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拉梁

基础拉梁

基础拉梁,基础梁基础连梁,及地下框架梁,有什么区别基础拉梁是指两端与承台或独立柱基相连的梁基础梁简单说就是与基础上的梁。

基础梁一般用于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柱落于基础梁上或基础梁交叉点上,其主要作用是作为上部建筑的基础,将上部荷载传递到地基上,基础梁作为基础,起到承重和抗弯功能,一般基础梁的截面较大,截面高度一般建议取1/4~1/6跨距,这样基础梁的刚度很大,可以起到基础梁的效果,其配筋由计算确定。

基础连梁系指连接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或桩基承台的梁地下框架梁系指设置在基础顶面以上且低于建筑标高正负0.000并以框架柱为支座的梁(以桩承台为支座,单底部不受地基反力作用的梁也按DKL考虑)。

连梁、框架梁、次梁和基础拉梁的区别在施工图审查过程中发现有些设计人对连梁、框架梁、次梁和基础拉梁(承台或独立柱基间的联系梁)的构造和使用范围不清楚,从而导致使用不当。

现结合规范、标准图集和构造手册对这个问题加以说明。

1 连梁和框架梁:连梁是指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具体条文详见“高规”第7.1.8条);框架梁是指两端与框架柱相连的梁,或者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

两者相同之处在于:一方面从概念设计的角度来说,在抗震时都希望首先在框架梁或连梁上出现塑性铰而不是在框架柱或剪力墙上,即所谓“强柱弱梁”或“强墙弱连梁”;另一方面从构造的角度来说,两者都必须满足抗震的构造要求,具体说来框架梁和连梁的纵向钢筋(包括梁底和梁顶的钢筋)在锚入支座时都必须满足抗震的锚固长度的要求,对应于相同的抗震等级框架梁和连梁箍筋的直径和加密区间距的要求是一样的。

两者不相同之处在于,在抗震设计时,允许连梁的刚度有大幅度的降低,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让其退出工作,但是框架梁的刚度只允许有限度的降低,且不允许其退出工作,所以规范规定次梁是不宜搭在连梁上的,但是次梁是可以搭在框架梁上的。

一般说来连梁的跨高比较小(小于5),以传递剪力为主,所以规范对连梁在构造上作了一些与框架梁不同的规定,一是要求连梁的箍筋是全长加密而框架梁可以分为加密区和非加密区,二是对连梁的腰筋作了明确的规定即“墙体水平分布钢筋应作为连梁的腰筋在连梁范围内拉通连续配置;当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其两侧面沿梁高范围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对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3%”且将其纳入了强条的规定,而框架梁的腰筋只要满足“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且不是强条的规定。

在施工图审查的过程中发现设计人常犯的错误有:一是把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编成了框架梁,而且箍筋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或把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编成了连梁;二是在连梁的配筋表中不区分连梁的高度和跨高比而笼统的在说明中交待一句“连梁腰筋同剪力墙的水平钢筋”,这时如果连梁中有梁高大于700mm或跨高比不大于2.5而剪力墙墙身配筋率小于0.3%或水平分布筋的直径不大于8mm时,容易违反“高规”第7.2.26条的规定,而且该条还是强条,这应引起设计人经的注意。

2 框架梁和次梁:一般情况下,次梁是指两端搭在框架梁上的梁。

这类梁是没有抗震要求的,因此在构造上它与框架梁有以下不同,现以国标图集”03G101-1”为例加以说明:(1) 次梁梁顶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为受拉锚固长度la,而(2) 框架梁的梁顶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为抗震(3) 锚固长度laE。

(4) 次梁梁底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一般情况下为12d,而(5) 框架梁的梁底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为抗震(6) 锚固长度laE。

(7) 次梁的箍筋没有最小直径的要求、没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要求,(8) 只需满足计算要求即可。

而(9) 框架梁根据不同(10) 的抗震(11) 等级对箍筋的直径和间距有不同(12) 的要求,(13) 不(14) 但要满足计算要求,(15) 还要满足构造要求。

(16) 在平面表示法中,(17) 框架梁的编号为KL,(18) 次梁的编号为L。

在实际的施工图中,设计人员容易犯的错误主要有以下两类:一是在次梁的平法表示中,对箍筋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来表示,如φ8@100/200等。

二是当次梁为单跨简支梁时,支座的负筋数量往往不满足“混凝土规范”第10.2.6条的规定(第10.2.6条当梁端实际受到部分约束但按简支计算时,应在支座区上部设置纵向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四分之一,且不应少于两根)。

3 基础拉梁与次梁:基础拉梁是指两端与承台或独立柱基相连的梁,与次梁相同之处在于基础拉梁也是没有抗震要求的、基础拉梁的梁顶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也为受拉锚固长度la、基础拉梁的箍筋也没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要求。

与次梁不同之处在于基础拉梁的梁底钢筋也必须满足受拉锚固长度la的要求、基础拉梁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m、基础拉梁除按计算要求确定外梁内上下纵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且不应少于2根(详见“地基规范”第8.5.20条)、箍筋不少于Φ6@200(详见《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篇》第3.12.1-9条)在实际的施工图中,设计人员容易犯的错误主要是将基础拉梁简单套用框架梁的平法表示,编号为JKL,对箍筋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来表示,如φ8@100/200等。

