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在乳腺癌治疗的应用
目的:探究紫杉醇在乳腺癌治疗的应用。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诊断为乳腺癌的92例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46例。
对照组采取CAF方案即环磷酰胺、柔比沙星、氟尿嘧啶进行联合化疗;治疗组给予紫杉醇、阿霉素进行化疗。
两组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一疗程,即3周),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肿瘤转移情况。
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1.74%,在治疗中出现腰椎转移1例,胸椎转移4例,这5例患者均及早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组总有效率41.30%,在治疗中发现腰椎转移2例,均及早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化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发热、恶心、呕吐等)。
结论:紫杉醇在乳腺癌治疗中,其临床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荐,但真正的意义在于怎样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标签:紫杉醇;乳腺癌;治疗;应用
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严重威胁女性的身体健康。
其发病与诸多因素有关,如月经初潮时间早于12岁、生育第1胎年龄较晚(≥35岁)、孕妇生育后未哺乳等。
轉移途径有局部扩散、淋巴转移、血运转移,其中较为常见的转移方式是淋巴转移。
男性乳腺癌占男性全部癌肿的0.2%~1.5%,发病率约1%。
乳腺癌关键是预防,成年女性要知道一些关于预防该病的一些常识。
社会在进步,医学也在发展,治疗乳腺癌的方法也越来越多,紫杉醇作为新一代的化疗药物,紫衫烯环的二砧类化合物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柔比沙星为恩环类抗生素,可抑制RNA的合成,也可阻止DNA的复制,采用紫杉醇、阿霉素联合进行化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1-3]。
现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诊断为乳腺癌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诊断为乳腺癌的92例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6例,所有患者均无其他转移,一般情况尚可。
对照组年龄32~69岁,平均(45.0±2.2)岁,病程1.1~5.2年,平均(2.4±1.1)年,其中绝经前26例,占56.52%,绝经后20例,占43.48%;治疗组年龄33~71岁,平均(48.0±2.1)岁,病程1.0~5.8年,平均(3.4±1.0)年,其中绝经前28例,占60.87%,绝经后18例,占39.13%。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柔比沙星、环磷酰胺、氟尿嘧啶联合用药,其剂量分别为60 mg/m2、500 mg/m2、500 mg/m2,1次/d。
治疗组:紫杉醇、阿霉素联合用药。
阿霉素剂
量为60 mg/m2,静脉注射,给药的速度以超过1 h为宜,3周/次;紫杉醇剂量为25 mg/m2,分别在治疗的第1、8、15天给药,其时间为3个周期。
在应用该药物前12 h,要给予口服地塞米松10 mg,另外为防过敏反应的发生要在化疗进行前30 min注射苯海拉明、昂丹司琼、西咪替丁三种药物,其剂量分别为25 mg、30 mg、400 mg。
给予两组患者1个疗程的治疗,时间为3周。
1.3 观察指标
无论是治疗组还是对照组,每周都要复查钼靶、CT及乳腺B超,以了解化疗前后的变化情况,使用CT三维重建测量来了解患者的肿瘤最大直径,另外,对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的血常规、心、肝等做检查,以便于了解治疗前后的情况,对患者的各个系统有充分的认识,也要对患者的白细胞数进行监测,监测的时间为化疗前1 d,同时注意要定期复查监测白细胞数目有所降低的患者[4-5]。
1.4 疗效评定标准
经过一疗程的治疗,显效:乳腺癌患者的区域淋巴结消失完全;有效:乳腺癌患者的区域淋巴结消失50%;无效:乳腺癌患者的区域淋巴结无明显减少;恶化:乳腺癌患者的区域淋巴结有新的改变,或有增多的现象。
总有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71.74%,在治疗中出现腰椎转移1例,胸椎转移4例,这5例患者均及早行乳腺癌根治术。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1.30%,在治疗中发现腰椎转移2例,均及早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在做化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发热、恶心、呕吐)等。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恶化总有效
治疗组(n=46)19(41.30)14(30.43)10(21.74)3
(6.52)33(71.74)
对照组(n=46)9(19.57)10(21.74)21(45.65)6(13.04)19(41.30)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与月经初潮过早、绝经过迟、遗传、患有乳腺良性病变未及时诊治等因素有关。
众所周知,癌症的临床治愈率较低,5年生存率也相对较少,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近年来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改进,紫杉醇(Paclitaxel,分子式为C47H51NO14)作为新一代抗肿瘤药物,来源于红豆杉科植物红豆杉的干燥根、枝叶以及树皮,主要用于卵巢癌和乳腺癌。
紫杉醇药物是新型抗微管型,其药理机制是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其解聚以稳定微管蛋白,从而使细胞有丝分裂得到抑制[6]。
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1)食物应具有抗乳腺癌作用,如牡蛎、玳瑁肉、海带、芦笋、石花菜等;(2)具有增强免疫力、防止复发的功能,如桑椹、猕猴桃、芦笋等;(3)如患者有肿胀症状可食用薏米、丝瓜、赤豆、芋艿、葡萄、荔枝、海带等;(4)如患者有胀痛、乳头回缩症状可食用虾、海龙、抹香油鲸、橘饼、柚子等。
但所有乳腺癌患者都应忌烟、酒、咖啡以及辛椒、姜刺激类食物等[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