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取生辰纲》 (2)

《智取生辰纲》 (2)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施耐庵及《水浒传》的有关情况
2.理清本文的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深入分析人物形象
4.体会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作为初三的学生,已经对《水浒传》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大部分同学已经阅读过,而且对于小说这种文体也比较熟悉,分析起来比较容易。

三.重点难点
1.理清本文的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深入分析人物形象
3.体会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1.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施耐庵及《水浒传》的有关情况
(2)理清本文的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深入分析人物形象
(4)体会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2.教学重点
(1)理清本文的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深入分析人物形象
3.教学难点
体会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有一颗璀璨明珠,它以我国历史上一次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为主要内容,描述了曲折的故事,刻画了生动的形象,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英雄传奇,成为文学艺苑中的一朵奇葩,它就四大名著之一《水浒》。

《水浒》以它引人入胜的情节和个性鲜明的人物一直吸引着我们,今天我们先来一起回顾几位人物。

播放《好汉歌》,图片播放水浒人物,引出吴用、杨志等人。

活动2【测试】课前提问
课前提问文学常识及情节回顾:
1.《水浒传》是一部以–––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再现了封建时代–––––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

塑造了––––––––––––––––––––––等英雄形象。

2.作者––– , –––(时期)人。

3.本文选自《水浒》––––回, 这里选的这一段是写–––受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世杰的派遣,押送生辰纲往东京,在途中被–––––––––等夺取的经过。

4.生辰纲是什么东西?该不该劫?为什么?
生辰纲是在什么地方被取走的?
如果用两个字去评价晁盖、吴用的这次夺取生辰纲的行动,那就是:
活动3【讲授】梳理情节
各个击破之一 ,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快速阅读课文,读懂情节,将小说主要情节复述出来。

基本故事情节
开端:杨志改时送生辰纲
发展:七雄贩枣蒙杨志
进一步发展:白胜设计诱官军
高潮:杨志无奈买白酒
结局:杨志误失生辰纲
尾声:吴用智取生辰纲
播放相关视频,加深理解。

活动4【讲授】分析人物
各个击破之二 ,分析人物形象
晁盖、吴用之智pk杨志之智
1、六月初四正午的天气怎样?杨志一行辰牌时分从客店出发,到黄泥冈走了大约五六个小时的路,军汉们最盼望什么?
2、这对这种情况,吴用做了怎样的安排?
3、为什么选择黄泥冈松林作为劫纲地点?
4、晁盖、吴用等人是如何智取生辰纲的?
总结:智用天时、智用地利、智用人和
1、杨志为什么只带了11个厢禁军,还要伪装成客商?
2、离开北京五、七日后,杨志为什么把赶路的时间由“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调整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
3、杨志一行人为何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而净找偏僻崎岖的小径?
总结:智藏行踪、智变时辰、智选路径
杨志的“智”还体现在哪些细节上
赶:怕路长梦多,不惜打骂军士、斥责虞侯,得罪老都管;
减少中途休息:担心军士懈怠;
审察枣贩:谨慎、多疑;
对卖酒汉子高度警惕;
喝酒时慎之又慎,小心翼翼。

可见杨志是个多么精明能干、机警谨慎的人。

活动5【讲授】归纳形象
分析杨志失败的原因,归纳人物形象
1.没有处理好内部关系。

军健—骂、打(怨怅)
虞候—嗔
老都管—烦(恼他)
2.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杨志:精明能干、小心谨慎、急功近利、粗暴蛮横
众好汉:足智多谋、随机应变、精诚团结
活动6【讲授】环境描写
各个击破之三,环境描写,韵味无穷
找出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并说说这些句子的作用。

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有:
1.为人物出场作铺垫
2.展示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4.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为后文吃酒打下伏笔。

活动7【讲授】教师小结
文中好汉斗智斗勇,杨志失策棋差一招。

在课文中,我们见识了梁山好汉的智慧和力量,也深刻领悟到了“人和”的重要。

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也是合作的社会,我们一定要学会团结协作。

对于作品中的人物,我们应该像孔子说的那样:“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活动8【练习】练习巩固
1.吴用施用的计谋,采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些计?(用直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刘唐偷酒瞒天过海
吴用下药以逸待劳
林中休息笑里藏刀
伪装客商声东击西
不肯卖酒混水摸鱼
送与枣子欲擒故纵。

相关主题