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公路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方法

浅谈公路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方法

浅谈公路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方法摘要:本文重点分析公路路基施工的质量问题及其相关控制方法。

关键词:公路路基;质量控制;施工工程
中图分类号:u21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路基是公路建设的基础,通常情况下,公路路基包括路堑和路堤,基本操作工序较为简单、便捷,一般有挖、运、填三个工序。

路基施工处在一个大环境下,条件较为艰苦,交通运输也不便利,所以施工建设的供应条件比较困难[1]。

一、公路路基施工技术的现状分析
1、城市公路路基施工技术
在城市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充分考虑项目施工对周围的建筑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的影响,因此需对工期的长短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此来减少对居民生活产生的影响。

其次就是要在确保路基的稳定性的基础上,加强对周围建筑物群产生的影响。

从而一般在地基开挖时都需要重新建立排水系统,减少地表水对周围建筑物以及路基产生的影响。

2、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由于软土地基具有较高的含水量,而且承载能力低、具有较强的压缩性,因此针对软土路基施工时,经常是采用袋装砂井、排水砂垫层以及钢渣换填等方法,以此来达到提高软土路基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我国公路
工程在软土地基的施工方面还不够完善,这也是我国公路工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二、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填土的选择。

若回填土质不良即使松铺厚度适中,碾压合乎规范也很难达到压实度标准因此对回填土应经过试验,回填过程中必须予以人工压实
(2)含水量控制。

土体只有在最佳含水量时才能达到密实度,因此在压实过程中必须随时测定土体的含水量,含水量过大则应采取晾晒风干到最佳含水量之后再进行碾压,含水量过小则应采取洒水湿润的方法施工中应连续作业,减少雨淋,暴晒,防止土体含水量发生较大变化[2]
(3)压实机具选择。

土层填土厚度一般为30cm为宜,应尽可能采用重型机具进行施工对同一土体来说采用轻型压实所得出的最大干密度较采用重型压实得到的最大干密度小,而其最佳含水量较采用重型压实的大,随着吨位加大其压实效果可以增加,同时压实力的增加土体的含水量又可降低,从而提高路基的回填模量(4)虚铺厚控制。

压实土层的密度随深度递减,其距表面5cm 的密实度最高,若压实机械吨位较大则虚铺厚度可适当加大,反之则相应减少虚铺层厚度一般为30cm,其压实机械吨位不可小于
18~21t
(5)压实厚度及宽度。

根据技术规范每层的压实厚度一般为15cm,对大型压实机械其压实厚度可达20~25cm压实厚度过小则会
产生/叠皮现象,因此在施工前应取土坑内土摊铺后测量松土厚度,并要求每层都超出路堤宽度,有足够的余宽根据规范规定应超出路堤宽度外0.5m,对于高填土路段应加宽余宽,以免由于路基沉降或由于高填土路段机械不可达到边缘而导致边缘部位土体不能充分
拌和压实而造成边缘松散,碾压不密实
(6)特殊地基软基处理。

①沟槽排水。

沟槽的布置要考虑利用地形自然坡度排水;填土沉降要注意坡度的变化;不使来自四周挖方部位的地表水、渗透水浸入填土;沟槽的间隔要尽可能加密,以增大排水能力,即使有部分沟槽被切断也不会妨害整体排水;②砂垫层法。

对于地基上部软土层极薄且含水量大时,在软土地基上敷垫 0.5-1.2米左右厚的砂垫层。

这样可达到固结软土层,使砂垫层起到上部排水层作用,同时砂垫层又成为填土内的地下排水层,以降低填土内的水位,在进行填土及地基处理施工时,为施工机械提供良好的通行条件;③敷垫材料法。

