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地脚螺栓预埋技术交底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1、主要机具:
氧—乙炔切割焊机、水平仪、小白线和钢卷尺、经纬仪、电焊机、铁锤。
2、作业条件:
(1)为保证施工质量和最大缩短工期,拿到图纸后要认真审核,确定每个部位所需要,检查锚栓的位置与基础柱中的钢筋是否交叉及有无其它施工矛盾。
(2)待基础钢筋绑扎加固完成检验合格后,加固地脚螺栓。
(3)定位钢板进场后要逐一检查定位钢板的孔位、孔径,不满足要求的,一律不得使用。
(4)安排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要合理安排安装顺序,已进入场地的锚栓做好保护工作。
(5)在施工中应该注意在绑扎承台钢筋完毕后,穿基梁钢筋前预下螺栓,以保证施工方便。
二、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确定预埋锚栓型号→轴线定位→定位板安装加固→放置螺栓组→地脚螺栓固定→锚栓防护→位置复核→浇筑混凝土
2、施工流程、要点
(1)螺栓要求丝扣均匀、螺纹长度,外漏尺寸及垂直度等满足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
螺栓进场后由材料员和质检员进行验收,检查螺栓出厂合格证、实验报告、规格、尺寸、数量、丝扣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验收合格后按规格码放整齐,并做好标识。
(2)轴线定位、标高确定
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在柱墩预埋地脚螺栓处,需进行轴线放线定位,以确定定位板的位置,从而确定螺栓的地位点。
(3)定位板加固
为包管螺栓的安装精度,接纳定位板来确定螺栓位置的方法,按照设计要求,提早预制螺栓定位板,安装前复核定位板上螺栓孔的相对位置是否吻合设计和施工要求,检查及格后,在定位板上画十字丝并按照定位轴线确定定位板的位置,从而螺栓孔的位置得以确定。
(4)安装螺栓组
将地脚螺栓预先放入短柱内,插入定位模板预留孔内,将螺杆上部用螺帽上下固定,并边拧边校核单组螺栓的相互尺寸,并调节螺栓的水平标高和垂直度。
(5)地脚螺栓的固定
第一步固定:待调整好螺栓的标高和垂直度并符合要求后,用短钢筋头焊接脚撑,与基础底板钢筋焊接加固螺栓防止其下沉。
第二步固定:用短钢筋接纳十字交叉的方式交叉焊接加固螺栓与短柱的定位箍筋,避免螺栓在浇筑混凝土时偏位,加固完后复核螺栓的标高和垂直度。
(6)加固完成吻合及格后,对螺栓外漏丝扣举行保护,保护方法接纳专业的塑料缠裹外漏丝扣,并用胶带粘劳,避免螺栓丝扣在浇筑混凝土时受污染收到腐蚀。
(7)以上程序完成后用校准后的经纬仪调整、复核各个螺栓组的整体平面位置尺寸,经检查尺寸精度符合要求后,将定位钢板和所有螺母取出。
三、质量标准地脚螺栓组尺寸
1、包管项目: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1-1.
表1-1地脚螺栓组精度要求:
地脚螺栓组尺寸精度允许偏差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
1整体平面位置2用经纬仪检查
2高度尺寸2用水平仪检查
3垂直度1用铅垂线检查
锚栓大样图
四、混凝土浇筑
为防止混凝土浇灌完成之后螺栓被污染,在混凝土浇灌之前,应将螺栓丝扣部分打油后用塑料薄膜包扎好。
当螺栓组满足尺寸精度要求后,即可浇灌混凝土。
在螺栓组附近浇灌振捣混凝土时要特别注意,既要捣实混凝土又不要碰撞螺栓,要精心施工,以免引起螺栓移位变形。
混凝土浇注时跟踪测量地脚螺栓移动偏差。
一旦发现偏差超标的立刻进行校正,直至符合规范要求。
在混凝土浇灌完成之后混凝土初凝之前应派专人举行螺栓的再次校核、调解,直到螺栓位置满意标准要求。
混凝土施工完后,应立即派人用层板制成的盖子盖在螺帽上面举行保护,避免螺栓丝口被破坏。
五、地脚螺栓复测:
在钢柱吊装前,必须对已完成施工的预埋螺栓的轴线间距进行认真核查、验收。
对不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01者,要提请有关方会同解决;对弯曲变形的地脚螺栓,要进行校正;已损伤的丝扣用钣牙进行修理,并对所有的螺栓予以保护。
六、成品保护
螺栓、螺母、垫圈外观表面应涂油保护,不应出现生锈和沾染脏物,螺栓套尼龙套,确保螺纹不受损伤;螺栓运输和固定过程中,严禁碰撞螺纹;在浇筑混凝土前,用塑料布包裹螺栓的螺纹部分。
七、应注意安全质量问题
(1)若在地梁钢筋穿筋后举行地脚螺栓预埋,施工过程会出现困难,但严禁切断主筋。
(2)焊工必须持证上岗,焊接时不得焊伤主筋,焊渣要实时清理;所使用钢尺及仪器必须经过校正,并在使用期范围内;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在基础四周均匀对称下料,制止因下料不均匀混凝土流动形成螺栓位置偏移。
随时检查螺栓位置和标高,发现螺栓位置偏移及标高变化应实时调解。
(3)在进行各项施工时必须有专业管理人员在现场进行协调,任务分配。
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必须反复校核,防止混凝
土的挤压造成螺栓位置偏移,出现偏移现象要及时调整。
(4)氧—乙炔切割焊机必须保证氧气瓶与乙炔瓶在明火点保持10米以上距离,两瓶之间距离要在5米以上。
且要保证两瓶的倾斜角度大于三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