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初二物理元旦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小明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长度为172.5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A.物理课本的厚度B.一根粉笔的长度C.黑板的长度D.饮水杯的高度2.临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今天的临沂更是美丽壮观。
位于临沂市中心处的某大酒店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到临沂城的美丽景色。
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都是运动的C.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D.以路面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C.声音不能在固体中传播D.市区禁止机动车辆鸣笛是为了减小噪声4.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5.下列现象中,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月光下的树影B.你看到别人的背影C.平静水面中的倒影D.礼堂里放电影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看到镜后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B.选择与物等大的另一物体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C.将白纸放在像的位置,透过玻璃看到白纸上有像,由此得出白纸能接收平面镜所成的像D.平板玻璃放置时应与桌面垂直7.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B.桃花吸收红光C.桃花反射红光D.以上说法都不对8.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9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2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照相机B.幻灯机C.放大镜D.潜望镜10.如图3所示,B为AC的中点,蜡烛烛焰通过凸透镜后在右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缩小的像,则凸透镜:A.应该放在B、C之间的某处B.应该放在A、B之间的某处C.应该放在B点D.可能放在蜡烛的左侧某处11.下列实例中,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的是:A.紧急刹车 B.做直线运动的足球,碰到球员后,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C.骑自行车加速前进 D.两手用力扳竹条,使其弯曲12.关于自行车部件的设计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尾灯只是一种装饰B.车轴上装有滚动轴承是为了减小摩擦C.把套上做有凹凸花纹只是为了美观D.车轮的外胎上做有凹凸花纹是为了节省材料13.下列作法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A.冬天马路上结冰,可在冰面上撒些细沙,就更安全B.拉链不好拉时,可在拉链上抹一点石蜡,就好拉了C.搬运笨重货箱时,可在地上铺几根圆木就容易搬动D.锁生锈不好开时,可将少量食油注入锁孔就易打开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4.马路上站岗的交通警察相对于岗亭是的,相对于行驶的汽车是的(填“运动”或“静止”)。
15.乐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响度、________和________,女同学的声音较尖细,是指她声音的__________较高。
16.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_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_的实像(选填“正立”或“倒立”)。
常见的视力缺陷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4所示,根据该光路图,这个人可配戴_________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___________(选填“前”或“后”)移。
17.如图5当电风扇工作时,空气会由静止流动起来,这说明力能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_;同时小车将向_________运动,原因是__ __ _______;类似的装置可应用在某些交通工具上,试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
这类交通工具在月球上是无法工作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4图3图2A.玩具的影子B.森林中的光线C.水中山的倒影D.铅笔好像折断了图1图5三、作图与实验(18题8分,19题11分,20题8分,共27分)18.作图:①请你在图6甲中作出反射光线OB 的入射光线AO ;② 画出图6乙中入射光线所对应的折射光线;③在图6丙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④在图6丁中画出重为6N 的木块在斜面上下滑时表示重力三要素的示意图。
19.有两个小组的同学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选用的透镜的焦距为15cm 和17cm 。
(1)第一组同学安装的光具如图7甲所示,但他们发现: 不论怎样移动光屏也见不到像,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组同学安装的光具如图7乙所示,但他们只能 在光屏边缘上看到一个残缺的像,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组同学掌握了正确的实验方法后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地记录在下表中。
A .分析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结论一,你还能总结出哪些结论,填在横线上。
结论一:凸透镜成实像时,若凸透镜的焦距相同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越长,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
结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已知像距与物距的比值就是凸透镜成像的放大倍数,称为放大率。
那么你认为凸透镜成像时,上表中的两个透镜哪一个的放大率大?为什么?在比较过程中你用了哪一种科学研究方法?20.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
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
例如:A .轮胎上刻有花纹 B .脚踏板凹凸不平 C .塑料套紧套在车把手上 D .车轴处装有滚珠 E .车轮做成圆形 F .刹车时用力捏闸 G .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 H .车的把手上有凹槽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只填写各选项前的字母)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的是: ;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而减小摩擦的是: ;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离而减小摩擦的是: 。
四、计算题(21题6分,22题12分,共18分)21.河面上的冰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是784N ,一个质量是50㎏的人要想安全的走过冰面,这个人最多只能携带多少㎏的物体?22.一司机驾驶桑塔纳牌轿车于上午10时正从甲地进入“京沪高速”入口处时看到路边立有如图8甲所示的标志牌,当轿车行驶到乙地时司机又看见路边立有如图8乙所示的标志牌,此时时钟指在10时30分,问:(1)轿车从入口处行驶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司机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最快可于几时几分到达泰安?得分 评卷人小组凸透 镜的 焦距 物体到凸 透镜的距 离/cm 像到透 镜的距 离/cm 像的 正、 倒甲15 15 15 15 20 30 40 60 48 27 23 19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乙17 17 17 1720 30 40 6080 34 27 22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图6图8图7八年级物理试题竞赛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D2、C3、D4、D5、A6、C7、C8、D9、B 10、A 11、D 12、B 13、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4、静止;运动 15、音调;音色;音调 16、凸透;倒立;近视眼;远视眼;凸;前 17、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飞机(气垫船、轮船等);月球上是真空(没有施力物)三.作图与实验(18题8分,19题11分,20题8分,共27分) 18.如图,每图2分19.(1)烛焰(或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小于15cm(2)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没有调节到同一水平线上(3)A 结论二: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总大于焦距,像距也总大于焦距结论三:凸透镜成实像时,若物距相同,焦距长的凸透镜成像的像距长 说明:结论二可分为两条,其它说法合理即可;以上每空2分B :焦距长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的放大率大。
因为在物距相同时,焦距长的凸透镜比焦距短的凸透镜的像距大,所以像距与物距的比值大,即放大率大。
在这个比较过程中用到的是控制变量法。
(每步1分)20. ABH ;CF ;DE ;G (每空2分) 四.计算题(18分)21.解:质量是50Kg 的人受到的重力是:G =mg =50Kg ×9.8N/Kg =490N 2分 人过河携带物体的重力为:G 物=F -G =784N -490N =294N 2分 物体的质量: m 物=G 物/g =30Kg 2分22.解:(1)h km h km km t s v /905.021*******=-==5分 (2)min 9215.2/100215222h h hkm kmv s t ====5分 ∴轿车到达泰安的时间:min 3912min 92min 3010h h h =+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