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重庆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年级月考考试试卷,其中1—11题为地理选择题,36、37、43、44题为地理综合题。

考查了高中地理的全部容。

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考纲要求的基本能力,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本试题重点考查点为地图基本知识、等高线地形图、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点、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气候特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城市化、农业区位条件和区位分析、工业区位条件和区位分析、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考查知识点侧重自然地理方面,图文资料丰富,设问较好,题量和难度适中,是一套不错的月考试题。

2015 年一中高2016 级高三上期10 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卷2015.10第I 卷本卷共35 小题。

每小题4 分,共140 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文】C2 M1“烧芭”属于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农耕方式,放一把火将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烧成“空地”,并利用燃烧的灰烬作为“天然”肥料。

长达数月的林火引发烟霾严重影响本国和邻国的空气质量。

图1 示意印度尼西亚及其周边国家,图2为印度尼西亚烧芭新闻截图。

据此完成1~2 题。

1 1.“印尼烧荒,‘呛伤’新加坡”、“印尼烧芭,霾锁南洋”这样的新闻头条可能出现的月份是()A.12 月~次年2 月 B.4~5 月 C.6~7 月 D.10~11 月2.下列关于印度尼西亚说确的是()A.该国河流众多而短小 B.是世界上锋面雨最多的地区之一C.主要经济作物为亚麻 D.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北半球【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区域主要地理特征。

【答案解析】1.C 2.A解析:1题,新加坡、南洋的国家位于印尼的东北方向,所以“印尼烧荒,‘呛伤’新加坡”、“印尼烧芭,霾锁南洋”这样的情况应该是受西南风影响时期,可能出现的月份是6-7月,C对。

12月-次年2月该地盛行东北风,A错。

4-5月、10-11月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无风,故B、D错。

2题,印度尼西亚是群岛国家,岛屿面积小,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所以该国河流众多而短小,A对。

是世界上对流雨最多的地区之一,B错。

主要经济作物为天然橡胶,亚麻是温带经济作物,C错。

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南半球,D错。

【思路点拨】烧荒的烟尘主要影响的是下风向地区,根据新加坡等地的位置,判断出印尼位于上风向,该地盛行的是西南风。

河流的特征与气候、地形等因素密切相关,赤道地区主要降雨类型是对流雨。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作物分布。

【题文】E1 东非大裂谷(图3)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宽约几十至200 公里,深达1000 至2000 米。

据此完成3~4 题。

3.对图中所呈现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明显的层理结构 B.受到明显的水平挤压作用C.岩石中不会有化石 D.岩石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4.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东非大裂谷地质构造的是()【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岩石类型及特征,地质构造类型。

【答案解析】3.A 4.A解析:3题,图中所呈现岩石有明显的层里构造,A对;岩层呈水平状态,没有受到明显的水平挤压作用,B错;岩层是沉积岩,岩石中可能有化石,C错。

岩石是由沉积物堆积固结成岩形成的,D错。

4题,岩层有明细的错动和位移,地质构造是断层构造中的地堑,A对。

岩层没有弯曲,不是褶皱构造,B、C错。

东非大裂谷的岩层是沉积岩,没有岩浆岩,D错。

【思路点拨】具有层理,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特征,要区分不同岩层的特征。

岩层受挤压,才会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构造。

断层构造的主要形成的地垒、地堑,最明显特征是岩层发生错动和位移。

【题文】C4 M1 图4 示意某国城镇和年降水量分布,图5 示意该国等高线和油井分布。

读图,完成5~6 题。

55.关于该国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部分为热带稀树草原,降水季节变化明显 B.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C.城镇的分布与地形、气候、资源的关系密切 D.产生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地形6.关于影响甲、乙两地降水的主要因素,正确的是()A.甲-纬度因素 B.甲-地形因素 C.乙-洋流因素 D.乙-人类活动【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不同区域降水差异的原因。

【答案解析】5.C 6.B解析:5题,根据经纬度,该国位于地中海沿岸。

结合降水量判断,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少,A错。

根据右图等高线,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B错。

城镇的分布与地形、气候、资源的关系密切,C对。

图示自然带呈纬度变化规律,产生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气候,D错。

6题,结合两图分析,甲地海拔较高,是西风带的迎风破,所以影响甲地降水的主要因素是地形,A错,B对。

乙海拔较低,是背风坡,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时间长,降水少,与洋流、人类活动无关,C、D错。

【思路点拨】本题对图表信息的解读能力要求较高,难度中等。

【题文】H1 H2读图6,完成7~8 题。

7.若X、Y 分别表示2015 年人口死亡率、出生率(单位:%),P1~P4 代表四个国家,则P4 可能表示的是()A.美国 B.中国 C.巴西 D.丹8.若X、Y 分别表示某城市2015 年人口迁出量、迁入量(单位:万人),P1~P4 代表该年份的四个季度,下列关于该市2015 年人口变动说确的是()A.净迁入人口数最多的季度是P1 B.净迁入人口数呈波动上升趋势C.年净迁入人口总数约9 万人 D.该城市的逆城市化现象明显【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区域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区域人口迁移特点。