对于地基土层不均匀,可能发生局部不均匀沉降和侧向变位,可利用所敷垫材料的抗剪切和拉应力,来增强施工机械的通行。

均匀地支承填土荷载、减少地基局部沉降和侧向变位。

以提高地基的支承能力。

敷垫材料主要有化纤无纺布、土工布、玻璃纤维格栅等被广为采用;④添加剂法。

对于表层为粘性土时,在表层粘性土内掺入添加剂,改善地基的压缩性能和强度特性,以保施工机械的行驶。

同时也可达到提高填土稳定及固结的效果。

添加材料通常使用的是生石灰。

熟石灰和水泥;⑤置换法。

置换法是以优质土置换软弱土,确保填土稳定和减少沉降量。

施工方法有人工挖掘置换和借填土自重或用爆炸法将软弱土挤出的强制置换;⑥加载法。

加载法是为了预先促进软土地基沉降,增加地基强度,以防止设置在填土上或邻接填土的路面和构造物或者埋入填土内的构造物发生有害沉降而导致破坏。

三、关于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方法的分析
1、合理分配
进行施工中,应做好施工组织的设计,正确设置施工段的先后顺序,清楚路基与构造物的衔接关系,对于高填方段,需进行优先施工,把施工组织设计作为龙头。

针对施工场地的实况,进行设备与人员的合理调配,确保高填方路基施工的质量。

在目前,经常运用综合机械化施工或者机械化施工法,利用配套机械,主机配上辅机,互相协调,一起形成首要工序作业的办法就是综合机械化施工法,其能大大减少劳动强度,增快施工进度,提升劳动生产率与工程质量,减少工程造价,确保施工安全。

所以,使用的机械一定要符合路基施工的要求,尤其是压实设备合理配备,就是确保路基强度的关键所在。

2、设置排水以及分层填筑
进行路基填筑之前,要搞好排水工作,使路基两边纵横向排水系统保持疏通,防止路基因为下雨遭受水浸泡。

应合理选用路基填料用土,进行路基填料的标准击实、土质分析以及cbr值试验,最大粒径与cbr值未能符合标准要求的一些土料,还有强膨胀土、种植土、腐殖土以及淤泥这些劣质土,肯定不可用以路基填筑。

填筑
路基之前,需要按照设计,实施施工放样,建立良好且具有半永久性的临时坐标点与水准点,同时合理进行记录。

路基坡脚放样必须正确,保证路基宽度符合设计要求,在路基坡角范围之内,应进行淤泥、杂草及树根的清除,还要整平碾压,压实度应满足规范要求。

在施工的时候,还要重视排除路基表面雨水。

路基施工更应做好分层填筑,进行分层碾压,禁止路改工程里滚填,路段压实度一般不能多于30cm,在构造物两边(桥涵头处理)松铺厚度不能多于20cm。

不相同性质的土不可以进行混填,同种土填筑厚度不可少于50cm。

3、安全养护
对于上坡施工,应保证坡体具有稳定性,防止超挖或者欠挖发生;对于路堑施工,应确保排水顺畅。

进行石方爆破尽力运用中小炮,光面爆破的办法,防止大幅度爆破,松散面积太大,坡体失稳形成。

进行机械开挖的时候,边坡需要配用平地机或者人工进行修整。

如果路床顶面有超挖,需要清除松方,同时使用透水性材料进行回填,进行细致碾压,按照路床项目标准控制压实度。

进行路基施工时候,针对设计要求,要搞好排水工程与施工现场临近的暂时排水设施,确保路基可以一直保持稳定、干燥及坚固状态。

对于路基顶面,应做成2%到4%横坡,保证表面水可以按时排出。

路基土石方施工的时候或者完成以后,还要积极实施路基防护工程施工与养生。

每类加固和防护要在稳定的破体或者基础进行施工。

应该使用机械拌和防护工程的混凝土与砂浆,做到随拌随用,同时要搞好养生。

四、结论
路基对于公路的寿命以及使用状况的影响巨大,所以在路基的铺设过程一定要把好质量关。

并根据路基的特殊性制定特殊的办法,同时应当注意,道路施工控制的办法多种多样,严格把握质量关的控制,并提升应用效率。

减少花费,这是不应忽视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魏志刚.现代公路路基施工技术现状分析[j].管理观察,2011(10).
[2]沈向军.关于公路路基施工技术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