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教程(前期篇)
小结:宽容度是正确曝光的重要指标之一。
曝光
测光
测光——获得正确曝光的光圈快门组合值。 a. 测光模式(相机说明书)
二、曝光和对焦
3D 矩阵测光: 画面光线分布平均,适合普通风景纪念照、大合照 中央重点测光: 突出中央主体曝光,有环境结合,适合人像、艺术风光照 点 测 光: 突出主体曝光,大光线反差下适用,适合微距、艺术人像
曝光
曝光
直方图——能直观查看曝光情况的波形图。
二、曝光和对焦
1 表示接近纯黑(无像素) 2表示暗部像素 3表示中间亮度像素 4表示高光像素 5表示接近纯白(无像素)
曝光
二、曝光和对焦
曝光
二、曝光和对焦
曝光
二、曝光和对焦
细节丢失严重
关于直方图: • 直方图可以作为曝光的参考,但没有绝对准确的直方图;
心态: 不要想着升级器材,要想怎么用好手中器材; 不要总想着后期改进,专心掌握前期。
• 基本的概念和技能
2. 摄影姿势Leabharlann 要点:稳定、舒适、安全、帅 横向拍摄:左手托住镜头,两边腋下不要张太开; 纵向拍摄:左手夹紧,右手放松;
蹲或坐着拍摄:单膝跪地,稳定下半身;
三脚架:平地上三脚长度一致,人站在合适位置; 其它:腕带、便携脚架
光线
3. 基本用光方法
风光
a.判断光线情况
强度——直射光突出重点主体,漫射光营造环境气氛; 角度——让景物更清晰有层次和空间感; 色温——判断当前色温,控制好白平衡,让景物更有表现力。 此外,还要对最后成像画面有预知能力,控制好各部分细节。
三、光线和色彩
b.合适的测光方式
对重要部分进行测光,并综合考虑整个画面曝光结果,推荐中央重点测光模式; 平衡好最亮或最黑的部分在画面上的比例,特别是要避免大面积死黑或死白, 以获得更好曝光视觉效果;
宽容度大
胶片/CCD/CMOS 的宽容度,可以通过暗房/后期调整
曝光
二、曝光和对焦
对于彩色照片,每种色彩都对应一个灰度值,同一色系可能灰度值一致。
曝光
宽容度
二、曝光和对焦
宽容度对照片的影响——宽容度越大,视觉越舒适,耐看(视觉暂留)
有关宽容度的几个问题:
问:为什么我拍的画面,天空很亮,地面很黑? 答:解决办法:选择早晚拍摄、减光滤镜、后期处理(首先保证高光不过曝)。 问:胶片比数码宽容度大吗? 答:不一定,看前期拍摄的画面内容以及冲洗/后期技术,画面宽容度是可以调整的。 问:照片宽容度是不是越大越好? 答:一般来说是的,但也不乏一些需要特殊表现的大反差作品。
跟踪对焦——运动 . 设置自动连续对焦模式AF-C . 取景框里选择对焦主体——半按快门对焦并锁定跟踪运动的主体——合焦提示
预测对焦 . 设置手动对焦模式MF . 观察要对焦的物体并目测距离——调整镜头对焦环到合适距离——合焦提示
对焦
4.景深、焦平面和锐度
景深——画面清晰的范围 景深和光圈的关系:
目前主流数码相机以1/3EV为间隔,有: -2.0、-1.7、-1、-1.0、-0.7、-0.3和+0.3、+0.7、+1.0、+1.3、+1.7、+2.0
曝光
补偿多少?——以实际情况为准。
二、曝光和对焦
注意: 需考虑镜头光圈值,有些镜头光圈达不到经过曝光补偿后所需要的光圈值。 ——可以通过提高感光度来改善。
曝光
二、曝光和对焦
曝光
b. 测光方法(相机测光系统)
二、曝光和对焦
光圈先决(A档)——设置光圈,相机设置快门。多数情况下常用。 快门先决(S档)——设置快门,相机设置光圈。需要高速快门速度时常用。 手动(M档)——自己设置光圈和快门。夜景、有经验者常用。 程序档(P档)——相机控制光圈快门,自己可调整。入门爱好者常用。
光线
三、光线和色彩
关于光线
摄影(photography)=希腊语“photos”(光)+“graphien”(描画)。 没有光线,世界就是一团漆黑。
1.光线的特性: 种类:
自然光——太阳光、月光以及大自然的各种光源; 人造光——影室灯、闪光灯、其它人造光源;
光线
三、光线和色彩
角度:
顺光——来自相机后面(大众化) 逆光——来自拍摄对象的后面(艺术化,有时候需要补光) 侧光——来自拍摄主体和相机的侧面(艺术化)——又分侧逆光和侧顺光以及90度侧光 顶光——来自拍摄主体的上面(压抑) 底光——来自拍摄主题的下面(鬼光)
曝光
关于长时间曝光:会导致反差增大。 控制反差才能曝光准确。
二、曝光和对焦
更无把握的曝光——M档,设置不同曝光组合, 同一画面包围式曝光。
曝光
曝光
曝光方法
二、曝光和对焦
半按快门释放按钮锁定测得的曝光值(或M档设置测得曝光值),全按快门释放 按钮进行曝光。
曝光补偿
简称EV,是一种增加或减少曝光值的方式。 原理——相机测得的曝光值,都是一个中性值。 原则——白加黑减(对于数码摄影来说,可以不那么严格)。
