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辩证法(科学发现的基本环节)

自然辩证法(科学发现的基本环节)


• •
解释
• 从一般性规律说明个别现象为什么如此出现。
– 演绎性解释:用全称性规律解释某种现象(例如:万 有引力解释落体现象) – 概率性解释:用统计性规律解释某种现象(例如:放 射性规律解释衰变率) – 功能性解释:用功能性规律解释某种现象(例如:光 折射定律解释直物入水) – 结构性解释:用结构性规律解释某种现象(例如:DNA 亲子相似) – 起源性解释:用演化规律解释某种现象(例如:万有 引力解释落体现象)
– 前验性 – 归谬法、反证法、选言推理等,可充分评定假 – 判定内容: • 做出发现的过程是否违反逻辑? • 发现中是否有逻辑悖论 • 推论过程是否有与确认事实或理论有逻辑矛盾的地

验证—实验验证
• 通过观察和实断发现的真伪 • 排他性 • 分两类:
– 直接验证:事实发现。用重演、复核、观测等 验证 – 间接验证:概念、理论发现。用演绎程序---可 观察陈述—与经验比照
科学发现的基本环节
• 如何发现? • 如何验证?
– 方法论:科学方法之间如何关联、渗透、耦合。 – 两种科学方法论:归纳主义方法论与假说—演 绎方法论
归纳主义方法论
实现
归纳
• 理论的确认是演绎结论与经验事实比照中
定律、理论(普遍陈述)
演绎
事实(1,2,。。。,n) 观察为起点, 由观察获得事实 (单称陈述)
预见、解释 N+1 验证
这种方法论包含如下三个要点:
• 1、科学研究开始于观察(含实验观察) • 2、从经验事实中发现普遍原理的方法 • 3、理论的确认是在演绎结论与经验事实的
对照中实现的 这种方法反映了经典科学时期科学发现方 法的主要特点。如牛顿公理法就是一证。
假说-演绎方法论
• 以问题为起点,提出假设,个别验证真伪
实验验证中的证实与证伪
• 实验验证的逻辑模式为: • L∧C→E(演绎结果) • _ _ E _(实验结果) _ _ • L
判决性实验
• 指两个相互排斥的假说如果在某种条件下
能推出恰好相反的预言,那么,在这种条 件下所作的实验就有判决性,可以充分肯 定一个为真另一个为假。其逻辑形式为: • L‘∧C→E’ • L‘‘∧C→E’’ • (E’与 E’’排斥 ) E’ • L‘真( L‘‘ 假)
不断改善错误
– 问题(背景知识—预期、事实发现)----试探性 理论(假说)---经验证伪(反驳)--新的问题 – 问题—假设—假说---预测---检验---放弃?理论?
假说-演绎方法与归纳主义方法的主要区别
• 1、在科学研究的起点上,归纳主义强调观察和经
验事实,而假说-演绎方法认为观察需在理论指 导下进行,没有中性观察,也没有纯客观的经验 事实,即科学始于问题。 2、在提出理论的方法上,归纳主义强调归纳,而 假说方法认为纯粹逻辑方法难以作出创造性发现, 认为自由想象等非理性方法有重要作用。 3、在理论检验上,归纳主义用经验进行确证,而 假说主义者指出个别经验只能证伪理论。
解释包含着四类问题:
• 用于解释的一般规律?----规律发现 • 规律作用的条件?---条件发现 • 现象(被解释)?----现象发现 • 上述因素的推理链条?—推演形式发现
(方法、程序、操作规则)
解释逻辑模型
• L(规律)^C(特殊条件)----E(个别现象) • 若上式中存在未知项,则解释成为发现过

– 大前提:完善规律语句集 – 条件:完善条件语句集 – 逻辑推导过程(从前提---结论) – 被解释现象未知:关于新事实预言
验证
• 对各类发现进行真理性评价的过程及其结

– 对求解结果进行T/F评价 – 为什么验证很必要? • 解释有真/假
验证---逻辑判定
• 逻辑判定:通过逻辑分析判断T/F
波普尔对于这两种逻辑模型的批判
• 其错误在于都属于肯定后件推理 • 主张用否定后件推理来看待证据和前提的
关系,被称为证伪。其逻辑模型为: • L∧C→E(演绎结果) • _ _﹃ E _(实验结果) _ _ • ﹃( L ∧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