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管理的6个常用的分析方法

质量管理的6个常用的分析方法

质量管理的6个常用的分析方法(一)分层法
分层法是质量管理中常用的整理数据的方法之一。

所谓分层法,就是把收集到的原始质量数据,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加以分类整理,以便分析质量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一种方法。

分层的目的是要把性质相同、在同一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在一起,以便展开分析。

因此,在分层时,应使一层内的数据波动幅度尽可能小,而各层之间的差别则尽可能大,这是应用分层法进行质量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关键。

过程控制中进行分层的标志常有:操作者、设备、原材料、操作方法、时间、检测手段、缺陷项目等。

(二)调查表法
调查表也称检查表或核对表,是为了分层收集数据而设计的一类统计图表。

调查表法,就是利用这类统计图表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粗略分析的一种方法。

操作中,可根据调查目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调查表。

常用的调查表有:
1.缺陷位置调查表
这类调查表用来调查产品各部位的缺陷情况,可将其发生缺陷位置标记在调查图表中产品示意图上,不同缺陷采
用不同的符号或颜色标出。

2.不良项目调查表
为了调查产品缺陷的种类及其所占的比重,可对不良项目分门别类地进行调查统计。

3.不良原因调查表
为弄清不良品发生的原因,以操作者、操作设备、操作方法、加工对象、时间等为标志进行分层调查统计,找出
关键的影响因素。

4.过程分布调查表
为掌握过程能力,对过程中加工对象的技术特征进行检测和记录,并进行调查数据的分布分析,掌握过程分布的
特征。

(三)排列图法
排列图又称主次因素分析图或帕累托图。

帕累托是意大利经济学家,是有关收入分布的帕累托法则的首创者。


一法则揭示了“关键的少数和无关紧要的多数”的规律。

这一法则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被称为ABC分析法。

这一法则被引入质量管理领域后,成为寻找影响产品质量
主要因素的一种有效工具。

(四)因果分析图法
因果分析图又称特性要因图、树枝图和鱼刺图,在质量管理中主要用于整理和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因素及各因素与质量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

因果分析图由质量问题和影响因素两部分组成,图中主干箭头指向质量问题,主干枝上的大枝表示影响因素的大分类,一般为操作者、设备、物料、方法、环境等因素,中枝、小枝、细枝等表示诸因素的依次展开,构成系统展开图。

因果分析图法,是从产生的质量问题出发,由大类因素找起,一直展开到中因素、小因素直至找到最终原因。

然后针对根本原因,制定和采取有效的对策。

显然,因果分析图法是一种系统分析方法。

(五)直方图法
直方图法又称质量分布图法,是通过对测定或收集来的数据加以整理,来判断和预测生产过程质量和不合格品率的一种常用工具。

直方图是由直角坐标系中若干顺序排列的长方形组成。

各长方形的底边相等,为测定值组距,各长方形的高为测定值落入各组的频数。

(六)散布图法
散布图又称相关图,是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的分布状态图形。

散布图由分布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系列点子构成,这些点子表示所分析变量的若干对数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