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
摘要:研究目的:对消化内科临床中无痛胃肠镜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研究方法:选取94例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腔镜中心接受胃肠镜诊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47例,分别予以常
规胃肠镜诊疗与无痛胃肠镜诊疗,比较两组检查满意度、不良反应、操作时间与
恢复时间和诊疗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满意89.36%,高于对照组
70.21%,P<0.05,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4%,低于对
照组34.04%,P<0.05,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操作时间与恢复时间分别为(4.63士1.08)min、(14.05士2.61)min,均低于对照组(5.96士1.84)min、
(35.82士3.14)min,观察组诊疗舒造度评分(9.57+0.47)分高于对照组
(8.34+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痛胃肠镜诊疗技术在消化
内科疾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明显缩短诊疗操作时间,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且诊疗安全性、舒适度及满意度优势更加突出。

关键词:无痛胃肠镜;消化内科;应用
1.临床资料
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选的94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
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

对照组男23例,女24例。

年齡21-68
岁,平均年龄(45.26+1.85)岁。

观察组男25例,女22例。

年龄20-67岁,平
均年龄(44.62+1.89)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纳人标准:所有患者均为肠胃疾病患者;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表示自愿参加。

排除标准:患者存在感染性疾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存在心脑血管疾
病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胃肠镜方法进行检查。

在检查前了解患者病史和身心状况,
并且需要患者禁烟15天,避免痰液过多影响检查结果。

同时患者在检查前8小
时内要禁止饮食,检查前十分钟,口服10毫升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并在患者产
生麻木的状况下进行胃肠镜检查,缓慢将胃肠镜插人患者肠道,严格按照操作规
程从上至下进行操作,观察患者消化道粘膜。

在整个检查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
者状态,一旦患者出现强烈的不良反应,需要立即停止检查[1]。

观察组采用无痛胃肠镜进行检查。

在检查前给予患者鼻导管吸氧,检查前需
要为患者静脉注射瑞马唑仑5mg,同时注射利多卡因40mg,丙泊酚50mg一60mg。

待药效发挥后,对患者进行检查,将胃肠静缓慢插人患者肠道,观察患者消化道
粘膜状况。

在检查过程中,要观察患者状态,当患者出现反应的时候可以适当增
加麻醉药物。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检查满意度、不良反应、生命体征、操作与恢复时间和诊疗舒
适度。

采用医院自制检查满意度表对患者检查满意度进行调查。

并记录患者在检
查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同时测量患者在检查前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变
化情况。

记录患者接受检查的操作时间和检查后恢复时间。

1.4统计方法
用SPSS21.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x2检验。

P<0.05表示有
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4%,低于对照组34.04%,P<0.05,有统
计学意义。

见表1。

组别例数躁动疼痛恶心合计
呕吐
观察组471135
(10.64)
对照组4754716
(34.04)
x²9.075 P0.000
2.2操作时间与恢复时间和诊疗舒适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操作时间与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诊疗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操作时间与恢复时间和诊疗舒适度对比(X±S)
组别例

操作时间
(min)
恢复时间
(min)
诊疗舒适度
(分)
观察组47 4.63±1.0814.05±2.6
1
9.57±0.47
对照组47 5.96±1.8435.82±3.1
4
8.34±0.35
T7.26325.148 6.968
P0.0000.0000.000
2.32.1比较两组患者检查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检查满意89.36%,高于对照组70.21%,P<0.05,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3。

表3比较两组患者检查满意度(n,%)
组别例数十分
满意满意不满

总满意

观察组471230542
(89.36)
对照组476271433
(70.21)
x²9.267
P0.000
3.探讨
在消化内科,胃肠疾病属于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类型,多数患者发病与自
身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药物刺激与情绪波动等因素密切相关,具有治疗周期长、易复发等特点,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2]。

近年来,随
着人们生活饮食行为的改变,消化内科接收的胃肠疾病患者人数也在不断上升。

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力度,探究出更加安全、有
效的诊疗方案,以此来显著提升临床疗效,保证患者诊疗过程中的安全性,促进
患者身体早期康复。

胃肠镜检查的优点是分辨率高,视野广,能够对每一个角落进行检查,有效
保证了诊断的准确性[3]。

常规胃肠镜检查是在患者正常意识下进行而检查。

检查
本身是侵入性操作,很容易对患者造成应激反应,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咳嗽等。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性收缩,引起患者疼痛,或者导致患者检查
后出现咽喉炎、食道炎等。

本研究对94例患者采取无痛胃肠镜进行检查,通过
采用麻醉药物使患者在睡眠状态下进行检查,以降低患者应激反应和抵抗心灵。

同时,在患者睡眠状态下,患者的胃肠道平滑肌处于放松状态,有利于降低避免
胃肠镜对患者胃肠道造成的反应,保证检查工作顺利进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
少了检查时间,提高检查工作效率。

本研究对94例患者进行采用常规胃肠镜和无痛胃肠镜进行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检查满意89.36%,高于对照组70.21%,P<0.05,有统计学意义。


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4%,低于对照组34.04%,P<0.05,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操作时间与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诊疗舒适度评分高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在腔镜中心采用无痛胃肠镜
进行检查,可以提高患者检查满意度,降低应激反应和不良反应,有益于提高患
者检查体验,而且在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检查时间短,患者恢复快,检查舒适
度评分高。

结语
综上所述,无痛胃肠镜诊疗技术在消化内科疾病中的应用,可有效缩短诊疗
时间,减轻患者机体的应激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患者诊断舒适度与满
意度方面也具有突出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 王黎黎. 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诊治中无痛胃肠镜的应用分析[J]. 中国医
疗器械信息,2022,28(7):118-120.
[2] 苏丽萍,叶钒,韩珂. 疼痛专科护士在无痛胃肠镜中疼痛管理和护理干预的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22,29(7):157-159.
[3] 张林青. 消化内科临床诊疗中无痛胃肠镜的应用分析[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4):82-8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