小结:
• 测光首先要靠近最重要的主体测光; • 曝光需考虑宽容度,除非使用减光手段,否则尽量避免大反差画面; • 使用RAW格式,尽量曝光准确,保证暗部和亮部细节,便于后期调整; • 包围式曝光是提高照片成功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焦
1.对焦概念
二、曝光和对焦
人眼最先被焦点吸引——告诉人们看什么,很重要。
c.曝光过程要及时调整
随时观察光线的变化,调整好新的曝光值; 必要时,采用包围式曝光,不同曝光组合多拍几次,并累计经验。
光线
3. 基本用光方法
人像 a.思考拍摄效果,准确布光
三、光线和色彩
建议人像摄影创作之前,先思考最终效果,画草图,考虑布光设计; 室内人像合理布光,并试拍几张看效果; 室外人像要先踩点,观察自然光线变化和天气因素,有必要试拍。
曝光
常见测光实例——风景:
二、曝光和对焦
天空明亮,景物黑暗 —— 对景物测光,避开天空 —— 获得景物正确曝光 要点: . 拍摄风光,使用光圈先决,并推荐使用小光圈F8以上,3D矩阵或中央重点测光 . 如需要天空细节,使用滤镜降低反差+对天空测光+后期处理(复习“宽容度”) . 尽量选择光线反差小的时机拍摄,比如清晨或傍晚。
• 基本的概念和技能
• 基本的概念和技能
3. 相机基本设置
图像品质: RAW——数据格式,方便后期调整
JPG——压缩图片格式,后期调整余地不大
图像优化:标准 白平衡:自动 色彩空间:
sRGB——大多数显示器适用
Adobe RGB——色域比sRGB广,专业 对焦:自动AF 其它:默认
曝光
1.为什么要曝光准确
•
三、光线和色彩
连续发光——泛光灯和聚光灯(室内摄影使用) 聚光灯(直射光):强硬光束、阴影浓重、轮廓分明 泛光灯(漫射光):柔和光、阴影浅、轮廓模糊
• 瞬间发光——闪光灯(室内室外使用)
自然光
一般指太阳光。 不同天气阳光特点: 晴空——直射光,早晚强度低,适合拍摄,正午强度高,反差大,拍摄不容易成功; 多云——有方向的漫射光,强度中等,反差不大,上午下午适合拍摄; 阴天——无方向的漫射光,强度中等,反差小,全天适合拍摄; 雨天——无方向的漫射光,强度低,反差小,但因光线不足,不适合拍摄。
二、曝光和对焦
光圈大,景深小
光圈小,景深大
对焦
4.景深、焦平面和锐度
景深——画面清晰的范围 景深和焦距的关系:
• 曝光和对焦
焦距短,景深大
焦距长,景深小
对焦
4.景深、焦平面和锐度
景深——画面清晰的范围 景深和拍摄距离的关系:
二、曝光和对焦
距离短,景深小
距离长,景深大
对焦
4.景深、焦平面和锐度
焦平面——焦点组成的平面
自动(Auto)——相机控制,不可调整。想省事者、没有把握者常用。
c. 测光过程 数码单反相机的测光元件, 一般都安装在目镜里面, 通过镜头来测光(TTL测光)。 一般来说,对焦框就是测光区域。 半按快门,进入测光状态。
曝光
二、曝光和对焦
测光原则——靠近最重要的主体测光! 需要注意——改变曝光值会影响整个画面的曝光,而不仅仅是测光部分。 常见测光实例——人物
业余摄影爱好者
基础篇回顾
基础篇
• • • • • 认识摄影 认识传统胶片摄影 认识数码摄影 认识数码单反相机 认识镜头
前期篇
前期篇
• 基本的概念和技能 • 曝光和对焦 • 光线和色彩 • 传统构图法 • 寻找新视角
• 基本的概念和技能
1.如何开始?
复习: 光圈、快门、感光度、焦距、视角、景深。 设备: NIKON D200、18-70/3.5-4.5镜头
光线
强度:
直射光
三、光线和色彩
来自一个方向(点光源)、成像实边重、形成很重阴影(聚光灯、晴空阳光)
完全漫射光
没有方向性、成像边缘模糊、柔和、阴影小(反光板、多云天气)
方向性漫射光
有一定的方向性,阴影比直射光的浅,但仍清晰(反光板、柔和的闪光灯、 经过物体反射的直射阳光)
光线
温度:
单位:K(开尔文) 不同温度的光形成不同的 色温。
曝光不足——丢失暗部细节、噪点增大 曝光过度——丢失亮部细节、刺眼 曝光准确——色调过渡自然、养眼
二、曝光和对焦
曝光不足
曝光正常
曝光过度
RAW格式——仍然需要曝光准确!
曝光
2.如何正确曝光
正确曝光的标准:视觉上的和谐。
二、曝光和对焦
宽容度
定义——画面能容纳的景物亮度反差的过渡范围(动态范围)
宽容度小
三、光线和色彩
暖色和冷色
人所理解的暖色-红色, 冷色-蓝色; 色温表上的暖色-蓝色, 冷色-红色; 色温越高,光色越偏蓝; 色温越低则偏红。 一天中自然光线的变化, 冷色调-暖色调-正常色调 -暖色调-冷色调; (示例) 正常色温 – 5500 K; 调节色温-白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