而现有的国标平法图集中并没有专门针对基础拉梁的构造,如果设计人员想借用平法图集的话,将基础拉梁编号为JL较为合适,同时应在说明中注明JL的配筋构造应按“03G101-1”中次梁(非框架梁)的配筋构造执行,同时梁底钢筋锚入支座的长度必须满足受拉锚固长度la的要求。

实际图纸中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按照梁的代号来判断梁的类型的,首先我们根据图纸中梁的代号对照平法图集的代号,判断可能是连梁,但是我们结合平法图集03G101-1第14页的墙梁列表注写方式和第16页的墙梁截面注写方式可以看出,连梁标注时,只有连梁编号、截面尺寸、墙梁的箍筋,上部纵筋、下部纵筋和墙梁顶面标高高差的具体数值,当侧面配筋与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不同时,再单独注明墙梁的侧面钢筋,当连梁有斜向交叉暗撑时再加注其斜向交叉暗撑的配筋信息;再看看平法图集03G101-1第51页对墙梁的构造要求中可以看出,所有墙梁并不存在左右支座的原位标注配筋。

综上所述,再结合该图集梁的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规定,就能很快判断出该设计标注的梁不是指剪力墙结构中洞口上部的连梁,而是框架梁或非框架梁。

基础中梁的类别非常的多:像基础连梁,系指连接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或桩基承台的梁;地下框架梁,系指设置在基础顶面以上且低于建筑标高+0.000(室内地面)并以框架柱为支座的梁。

基础圈梁系指在砌体结构房屋中沿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的钢筋砼梁. 以提高房屋空间刚度、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提高砖石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地震或其他较大振动荷载对房屋的破坏.在房屋的基础上部的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梁。

承台梁系指配置在桩的顶部,直接替换桩上部承台构件的梁。

先先根据代号及经验判断该梁可能是基础梁,但是我们根据平法图集04G101-3第6页至第9页中梁板式筏形基础中,基础梁的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方式和位置可以判断,该梁的原位标注的左右支座非贯通钢筋位于梁的上部,而基础梁的原位标注的左右支座钢筋位置应标注在梁的下部靠近支座的位置;然后我们再对照平法图集06G101-6第37页中对基础连梁的原位标注规定“当基础连梁支座上部需要设置非贯通纵筋时,原位标注支座上部包括非贯通纵筋和贯通纵筋在内的全部纵筋”可以判断出该梁为基础连梁,再加上之前我们对基础连梁位置的了解,连接桩基承台的梁为基础连梁,这样我们就能很准确的判断出该梁的类型了。

对于基础连梁构件来说,在软件中只需要按照框架梁来建立即可,当我们将其画入到软件中后,软件会根据该梁在标高上是否与承台相交自动判断该梁是否为基础连梁,我们也可以手动进行设置,如下图:回答“基础拉梁,基础梁基础连梁,及地下框架梁,有什么区别"基础拉梁、基础连梁就是独立基础、桩承台等构件之间起连接作用的梁,一般梁没有墙,不承重。

基础梁就是在建筑物下部起承重作用的梁,梁上一般是墙(有的满堂基础或者条形基础图纸设计没有墙)。

地下框架梁就是框架梁,因为是地上楼层的梁和地下室的梁的区别,其起的作用构造等就是框架梁的构造和作用。

基础连梁、基础梁、地下框架梁的区别就是是否是承重梁、是否是基础构件。

基础中梁的类别非常的多:像基础连梁,系指连接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或桩基承台的梁;地下框架梁,系指设置在基础顶面以上且低于建筑标高+0.000(室内地面)并以框架柱为支座的梁。

基础圈梁系指在砌体结构房屋中沿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的钢筋砼梁. 以提高房屋空间刚度、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提高砖石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地震或其他较大振动荷载对房屋的破坏.在房屋的基础上部的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梁。

承台梁系指配置在桩的顶部,直接替换桩上部承台构件的梁。

图集中有13种类型的梁构件03G101-1 中的KL、WKL、KZL、L、JZL、XL基础梁简单说就是与基础上的梁。

基础梁一般用于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柱落于基础梁上或基础梁交叉点上,其主要作用是作为上部建筑的基础,将上部荷载传递到地基上,基础梁作为基础,起到承重和抗弯功能,一般基础梁的截面较大,截面高度一般建议取1/4~1/6跨距,这样基础梁的刚度很大,可以起到基础梁的效果,其配筋由计算确定。

06G101-6第38页指出:基础连梁和地下框架梁可以与各种类型的基础进行特殊配合应用。

设计时,须特别注意梁底标高应高于交错设置的相邻基础顶面标高。

地下框架梁系指设置在基础顶面以上且低于建筑标高正负0.000并以框架柱为支座的梁(以桩承台为支座,单底部不受地基反力作用的梁也按DKL考虑)。

基础连梁系指连接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或桩基承台的梁。

Technorati 标签: 标高区别从相对位置上可以看出,基础梁底标高同基础的基准底标高相同,基础连梁的底标高则高于两临基础的底标高,但梁底标高低于基础顶面标高。

DKL的底标高又明显高于基础的顶标高。

承台梁则是指特殊形式的桩承台。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中叶没有“基础梁和承台”的连接构造,因为正常的正规设计,不可能设置了承台再做基础梁!看究竟是基础梁还是基础连梁,不是看代号,而是看梁上有没有荷载作用,梁下有没有地基反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