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试卷模板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试卷模板

乌当区中等职业学校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年级中医药学概论科期末考试试卷得分
一、乌当区中等职业学校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年级科期末考试试卷得分
一、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20分。


1、五行
2、藏象
3、气机
4、火曰炎上
二、选择题。

(每题1分,共15分。


1、气的根本属性是:()
A.上升
B.下降
C.外出
D.运动
E.静止
2、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阴的脏是:()
A.心
B.脾
C.肝
D.肺
E.肾3、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阳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4、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至阴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5、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阴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6、“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
A.木疏土
B..木克土
C.木乘土
D.木侮土
E.土侮木
7、属中医学一般思维方法的是:()
A.整体观念
B.阴阳学说
C.五行学说
D.精气学说
E.比较、演绎、类比
8、积于胸中、上走息道、下注气街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肺气
9、元气运行的主要通道是:()
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血脉
D.三焦
E.肝
10、“上气海”是指:()
A.息道
B.膻中
C.丹田
D.心
E.肺
11、“夺血者无汗”的生理基础是:()
A.肝肾同源
B.津血同源
C.精血同源 E.以上均非
12、下列不属于津液的排泄途径是:()
A.汗
B.尿
C.粪
D.呼气
E.呕吐物
13、化生血液的主要是:()
A.精气
B.元气
C.宗气
D.卫气
E.营气
14、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
A.气机
B.气化
C.气逆
D.气脱
E.气闭
15、临床上,常从“虚里”处的搏动状况可以察其盛衰的气是:()
A.中气
B.营气
C.卫气
D.元气
E.宗气
三、填空题。

(每空1分,共10分。


1、昼夜的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多呈旦、昼、夕、夜。

2、气为血之______,血为气之______。

3、金元四大家中,李杲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派。

4、气主,血主。

四、判断题。

(每题2分,共10分。


1、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气构成的。

()
2、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

()
3、肾病影响到肝脏,即是“母病及子”。

()
4、气的运动产生的变化称为气机。

()
5、卫气属于先天之精气所化生。

()
五、简答题。

(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

2、请简单区分津和液。

3、简述气的功能。

六、论述题。

(每题15分,共30分。


1、详细描述四种气的含义、组成、分布及功能。

2、五脏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答案:
一、
1、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

2、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3、气的运动,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

4、炎,热也;上,向上。

“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的特点。

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向上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5、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D A D
E C A B D B B E E B E
三、
1、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2、帅,母
3、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补土
4、煦之,濡之
四、
1 2 3 4 5
√×√××
五、
1、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太过:金亢乘木,木亢乘土,土亢乘水,水亢乘火,火亢乘金。

五行相侮:木侮金,土侮木,水侮土,火侮水,金侮火。

2、3、推动作用,固摄作用,温煦作用,汽化作用,防御作用,营养作用。

六、
1、
2、
1、心:
(1)心主血脉;(2)心主神明;(3)心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4)喜为心志,汗为心液。

2、肺:
(1)肺主气,司呼吸;(2)肺主宣发肃降;(3)肺主通调水道;(4)肺朝百脉,主治节;(5)肺主声,开窍于鼻;(6)肺合皮,其华在毛;(7)忧悲为肺志,涕为肺液。

3、脾:
(1)脾主运化:脾主运化水谷,脾主运化水液;(2)脾主统血;
(3)脾合肉,主四肢;(4)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5)思为脾志,涎为脾液。

4、肝:
(1)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调畅气机,促进脾胃的纳化和胆汁的排泄功能,促进血液的运行合津液的代谢,调畅任督二脉。

(2)肝藏血;(3)肝合筋,其华在
爪;(4)怒为肝志,肝开窍于目。

5、肾:
(1)肾藏精(2)肾主水(3)肾主纳气;(4)肾主骨、生髓、通脑、齿为骨之余;(5)其华在发;(6)肾开窍于耳和前后二阴;(7)恐为肾志、唾为肾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