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4认识动能与势能

11.4认识动能与势能

后记
1•演示实验:
(1)运动的小车推动木块运动。
(2)被举咼的重物下落将小桌子压入沙中。
(3)被拉伸的弹黄拉动小车运动。
2.分析、讨论:
(1)运动的小车对木块、被举咼的重物对小桌、被拉伸的弹簧对小车 做没做功?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运动的小车、被举高的重物、被拉伸的弹簧有什么共冋特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能量”的概念。
(2)动能的大小还可能跟物体的质量相关; 设计实验: 实验探究: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越大; 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大。
(4)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相关
1•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相关 置疑: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相关?并说明依据。 学生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思考:
(1)如何利用所给器材,比较重物重力势能的大小?
(2)如何在实验中控制相关的变量? 学生根据设计方案探究后,汇报结果; 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关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相关?让学生自己课后自行设计实验 方案、并实行探究。
(5)机械能的转化
1•说明:
教学步骤
教学 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
导入 新课
人类生活、生产是离不开能量。所以,我们就很有必要学习并了解一些相关能量方 面的知识。
问题:根据你的理解与了解,能说说能量有哪些形式吗?
学生讨论回答。那么,什么物体具有能呢?
指出:机械能是能量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到底什么是能呢?请观察下列实验。
新课 教学
(一)什么是能
1.动能:物体因为运动而具有的能。
2.重力势能:物体因为被举咼而具有的能。
3.弹性势能:物体因为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具有动能?哪些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哪些物体具
有弹性势能?
(3)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相关 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相关
置疑:物体具有的动能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相关?并说明猜想的依据。 学生猜想:(1)动能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速度相关;
3.能量”的概念:
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就说物体具有能
4.如何去判断能的大小
总结:在物理学中,能量和做功有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 一个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这个物体的能量就越大。
5.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J)。
(二)机械能:
问题:运动的小车、被举高的重物、被拉伸的弹簧都具有做功的本 领,所以都具有能。它们具有能的原因是否相同呢?
课题: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2•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分别与哪些因素相关。
3•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能够相互转化。
4.能解释自然界中机械能相互转化的现象。
教学重点
建立动能和势能的概念,理解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
能的初步概念。
教学用具
小车、木块、重物、小桌、沙子、弹簧
(1)动能和势能是机械能的两种表现形式。
(2)一个物体能够既有动能,又有势能,也能够只具有动能或者只 具有势能。
3.动能与势能的转化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理解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间是能够相互 转化的。
(1)演示并分析活动A中设置的实验: 得出结论: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是能够相互转化的。
(2)分析教材三个实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