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生产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某公司生产技术资料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范围本制度规定了某公司生产技术资料管理的职能、管理内容与方法,检查与考核。

本制度适用于某公司生产技术资料管理工作。

第二条管理方针1、生产技术资料管理是电力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通过加强技术资料管理,有效地提高我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

2、生产技术资料管理是电力企业生产技术管理的基础,必须加强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保证达到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为电力生产服务,促进我公司技术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3、生产技术资料的特点:1)科学性:各种生产技术资料,必须符合现场实际,对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服务性:生产技术资料主要为生产服务,便于生产人员查询、利用。

3)完整性:完整、齐全是生产技术资料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只有保证完整、齐全,才具有科学的依据。

4)系统性:生产技术资料特别是指标数字的统计计算,一定要体现科学性、逻辑性、系统性,做到实事求是,真实可靠。

4、凡需审批的生产技术资料必须按程序审批签字后方能生效。

技术资料所用计量单位必须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第二章职责第三条生产副总经理职责:1、负责组织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法规和上级颁发的有关技术规程、规范和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全面负责公司生产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

2、负责公司各类生产技术资料的批准。

第四条总经理工作部(档案室)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档案管理的工作规范和标准,对公司基建、生产、科研等活动中产生的技术资料,按管理标准进行科学地分类立卷管理,形成以公司科技文件资料为主体的科技档案管理体系。

2、负责原始技术资料的收集、统计和归档管理,并制定科技档案管理标准和制度。

第五条设备技术部职责:1、设备技术部是公司生产技术资料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基建、生产、设备、节能,各级检修、技改、科技、环保及各项监督技术资料的管理,在业务上接受生产副总经理的指导。

2、负责编制或审核公司技术文件(包括工程图纸、现场规程及各项措施计划)、技术分析报告和技术总结,对部门、班组的技术资料管理,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3、负责分管范围内生产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移交档案室保存,并负责根据设备、系统的变动情况,及时修改与其有关的技术资料,对本部门各专业所保存技术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负责。

4、负责对各部门提出的对现用技术资料的更改进行审核,并对更改的正确性负责。

5、建立健全安全活动、安全分析、两票、两措、安全大检查、违章档案等安全技术资料。

6、负责对公司各部门、班组的安全技术资料进行指导、检查、监督。

7、负责建立燃料管理技术资料,包括从燃料进公司、质量检验、燃料消耗、库存、成份检验记录等。

8、负责做好燃料消耗情况分析。

9、定期检查分管技术资料的正确性和时效性,并负责根据设备、系统变动情况,及时修订、完善与其有关的技术资料,及时报部门经理审核,生产副总经理批准。

第六条检修部职责:1、负责对本部门所管辖的设备,建立健全从开箱验收、校验、安装、试运、投产、检修、技改到报废的全过程的技术资料。

2、负责编制本部门技术文件、技术分析报告和技术总结,报设备技术部审核、生产副总经理批准。

3、定期检查分管技术资料的正确性和时效性,并负责根据设备、系统变动情况,及时修订、完善与其有关的技术资料,及时报设备技术部审核,生产副总经理批准。

4、在技术资料管理方面,接受设备技术部的业务指导和检查监督。

第七条运行部职责:1、负责建立健全所辖设备投产试运、试验、运行、事故异常情况处理、检修技改直到报废全过程的运行技术资料(包括运行规程)。

2、负责编制设备运行技术文件、技术分析报告和运行总结,报设备技术部审核、生产副总经理批准。

3、根据现场设备系统变化情况,及时修订、完善与其有关的运行资料,包括现场运行规程、运行系统图等,报设备部审核,生产副总经理批准。

4、在技术资料管理方面,接受设备部的业务指导和检查监督。

第八条物资采购部职责:1、对各供货方进行信誉和质量评价,建立各供货方技术档案,选择合格供货方,保证供货质量。

建立并保存合格供货方的识别、评价记录和资料;2、所采购物资(包括备品配件)从定货、制造、到公司、检验等的全部资料,及主要物资的原始资料(包括供应公司提供的设备说明书、质量标准和质量合格证等随机资料)交档案室保存,并对所供物资技术资料的正确性负责。

3、对各公司供应物资在现场中的使用情况,要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各公司物资质量技术资料,加强信息反馈,督促制造厂家提高产品质量。

第三章管理内容与方法第九条技术资料来源于技术文件资料和技术档案1、技术文件是现今工作和生产中正在使用着的技术图纸、技术照片和技术文字材料的总称。

它包括说明、措施、计划、图纸、纪要、规程、条例、规定、管理办法等等。

2、技术档案来源于技术文件材料,是记述和反映公司基本建设、生产技术和自然科学研究等活动,具有保存价值,并且按照一定的归档制度作为真实的历史记录集中保管起来的技术文件资料。

第十条技术资料的建立1、公司内部制定的,对指导生产和管理等所必需的技术资料,必须履行编制、审核、批准程序。

对特殊或关系重大的技术资料,必须由编制部门组织专题会议分析讨论,并经各有关部门会签,生产副总经理批准。

2、公司编制的各种技术资料,均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3、在国家或省级科技成果发布会上,发布的科技成果的技术资料,经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可直接应用于指导公司的生产和管理。

4、对其他外来的技术资料,应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如应用于生产,应履行审核、批准手续。

