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股票价格指数

第九章股票价格指数

第九章股票价格指数股票价格指数是用来表示多种股票平均价格水平及其变动情况以衡量股市行情的指标。

在股票交易市场上,股票价格水平随着整个国家、甚至世界的政治经济等其他因素的变化而潮涨潮落,变幻不定。

在瞬息万变的股票交易市场中,用一种股票价格的变化来说明整个股市情况是不全面的,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出这种变化趋势,世界各大金融市场都编制或参考编制股票价格指数,将某一时点上成千上万种此起彼落的股票价格表现为一个综合指标,代表该股票市场一定标准的价格水平和变动情况。

第一节股票价格指标一、股价平均数股价平均数是反映多种股票价格变动的一般水平,是一定时点股票价格水平的绝对数,通常以算术平均数表示。

人们通过对不同时期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看出多种股票价格变动水平。

股价平均数=股市成交金额/成交股数二、股票价格指数股票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的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本身就包含了股价平均数的计算,就一个较长的时期来说,股票指数比股价平均数能更为精确地衡量股价的变动。

股票价格指数=(报告期股价水平/基期股价水平)×100三、流通市值与市价总值对一家上市公司来说,它的股票市场价格乘以发行的总股数,即为该公司在市场上的价值,也就是公司的市价总值。

例如有一家公司共发行了1亿股股票,在年底时股价为每股30元,那么该公司在年底时的市价总值就为30亿元。

一般来说,公司规模越大,股票在市场上的价格越高,那么该公司的市值也越大。

把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加总,就可得出整个股票市场的市价总值。

与公司的市值一样,股市的市价总值也可作为衡量一个国家股票市场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

四、市价盈利率市盈率又称股份收益比率或本益比,是股票市价与其每股收益的比值,计算公式是:市盈率=当前每股市场价格/每股税后利润市盈率是衡量股价高低和企业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由于市盈率把股价和企业盈利能力结合起来,其水平高低更真实地反映了股票价格的高低。

一般认为这个比率保持在10-20之间是正常的。

过小说明股价低,风险小,值得购买;过大则说明股价高、风险大,购买时应谨慎,或应抛出所持有的这种股票。

例如,股价同为50元的两只股票,其每股收益分别为5元和 l元,则其市盈率分别是10倍和50倍,也就是说其当前的实际价格水平相差5倍。

若企业盈利能力不变,这说明投资者以同样50元价格购买的两种股票,要分别在10年和 50年以后才能从企业盈利中收回投资。

但是,由于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会不断改变的,投资者购买股票更看重企业的未来。

因此,一些发展前景很好的公司即使当前的市盈率较高,投资者也愿意去购买。

预期的利润率增长高的公司,其股票的市盈率也会比较高。

例如,对两家上年每股盈利同为 l元的公司来讲,如果 A公司今后每年保持20%的利润增长率,B公司每年只能保持10%的增长率,则 A公司当前的市盈率必然应当高于 B公司。

投资者若以同样价格购买这家公司股票,对 A公司的投资能更早地收回。

为了反映不同市场或者不同行业股票的价格水平,也可以计算出每个市场的整体市盈率或者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

具体计算方法是用全部上市公司的市价总值除以全部上市公司的税后利润总额,即可得出这些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

一般而言,新兴证券市场中的上市公司普遍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利润增长率比较高,因此,新兴证券市场的整体市盈率水平会比成熟证券市场的市盈率水平高。

欧美等发达国家股市的市盈率一般保持在15倍左右,而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股市正常情况下的市盈率在30倍左右。

但不能用静态的、一成不变的观点和方法来为股市的市盈率设定标准。

较高的市盈率水平意味着较高的投资风险和较低的投资价值,表明市场投机气氛较浓,泡沫成分较大,因此总体偏高的市盈率水平将难以长期维持下去。

而任何过度投机的行为必然会受到市场法则的处罚,股价必然会向合理的价值中枢进行回归。

市盈率除了作为衡量二级市场中股价水平高低的指标,在股票发行时,也经常被用作估算发行价格的重要指标。

根据发行企业的每股盈利水平,参照市场的总体股价水平,确定一个合理的发行市盈率倍数,二者相乘即可得出股票的发行价格。

从我国几年来新股发行情况看,新股发行时的平均市盈率水平大致维持在15—20倍左右。

五、股市行情表股市行情表反映了每天的证券交易和证券价格变动情况,是投资者必须认真研究的信息。

我国深沪两地行情表大同小异,下面简要介绍股市行情表的有关栏目及含义。

(一)收盘:收盘价并非指证券交易所闭市收盘时的价格,而是指当天交易中最后成交的一笔价格。

(二)开盘:开盘是开盘价格的简称,每天每种股票第一笔成交的价格,为开盘价格。

如30分钟后仍未产生开盘价,一般取前一日收盘价为当日开盘价。

如前一日无成交价格,则由交易所提出指导价格,促使成交后作为开盘价。

若首日上市买卖的证券,其开盘价取上市前一日的柜台转让平均价格;如无柜台转让价格,则取该证券的发行平均价格。

(三)最高:指当天不同成交价格中的最高价格。

有时成交的最高价格只有一笔,有时有几笔。

(四)最低: 是指当天成交的不同价格中的最低价位。

有时只有一笔,有时不止一笔。

(五)涨、跌是指以当天的收盘价格与前一天的收盘价格比较而得到的结果,正为涨,负为跌,涨跌幅度用百分比来表示。

(六)成交量:成交量是指股票当天的交易数量,其计算单位有两种,一是以股数计算,另一种是以金额计算。

在深圳、上海证券行情中,往往将成交量与成交金额分开来,前者以股数来计算,后者以金额来计算。

第二节股票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一、股票价格指数编制的要求与步骤(一)股票价格指数编制的要求由于上市股票种类繁多,计算全部上市股票的价格平均数或指数的工作是艰巨而复杂的,因此人们常常从上市股票中选择若干种富有代表性的样本股票,并计算这些样本股票的价格平均数或指数,以表示整个市场的股票价格总趋势及涨跌幅度。

