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概论课程论文题目: 对村镇银行经营状况分析年级专业:国人资0902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吴成浩2011年11月20日摘要随着我国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农村地区对资金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需要金融部门在信贷、结算、委托代理、信息咨询等各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
而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明显存在组织机构单调、服务功能不全、支持面狭窄等问题。
设立村镇银行,无疑对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搭建农村金融供给新渠道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目前,村镇银行正在成为我国农村金融的一个新亮点,开始成为各地区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关键词:新潜力状况良好客户认可Title TOWN AND VILLAGE BANKING BUSINESS ENVIRONMENT ANALYSISAbstractAs china's export-oriented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and marketization degree unceasing enhancement, the rigid demand for capital growth in rural areas, need credit in the financial sector, information consultation, settlement, principal-agent in areas such as providing a full range of services and support. Present organization of rural financial system is far from dull, narrow insufficiency of service, support, and so on. Establish village banks, no doubt for activating rural financial markets and improve rural financial organization system, build new channels of financial supply and improve rural financial services in rural areas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Currently, the village banks are becoming a new bright spot, began a new force for financial support in the areas of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Key words: new potential in good condition customer recognition目录1引言 (1)2 村镇银行经营状况分析 (1)2.1 村镇银行经营成果 (1)2.2 经营状况良好,客户普遍认可 (2)2.3 经营中存在的问问题 (2)2.3.1 风险 (2)2.3.2 风险对策 (3)3 村镇银行发展前景 (4)3.1 制约因素 (4)3.2 对于村镇银行经营建议 (4)结论 (6)参考文献 (7)1 引言经过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银行体系形成一种金字塔结构,除中央银行、监管机构、行业自律和政策性银行以外,四大国有银行加交通银行处于顶端,中间是12家中小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最下面是一百多家城市商业银行、数百家城市信用社以及数万家农村信用社为基座。
显然在服务农村上气势不足,1997年前后,大多商业银行撤出农村市场,与此同时很多银行取消在县级分支向居民贷款,仅保留吸收存款的功能,实际上就是通过自己的银行系统将资金转移到其他地区,造成农村资金流失到非农村地区。
这些所谓的大型金融机构不仅没有对农村金融市场输血,反而不断抽血,使农村金融服务进一步到达边缘地带。
农村金融体系特有的人口密度低,平均贷款少,家庭储蓄少,交易成本高,资金盈利率低,贷款缺少抵押品,固定资产有限,交通条件差,市场分割,信息不对称风险大,农业生产周期季节性特征,收入波动大等一系列因素导致农村农户、个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尤其有限。
另外在农户的借贷用途方面,得到贷款支持的农户中,35.2%的农户最优先用于建房、看病和教育等生活消费,53.9%的借贷农户最优先将贷款用于生产投资。
以往农户现实的资金需求较多用于生活消费的现象有所改变,较多的农户在获得贷款之后不再优先选择满足其生活需要,而是用于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如购买生产资料等。
从目前农村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农民对金融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贷款需求也越来越多,额度也在扩大。
农村近年来国家政策里得到了突飞猛进,从图可以看出农村人均收入在逐年上升,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资金的需求也水涨船高,所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农村信贷模式也越来越重要。
2 村镇银行经营状况分析2.1 村镇银行经营成果截至2009年6月末,全国已有11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从机构类型看,村镇银行100家,贷款公司7家,农村资金互助设11家;从地域分布看,中西部地区84家,东部地区34家;从经营情况看,已开业机构实收资本47.33亿元,存款余额131亿元,贷款余额98亿元,累计发放农户贷款55亿元,累计发放中小企业贷款82亿元。