第十一条技术资料的实施技术资料的管理部门和个人,必须了解该技术资料的内容和要求,技术资料实施前,必须检查技术资料的正确性。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疑问,可向编制或审核部门或人员提出,待确认正确后再执行。

第十二条技术资料的更改技术资料的更改,必须按程序进行审核和批准,审核部门和人员要认真分析了解原文件的内容和要求。

更改的文件资料,必须由审核、批准原文件的同一部门负责。

修改后的技术资料,应立即书面传达到有关部门,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对相应技术资料的修订。

第十三条根据我公司自身特点,结合贯标工作要求,建立健全技术管理资料。

1、设备等效可用系数完成情况及发电设备非计划停运资料;2、供电煤耗率及发电水耗率完成情况资料;3、燃料检斤、检质率统计资料;4、环境保护资料;5、安全生产情况记录资料;6、年度机组检修资料;7、员工全员培训资料;8、设备事故综合分析资料;9、设备计划停运、非计划停运及降出力事件技术资料;10、其它有关安全生产、经济运行的基础资料。

第十四条技术资料分类管理1、安全管理方面:1)建立安全分析例会和班组安全活动资料:主要记录会议日期和参加会议的人员、月度安全情况、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情况,下月安全工作重点等。

2)“两措”资料:包括“两措”计划及实际完成情况、完成率、未完成项目原因及变更批准手续,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成后的效益分析等。

3)“工作票”、“操作票”执行情况资料。

4)各种安全大检查资料:包括重点内容、时间安排、检查要求、组织领导及考核方法等。

做到安全检查有布置、有检查、有自查提纲及要求、有自查总结及整改措施。

5)建立健全违章档案资料。

2、设备管理方面:1)设备泄漏治理资料,设备泄漏治理的动态管理资料(与设备缺陷管理资料一同进行管理);2)设备管理原始记录、台帐资料;3)设备治理规划资料;4)设备管理制度:包括检修、运行、技术监督、设备评定级、备品配件和计量管理等制度齐全、责任制落实;5)重大技改项目管理资料:包括立项报告、可研报告、实施计划、投入产出比、效益分析等。

6)备品配件管理资料,备品清册完整;7)设备缺陷管理资料:管理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并有实行动态管理的记录;8)热工自动保护、继电保护投入率和继电保护装置正确动作率的统计计算资料;9)机组各级检修资料:包括开工报告、计划检修项目、网络图、检修工序、对不符合的处理单据、H点W点及三级验收资料、设备异动变更、工时定额、材料费用消耗、各级检修前后的试验、遗留问题、经济效益分析、总结等。

3、运行管理方面:1)现场运行规程、运行管理制度配备齐全;2)运行分析资料;3)运行小指标竞赛资料:包括竞赛制度、管理方法及考核、奖惩记录;4)设备定期试验资料:包括定期试验的制度或规定、定期试验的原始记录或试验报告;5)技术监督资料:包括有关监督规程、技术监督网的组成、技术监督专责人、定期的技术监督总结、报告以及发现的重大缺陷和缺陷分析等;6)调度管理资料:包括调度管理制度、管理体系和人员责任制落实;7)“两票三制”管理资料:包括管理办法和规定以及执行情况的总结资料。

4、节能管理方面1)节能管理体系资料及节能活动记录资料;2)节能规划、计划及节能管理实施细则;3)省煤、节电、节水、节油、节约原材料奖惩措施资料;4)节能基础管理资料:包括能源消耗的各种原始记录、台帐及报表;热力试验监督报告;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资料及能源指标计算资料;5)经济运行和经济调度资料:包括各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资料;6)燃料管理资料:包括燃煤(油)生产日报、台帐、煤质分析报告、检斤率、检质率资料、燃料化验报告等。

5、科学技术进步方面。

1)科技管理体系及科技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资料;科技项目完成后的技术报告、试验报告、鉴定(验收)结论、投入产出比及效益分析报告等;2)合理化建议活动资料;3)技术监督资料:包括金属、化学、热工、电气仪表、高压、环保等项监督资料。

第十五条公司档案室至少应具备如下资料:1、新建或扩建机组施工的整套设计图纸、技术文件、设计变更单位、重要设计修改图、地下管线图、电缆埋设和接地装置等竣工图、热工、电气仪表二次接线图等;2、制造公司的整套安装图纸、说明书和出厂证明书;3、材料特性试验记录;4、建筑及安装工程质量检查记录和验收签证;5、施工过程中补充的地质及水文资料以及建筑物、构筑物、大型设备基础的沉降观测记录;6、建筑物、构筑物、大型设备的主要测量放线记录及水准点记录表。

7、安装记录和分部试运及调试试验记录;8、机组168小时整体试运行记录;9、机组历次A级检修、重大改造项目资料。

第十六条设备技术部至少应具备如下资料:1、主设备及主要辅助设备台帐;2、机组各种检修、更改资料;3、事故备品资料;4、行业及公司下达的有关生产管理的制度、规定、规程等各类技术资料;5、“反措”资料;6、设备管理资料;7、运行管理资料;8、节能管理资料;9、技术进步与环境保护资料;10、设备检修验收单。

11、安全分析例会和班组安全活动资料;12、“两措”资料:包括“两措”计划及实际完成情况、完成率、未完成项目原因及变更批准手续,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成后的效益分析等;13、“工作票”、“操作票”执行情况资料;14、各种安全大检查资料:包括重点内容、时间安排、检查要求、组织领导及考核方法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