击后则无利可得,所以投机商 不会冲击。
(4)在d≥dB时,货币冲击能增加投机商 的利益,固定汇率就要遭受冲击。
现金流入量小于现金流出量,而且,远

12
收入也难以补偿债务利息支出。 正是经济中的这种融资行为和债务结
构,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13
市场置换的影响:在经济上升的过程中, 谨慎融资逐渐置换成冒险融资,冒险融 资逐渐置换为“庞资”融资。第一步置 换是投资者的自主选择,第二步置换则 多为投资者被动的无奈。它产生于投资 者对自身财务状况恶化的担心和有关当 局对泡沫将引起通货膨胀的忧虑。在某 些经济主体倒闭的时候,市场忧虑将会 变成全面的恐慌,局部的破产倒闭也就 演变成了全局性的金融危机。
27
产组合的最优化,千方百计地套汇,实 现资产保值,这样就会加快中央银行外 汇储备的流失。
克莱森斯模型(1991)2研究不确定性情况 下货币危机的爆发,他们的结论是,不 确定性愈大,储备耗尽的速度就愈快, 因为在不确定情况下,国内信用的突然 增加导致影子汇率超过当前平价的可能 性增大。
还有的模型认为,投机性冲击往往发 生在货币贬值和贸易状况恶化之后,因
10
的判断一致。 如果这种判断是理性的,资金配置能
符合经济运行的要求,然而,随着经济 热度的上升,人们的理性下降。在经济 环境,投资方向和盈利状况与资金配置 结构不相一致时,计划投资就可能得不 到回报,借贷债务链就可能中断。
在过度投机阶段,人们对未来的担心 逐渐增强,一旦银行信贷滞后,这种担 心就会发展成普遍的恐慌,引发整个市 场的崩溃。
1、货币市场危机,又称货币危机。 2、资本市场危机。
7
3、金融机构危机,又称银行业危机。 4、综合金融危机。
(三)按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划分 1、系统性金融危机。 2、非系统性金融危机。
8
第二节 金融市场的脆弱性
60年代以前,金融危机总是与经济危 机相伴相生。60年代以后,金融危机一 度完全脱离经济运行而单独发生。这是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的结果,特别是 在金融国际化的今天,金融资产极度膨 胀,这就导致实物经济与虚拟经济运行 的背离,这就是金融市场脆弱性的表现。
d-s’’=-αs’ 因为r=0,i*、p*为常数,为了简便 起见,设i*、p*=0,经整理后,该等式
22
为:
s’’=αμ+d
(14-5)
公式(14-5)表明,外币的影子汇率与本
币信贷规模d成同方向变动,d值扩大,
外币上升。
如图14-1所示,s’’向右上方倾斜。s’是
条水平线,表明政府规定的外币汇率,
在第二代金融危机模型中,政府根据 经济形势相机决策。
以调整国内信贷政策为例,在未发生 投机性冲击时,国内信贷增长率为μ0, 存在着与信贷增长率相适应影子汇率曲 线。如果发生成功的投机性冲击,政府 可能耗尽其外汇储备,国内利率相应上 升,政府把国内信贷增长率提高至μ1, 以避免国内利率急剧上升,这就会形成
26
克鲁格曼模型为分析和研究货币危机 形成的原因和机制提供了一个框架,一 些学者沿着克氏模型的思路对货币危机 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在补充克氏模型的 基础上,衍生出一些新的模型。
其中有佩纳蒂和彭纳奇模型(1988)1,他 们修改了克氏模型中,居民持有的国内 资产与国外资产比例不变的假定,分析 在这种比例可变的情况下,投资者为了 避免货币危机造成的损失,就会追求资
得出以下方程式。
p=p*+s
(14.2)
i=i*+s*
(14.3)
p*与i*分别为国外价格和国外利率水平,假定它们为外生变 量,s为外币的本币价格,s*为升水率或贴水率。
18
在固定汇率制下,
s=s’, s*=0, i=i*
将(14.2)、(14.3)代人(14.1),得:
d+r-p*-s’=-α(i*) (14.4)
24
的幅度越大,就是官定汇率低于影子汇率 的幅度越深,冲击货币的可能也就越大。 图14-1的下半图可以看出,外汇储备突然 下降,通货膨胀率相应上升,实际汇率也 在投机商攻击的时点上向上倾斜。
25
s
s”
A s’
αμ
dA
d
s
实际汇率
通胀率
外汇储备 r
时间
图 14-1 第一代金融危机投机性冲击汇率的模型
11
市场经济中的三种融资:
谨慎融资指融资者资产现金的流入量大
于偿还债务的现金流出量; 冒险融资指融资者筹得的利息支出量,而且长
期中,其资产的预期收益大于利息支出,
这就使融资者经常借新债还旧债。
“庞资”融资(Ponzi Finance)则不仅是近期
30