多数机构已实现盈利,其中2009年累计盈利4074万元。
从目前来看,我国现有的110多家村镇银行多数分布在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低、金融服务不充分的村镇。
由于村镇银行目前受到严格的地域限制,不能跨地区进行存贷业务,这种小区域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模式会产生流动性风险。
村镇银行在吸收存款方面受到农村信合、邮储等的竞争,不仅网点、品牌等存在弱势,而且不能开办对公存款业务等,致使资金并不十分充裕。
同时各地基层人行对村镇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规定不一,很多按照一般商业银行标准进行,也降低了对农信社等的竞争力。
由于农村对村镇银行的放贷需求强烈,这样便产生了资金需求和供给的不对称性,从而很容易导致风险的产生。
在自身规模小和盈利的压力下,村镇银行存在着不断扩大贷款规模的冲动。
一些村镇银行的贷存比已经超过了监管红线75%,个别银行甚至超过了100%,有的甚至开始动用资本金发放贷款。
2.2 经营状况良好,客户普遍认可2006年底,政府对农村银行业的准入规则作出重大调整,放宽准入资本范围,支持和引导境内外银行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各类金融机构,其中包括了鼓励各种资本到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
2007年《村镇银行管理暂行办法》施行以后,我国村镇银行试点工作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07年初,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首先从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湖北等六省(区)开始试点。
07年03月01日,我国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正式挂牌,标志着我国解决农村金融迈进了第一步。
10月,银监会扩大试点范围,由原来6省(区)扩大至全国31省(区、市)。
截止2010年,共有300多家村镇银行成立,预计今年村镇银行的设立数目还会进一步提高。
如今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则主要包括三方面:由主要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构成的正规部门;非正规部门,包括农村扶贫社、农民互助储金会、民间私人借贷组织、国内非政府组织、国外NGOs和国际组织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
现今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势头良好,在银监会的三年规划的支持下更是在大规模推进,为达到2011年底1027家村镇银行的目标而不断奋斗。
自2006年银监会放宽准入政策以来,我国村镇银行由6个试点扩大至31个。
07年12月首家外资村镇银行曾都汇丰村镇银行开业,同年由国家开发银行作为主发起人的村镇银行也开业;08年8月,农行发起湖北内蒙古村镇银行;09年12月工行作为主发起人的浙江平湖工银村镇银行挂牌成立;10年3月,农行发起的陕西安塞农银村镇银行正式挂牌;11年中国银行与富登公司强强联手诞生了的中银富登村镇银行。
2.3 经营中存在的问题2.3.1 风险(一)信贷风险我国是农业大国,村镇银行主要服务于农村经济,面向“三农”、城乡联动、综合经营,即面向农村、农户和农业经济组织,大力支持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
我国的村镇银行金融风险,由于其所在区域经济环境内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从而导致其信贷风险类别必须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办法来加以考虑。
我国农村金融创新虽然取得长足的发展,但农村金融机构中依然普遍存在着资本金较少、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风险分散机制与担保体系不健全等先天缺陷,使村镇银行在经营和管理上面临着一些风险。
(二)流动性风险金融机构遇到突发大量现金需求,包括存款人大量提取现金,会面临大量现金需求,有时必须以资产变现处理。
其流动性风险主要表现在吸收存款有限而贷款需求无法满足,极易形成过高的存贷比,造成流动性风险。
[5]09年1月5日开业的双流诚民村镇银行,3月底的存贷比就达到97.35%,6月底进一步攀升到106.71%(其间向母行江苏江阴农村商业银行拆借5000万元)。
09年末,其上报银监部门数据为:存款余额35304万元,贷款余额26417万元,存贷比为74.83%,低于75%。
但其实际存贷比为104.40%,因为有1亿元的存款是年末突击从其他银行转入的,之后又迅速转走。
(三)操作风险由于刚刚兴起,并身处中国不发达地区,村镇银行设立以来普遍面临着人员少、专业技能弱的问题,村镇银行大部分人员没有丰富的银行实务经验,业务知识欠缺,极易产生操作风险。
(四)市场风险即由于利率、汇率、股票、商品等价格变化导致银行损失的风险。
村镇银行从事股票商品等业务有限,主要体现在由于利率变动产生的风险。
村镇银行如一般商业银行一样具有高负债和期限错配的特征,利率变动必然对其再投资和再融资产生影响。
(五)政策性风险农业作为弱势行业具有很大风险。
农民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强,抵御能力却很弱,很多时候处于听天由命的状态,出现风险却无能为力,损失总会很惨重。
同时农村比较特殊,很多企业技术落后却是地方的“香饽饽”,因为他们可以增加税收,带动一方经济,地方政府也相应给予很多照顾,但是一旦出现风险,他们一定会惨不忍睹。
最后,村镇银行经营地域狭小,风险集中度高,一旦出现风险难以寻求帮助。
2.3.2 风险对策加强农村产业发展的研究农村脆弱性是历史遗留问题,需要政府和银行的合作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