计算股价平均数或指数时要注意以下四点:1、要正确选择若干种股票作为计算对象选择的计算对象又称样本,样本股票必须具有典型性、普遍性,为此选取样本时应综合考虑其行业分布、市场影响力、股票等级、适当数量等因素。

2、采用恰当的计算方法进行科学地编制计算对于股价平均数和股价指数的计算,计算方法应具有高度的适应性,能对不断变化的股市行情做出相应的调整或修正,使股价指数或平均数具有良好的敏感性。

3、要有科学的计算依据和手段对于股价指数的计算,其计算依据的口径必须统一,一般均以收盘价作为计算依据,但随计算频率的增加,有的以小时价格甚至更短的时间价格计算。

因此,计算依据一般与计算时间间隔相适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手段也需要不断完善,使股价指标更能准确、更客观地反映股市行情。

4、基期应有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

在计算股价指数时需选好基期,基期应该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均衡性,要能够代表正常情况下股票市场的均衡水平。

基期只有定得合适才有可比性,据此计算出来的股价指数也才能如实地反映股市活动的全部情况。

(二)股价指数编制的一般步骤世界各地的股票市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格指数,尽管这些股价指数各有特点,但其编制原理大致相同,主要经过如下几个步骤。

1、选取有代表性的公司一般机构计算股票指数并来把所有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都加以平均,因为上市公司可能数量繁多,并且在各自市场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全部加以计算一是工作量大,二是没必要,一般都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较大公司的股票。

这些大公司股票的市场价值占全部股票市场价值的较大部分,据此计算的股票价格指数更能反映整个市场情况。

根据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经济实力、资信等级等因素,选择适当数量的有代表性的股票,作为编制指数的样本股票,样本股票可随时变换或作数量上的增减,以保持良好的代表性。

2、按期到股票市场上采集样本股票的价格,加以平均化,计算出平均价格。

采样的时间隔取决于股价指数的编制周期。

以往的股价指数较多为按天编制,采样价格即为每一交易日结束时的收盘价。

近年来,股价指数的编制周期日益缩短,由“天”到“时”直至“分”,采样频率由一天一次变为全天随时连续采样。

采样价格也从单一的收盘价发展为每时每刻的最新成交价或一定时间周期内的平均价。

计算平均价格有三种办法,可以用算术平均法,也可以用几何平均法,但一般机构都采用加权平均法。

如遇到有些公司拆股等情况,会影响到股价平均数,为保持股价指数的可比性,还需要加以适当修正。

一般来说,编制周期越短,股价指数的灵敏性越强,越能及时地体现股价的涨落变化。

3、确定股价指数股价指数是一种定基指数,它是以某个特定的年份或具体日期为基期(基期的股价水平为100),将报告期的股价水平与基期的股价水平相比就可以求出股价指数。

为保持股价指数的连续性,使各个时期计算出来的股价指数相互可比,有时还需要对指数作相应的调整。

二、股价平均数的计算股票价格平均数反映一定时点上市股票价格的绝对水平,它可分为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修正的股价平均数、加权股价平均数三类。

(一)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是将样本股票每日收盘价之和除以样本数得出的即: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P1+P2+P3+…+P n)/n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价格平均数——道·琼斯股价平均数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的。

例1:现假设从某一股市采样的股票为A、B、C、D四种,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分别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计算该市场股价平均数。

将上述数值代入公式中,即得:股价平均数=(P1+P2+P3+P4)/n=(10+16+24+30)/4=20(元)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虽然计算较简便,但它有两个缺点:一是它未考虑各种样本股票的权数,从而不能区分重要性不同的样本股票对股价平均数的不同影响。

二是当样本股票发生股票分割派发红股、增资等情况时,股价平均数会产生断层而失去连续性,使时间序列前后的比较发生困难。

例如,上述D股票发生以1股分割为3股时,股价势必从30元下调为10元,这时平均数就不是按上面计算得出的20元,而是(10+16+24+10)/4=15(元)。

这就是说,由于D股分割技术上的变化,导致股价平均数从20元下跌为15元(这还未考虑其他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显然不符合平均数作为反映股价变动指标的要求。

(二)修正的股价平均数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有两种:除数修正法和股价修正法。

通常采用的是除数修正法。

除数修正法又称道式修正法。

这是美国道·琼斯在1928年创造的一种计算股价平均数的方法。

该法的核心是求出一个常数除数,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资、发放红股等因素造成股价平均数的变化,以保持股价平均数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具体作法是以新股价总额除以旧股价平均数,求出新的除数,再以计算期的股价总额除以新除数,这就得出修正的股价平均数。

即:新除数=变动后的新股价总额/旧的股价平均数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报告期股价总额/新除数在前面的例子除数是4,经调整后的新的除数应是:新的除数=(10+16+24+10)/20=3将新的除数代入下列式中,则:修正的股价平均数=(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数与未分割时计算的一样,股价水平也不会因股票分割而变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