一条新的、移动至右面的影子汇率曲线。 在这两条影子汇率曲线的作用下,可以 形成以下四种情况(如图14.2): (1) 在d<dA时,不会发生货币冲击,因 为在未冲击货币时,影子汇率在Sμ0线 上,发生冲击后,政府调整政策,影子 汇率下降至Sμ1,两者都低于固定汇率s’, 投机商预见到这种结果,所以不会发起 冲击。 (2) 在d=dA时,也不会发生货币冲击,
始终保持不变。A是d=dA时,影子汇率s”
与固定汇率s’相交。
在d<dA时,s”<s’ 时,外币影子汇率
低于官定汇率。投机商不会按官价买入
23
外币,再按影子汇率卖出,而是反过来 操作,否则他们将遭受损失。
投机商按影子汇率的买入,将是影子 汇率上升,直至A点,他们的购买行动才 停止下来。在A点的右边,d>dA,s” >s’, 投机商按固定汇率从政府手中买入外汇, 再按影子汇率卖出,从中赚取影子汇率 与固定汇率的差额。这样的操作将导致 影子汇率下跌,在d=dA时,这种操作就 会中止下来。 冲击货币将发生在d>dA的地方,s’’>s’
第二十四章 金融脆弱性与 金融危机
1
第一节 金融危机的界定
一、金融危机的定义
金融危机:Raymond Goldsmith认为,是“所有, 或绝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的、短暂的、 超周期的恶化,这些指标包括短期利率、 资产(股票、房地产)价格、厂商的偿债 能力以及破产金融机构的数量等”。但 是没有将外汇短缺包括在金融危机的基 本特征之中。
28
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既会扩大对 贸易品的需求,导致贸易状况恶化;也会 扩大对非贸易品的需求,导致非贸易品的 相对价格上升,实际货币价值下降。
还有的认为,如果考虑到货币政策的不 确定性,以及当局希望维持的储备水平等 因素,当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国内 利率会相应上升。
29
二、第二代金融危机模型
16
金融危机。 所以,财政收支失衡、外汇储备下降、
中央银行对问题金融机构的信用支持等, 都被看作是货币危机的前兆。
假设中央银行维持固定汇率制度,则金 融危机模型可以通过对国内货币市场上, 私人部门和政府部门的行为的分析展开。
国内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可以表达为:
m-p=-α(i), α>0 (14.1)
如果影子汇率与政府确定的汇率一致, 投机商无利可图,他们就不会冲击
21
货币,如果发生了这两者的背离,并且 达到一定的程度,投机商就会利用这两 者的差额,冲击货币,赚取利润。他们 冲击货币的可能和方式可用以下公式和 图像来表示。
如果影子汇率用s”表示,它随经济的 基本面(以信贷D为例)的恶化而上升, 与国内信贷有着以下的线性关系:
32
S Sμ0
Sμ1
A
B
S’
C
dA
dB
d
图 14.2 第二代金融危机模型的投机性冲击均衡
33
三、对两代金融危机模型的评价
第一代模型认为,政府事先确定宏观 经济政策,且不轻易做出调整,由于这 些目标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矛盾性,所以 在基本经济面恶化时,政府为保住的其 他目标,往往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制。 第二代模型认为,政府不是事先确定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是随市场形势变 化相应作出调整,这将影响经济主体的 预期,经济主体行为变化反过来造成这
5
定汇率,这就引发货币危机。因此,财 政收支失衡、国内信贷迅速扩张、国际 储备逐渐且持续下降、中央银行对有问 题的金融机构和信贷的支持等都被看作 货币危机的前兆。
6
金融危机的类型
(一)按金融危机的影响地域划分
1、国内金融危机。 2、区域金融危机。 3、世界性金融危机,也就是全球金融 危机。
(二)按金融危机的性质、内容划分
m是国内货币供给的对数形式,p为国内价格水平的对 数形式。i为本币的利率水平,α表示货币需求对利率 的弹性系数。
17
国内货币供给M由国内信贷D及中央银 行的外汇储备R决定,因为中央银行外汇 储备的增加以增发本币的方式实现。此 三者取对数后,可简化为一次方程
m=d+r
假定国内外资产可以完全替代,则可

d+r=p*+s’-α(i*)
该等式表明,对于实行固定汇率制的
小国来说,货币当局必须适时调节本国
的货币供给(d+r)来维持汇率水平(s’),
其主要方式是改变国内外货币供给的结
构。
1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