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钱塘江的知识
钱塘江旧称浙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在海宁所见到的海潮最为壮丽。
有两源:正源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西南六
股尖,自西向东南,入浙江省后至建德市梅城与来自西南的兰江相汇后,向东北流至澉浦四周,注入杭州湾,全长605千米。
流域面积4.88万平方千米。
钱塘江自河源至河口,各段分别有不同名称。
河源段名冯村河,自鹤城至流口称大源河,流口至屯溪名率水,屯溪至浦口称青溪,浦口至梅城称新安江,淳安以上又称徽江,亦称歙港,梅城至桐庐称桐江,桐庐至萧山闻家堰称富春江,闻家堰至杭州闸口段,河道曲折,形如反写“之”字,称之江,闸口以下流经钱塘县(今杭州)的一段始名钱塘江。
现以最终一段名称泛指整条河流。
南源开化江发源于浙、皖、赣交界的莲花尖(后又改为安徽省休宁县的青芝棣尖),其上、中、下游各段也随地而异称,上游衢州以上称常山江;中游衢州到兰溪称衢江,又名信安江,衢江自西北向东南流,至南溪后北折,因沿兰阴山东麓流出,古时两岸多兰花,故名兰江,又称兰溪,北流至梅城汇入主流。
钱塘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足,年降水量1600~2000毫米。
水系发达,较大的支流除兰江以外,还有乌溪江、金华江(婺江)、壶源溪、浦阳江和曹娥江等。
干支流的中、上游,大多穿行在地面起伏较大的山地、丘陵之中,河床比降大,险滩、跌
水多,属山区性河流。
梅城以下至芦茨埠,是闻名的七里泷峡谷。
出1/ 2
七里泷后,河面开阔,水流缓慢,水量大增,多年平均径流量431.4亿立方米,径流的多年变化较小。
水力资源丰富,理论隐藏量达262.8万千瓦,可供开发利用的有205万千瓦,已建成新安江、富春江、黄坛口等水电站。
干流自梅城以上通轮至建德市白沙。
梅城以下,百吨级船只终年可在杭州到兰溪之间的江道上行驶。
古时的钱塘江从富阳鹳山入海河口只有一般的潮汐涨落,天长日久,北面的长江从上游挟带泥沙渐渐在杭州湾北岸形成太湖冲积平原,与相对稳定的南岸形成独特的河口外形。
现在,杭州湾口从北岸的南汇咀至南岸的镇海相距有100公里,而往上游132公里至盐官,江面竟缩小到2.5公里宽,在平面上形成一个巨大的喇叭形,喇叭形的河口结构使得在每日的潮汐中有更多的海潮汇入杭州湾,推动湾口四周沉积的泥沙向湾内移动,渐渐地便在河口段形成沙坝,进入湾口的潮波遇到一个个沙坝的阻碍,前锋变陡,涌出水面,不断涌来的后浪又推动着受阻的前浪滚滚向前。
与此相同,由于受喇叭口外形的约束,河口越往里缩,潮
水与江面的落差就越大,涌潮就此形成。
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长驱直入的潮水至达海宁盐官四周时,潮头最高可达3米以上,以每秒5-7米的速度浩浩荡荡向上游挺进,势如破竹,蔚为壮丽。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