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的项目教学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的项目教学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的项目教学
摘要】项目教学以项目为主线,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为特征,是师生
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中
的一种。

【关键词】信息技术项目教学
1 项目教学法的定义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它集中关注于某一学科的中心概念和原则,旨在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
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以现实的学习生成的知识
和培养起来的能力为最高成就目标。

2 项目教学法应遵守的原则
2.1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协助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根据自身行为的信息来实现自我反馈;同时不能
忽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负责整个教学的设计
和组织,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

2.2 项目的选取是学习的关键。

选取项目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以现实的对象为材料,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又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教师
和学生共同参与项目的选取,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去主动发现身边的素材,选择
难度适合的工程项目。

2.3 创设学习的资源和协作学习的环境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

教师需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景下来应用所学习的知识,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
给学生提供的多种学习资源。

“协作学习”是意义建构的关键,所以教师要积极创
设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的情景,让学生在群体中共同批判各种观点和假设,协商解
决各路难关,使学生群体的思维与智慧为每个学生所共享,从而达到全体学生共
同完成意义的建构。

2.4 要以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不是教学目标。

教学不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而是围绕完成项目
设计、达到意义建构这一中心来展开的,所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应以完成项目
的情况来评定。

3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阶段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一个项目是项计划好的有固定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工作。

规则上项目结束后
应有一件可以看到的产品。

项目教学法一般按照以下五个教学阶段进行:淤明确项目任务:通常由教师
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设想,然后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于制定计划:由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
教师的认可。

盂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

榆检查评估: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
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

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
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行动的特征。

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虞归档或应用:项目工作结果应该归档或应用到企业、学校的生产教学实践中。

例如:作为项目的维修工作应记入维修保养记录;作为
项目的工具制作、软件开发可应用到生产部门或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4 项目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4.1 确立的项目要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在项目教学法中,首先要确立一个合适的“项目”。

一个实用、优秀项目的确立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淤项目要包含本阶段教学内容,并尽可能自然、有机地结合多项知识点;于项目的难易度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盂项目要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和喜爱,并可以用大家公认的标准(实用性、美感等),公平准确地给予评价。

但是,并不能要求在每一个教学项目中都能面面俱到,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或是培养其他能力或是复习旧知识来确立最合适的项目。

4.2 教师在项目实施前要有必要的引导。

主要包括对新知识的讲解和对项目具体实施的解释。

淤教师在对新知识作必要的讲解时,要抓重点,避重复。

只讲解重点教学内容,最好是通过简单的例子用实际操作的方法进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也为学生独立完成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于教师要解释清楚项目实施的步骤,相关资料要及时给出。

教师除了要告诉学生即将完成的项目是什么,还应该适当地提醒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根据项目内容来确定实施模式项目是由学生个体独立完成还是分组合作来完成,要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来确立。

一般来说,单纯针对某一新知识的项目,以学生独立完成较合适;而对于涉及知识面较广、难度较大的项目,则要分组合作完成。

因为学生们各有所长,知识的互补性可以帮助他们解决更多的问题。

4.3 要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所遇到的问题,指导学生对项目进行拓展和延伸,针对学生以后可能遇到的类似问题,提出多种假设,将表面问题深入化、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方案。

这样,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能够想到用这种方法来进行解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