【答案解析】7. D 8.C解析:7题,若X、Y分别表示2015年人口死亡率、出生率(单位:%)读图,P4国家出生率很高,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美国人口增长是三低模式,A错;中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三低模式,B错;巴西人口增长模式是过渡型,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C错。

最可能是非洲国家,经济落后,人口增长过快,可能表示的是丹, D对。

8题,若X、Y分别表示某城市2015年人口迁出量、迁入量(单位;万人),P1-P4代表该年份的四个季度,该市净迁入人口数最多的季度是P4,A错。

净迁入人口数始终是正值,呈上升趋势,B错。

年净迁入人口总数约9万人,C对。

该城市人口大量迁入,没有逆城市化现象,D错。

【思路点拨】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区域的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人口出生率在1%左右,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小于1%,是现代型。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在3%左右。

人口净迁入地区,一般是经济发达,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提高,是城市快速发展时期,没有逆城市化现象。

【题文】J1 K2某商厦屋顶上铺满了一个个种植箱(图7)(部设有专门的隔板、进水口、排水口、储水观测窗),这里被称为“屋顶农庄”。

商家专门从长白山运来优质土壤,吸引附近居民租借种植箱种植蔬果。

据此完成9~10 题。

9.商家在经营屋顶农庄时,重点考虑的因素是()A.交通运输 B.市场需求 C.空气质量 D.土壤肥力10.在大规模开设屋顶农庄可以获得的环境效益突出体现在()①减少灰霾污染②缓和热岛效应③增加经济收入④增强雨岛效应⑤减轻城市雨涝⑥削弱紫外辐射A.①②③ B.④⑥ C.②⑤ D.②③⑤【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农业活动的决定因素,绿色屋顶的环境效益。

【答案解析】9.B 10. C解析:9题,经济发达,交通运输便利,A错;影响农业活动类型的决定因素是市场,商家在经营屋顶农庄时,重点考虑的因素是市场需求,B对;在市区,空气质量不是影响农业活动的主要因素, C错。

根据材料,土壤是优质土壤,肥力好,D错。

10题,在大规模开设屋顶农庄,种植的是蔬菜,主要功能不是吸烟滞尘,不是减少灰霾污染,①错;绿地面积增加,可以获得的环境效益突出体现在缓和热岛效应,②对。

增加经济收入不是环境效益,③错。

城市热岛效应减弱,降低雨岛效应,④错。

绿地增加,可以减轻城市雨涝,⑤对。

不能削弱紫外辐射,⑥错。

所以C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对图表信息的解读能力要求较高,难度中等。

【题文】B2 B3 11.2015 年9 月22 日当地时间上午9 时30 分许,国家主席抵达美国西雅图(38°48′N,122°25′W),开启为期7 天的访美之旅。

下列说确的是()A.到达西雅图时,已是华灯初上 B.访美期间,开普敦的昼渐短夜渐长C.访美期间,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D.访美期间,一中校园桂花飘香【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时间计算,不同区域自然特征差异,地球公转的特征及意义。

【答案解析】11.D解析:11题,根据材料,抵达西雅图时,当地时间是9月22日上午9时30分,西雅图位于西8区,时间是东8区,此时时间是9月23日上午1时30分,正值深夜,A错。

访美期间,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移,开普敦的昼渐长,夜渐短,B错。

访美期间,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C错。

访美期间,我国正值秋季,一中校园桂花飘香。

【思路点拨】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地理意义是难点,要认真复习掌握。

【题文】C4 L5 36.(24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9 示意世界某区域图形成了一些大城市。

(1)根据材料二,简述与B 城相比,A 城降水的特点是什么,并分析其成因。

(10 分)(2)根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说出多瑙河在C 城干流段冬季至春季径流量总体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8 分)(3)简述多瑙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下游地区工业生产的积极影响。

(6 分)【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不同区域降水特点差异及原因,河流径流量变化特征及原因,水能梯级开发及影响。

【答案解析】(1)(10分)特点:降水总量大(2分);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冬季降水较多,夏季降水较少(2分)。

成因:位于沿海地区,冬季西风带来了丰富水汽(2分);受地形阻挡,水汽抬升,多地形雨(2分);夏季受副高控制,多下沉气流,降水少(2分)。

(2) (8分)特点:逐渐变多(2分)。

原因:冬季以降雪为主,气温低,流量小(2分);冬季至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水增多(2分);降水量有所增加(2分)。

(3) (6分)提供较稳定的水源;提供廉价的水电;改善了河流通航条件,利于工业产品运输。

解析:(1)题,根据材料二数据分析,A城降水总量大,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冬季降水较多,夏季降水较少。

根据材料一,A城位于沿海地区,冬季西风带来了丰富水汽,受地形阻挡,水汽抬升,多地形雨。

夏季受副高控制,多下沉气流,降水少,降水季节变化大。

(2)题,读图,多瑙河在C城干流段,冬季以降雪为主,气温低,流量小。

冬季至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水增多,且该时段降水量有所增加,所以径流量总体变化是降水逐渐变多。

(3)题,多瑙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为下游地区提供较稳定的水源,提供廉价的水电,改善了河流通航条件,利于工业产品运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